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佛

又作佛鉢盂。指佛陀所持用之食鉢。佛所持者為石鉢,比丘不得蓄之。據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下載,佛陀初成道時,四天王各獻頞那山之石鉢,佛受此四鉢,置於左手中,右手按其上,以神力使合為一鉢,故有四際分明。佛鉢之容量,法苑珠林卷三十所載僧伽耶舍之鉢記謂三斗有餘,高僧法顯傳則載稱容二斗許。

佛陀涅槃後,佛鉢受到供養禮拜。依馬鳴菩薩傳、付法藏因緣傳卷五等載,月氏國王破摩揭陀國華氏城,獲佛鉢及馬鳴而還。又高僧法顯傳弗樓沙國(梵 Purusapura,即布路沙布邏)條記載佛鉢在該國,曾有月氏王降伏該國,欲取佛鉢,但以大象、四輪車等載運,均不能移動之,遂於其地建塔與伽藍,供奉佛鉢,稱為佛鉢寺。依此,迦膩色迦王(西元一世紀頃)以前,佛鉢係流傳於北印度,東晉時則在布路沙布邏國。此外,蓮華面經卷下謂佛鉢曾為罽賓國寐吱曷羅俱邏王所碎,後移往北方,至波羅鉢多國受大供養,由佛力之故,破鉢遂得完好如初。又高僧法顯傳師子國條記述天竺道人之預言,謂佛鉢本在毘舍離國,其時在犍陀衛,而於數百年後,將經由西月氏國、于闐、屈茨、師子、漢地諸國,還中天竺,並上至兜率天,受彌勒供養,其後至龍宮,及至彌勒成道之時,鉢分為四,還移頞那山上。〔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大品般若經卷一奉品、四分律卷三十一、卷五十二、大智度論卷二十六、卷三十五、出三藏記集卷十五智猛傳、大唐西域記卷八、法苑珠林卷九十八〕 p2738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