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內道場

又作內寺。指大內之道場。即設於宮中之佛事修行場所。其始設年代,諸典所說不一。依晉書帝紀第九載,東晉孝武帝太元六年(381)於殿內建精舍,引諸沙門修行佛事。佛祖統紀卷三十七梁天監十六年(517)條載,武帝敕沙門慧超為壽光殿學士,召眾僧居禁中講論法集,注解經文,其下注云,此為內道場之始。另據大宋僧史略卷中,內道場起於後魏,至隋煬帝時始有其名,並謂武則天嘗於洛陽大內置內道場,中宗、睿宗均不改其制。代宗時,常令僧百餘人於宮中陳設佛像經教念誦,稱為內道場。

由上可知,內道場乃東晉以來宮中所設之祠佛場所,至唐代崇信益盛。其後唐德宗撤內道場,順宗復之,以僧錄端甫掌內殿之法儀。文宗又罷長生殿之內道場。武宗會昌(841~846)初年,以德陽節復之,四年又詔停。北宋初,於滋福等殿安置佛像經藏,稱為內寺。至南宋則以傳法院專掌內道場之法事。〔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一北齊天統元年條、開元釋教錄卷九義淨傳、佛祖統紀卷四十三、續高僧傳卷十二、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卷上、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三、景德傳燈錄卷四、唐書列傳第七十〕 p1237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