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佛教諺語俚語

即產生於庶民之間,有關佛教之日常用語或習慣用語,其形式大多傾向於口語化、鄙俗化。由於俗諺具有直接表露社會百態、反映風俗特徵之性質,於近數十年來,漸受學界所重,而不僅視之為民俗學或語言學之重要資料。如對中國佛教史之研究,廣泛之俗諺資料,可呈現佛教於庶民階層弘布之概貌、佛教信仰在一般庶民生活之影響力,或庶民對佛教教義、行事等之心態反應,乃至於一國一地由於風尚習慣之不同而表現出迥異之佛教文化。如「佛要金裝,人要衣裝」一諺,反映出我國將佛像塗成金黃色或覆以金箔之習慣;「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一諺,顯現唐代(憲宗迎佛骨時)佛教信仰之熱烈;「秀才不是窮家兒,和尚不是富家兒」、「無法子,就做和尚」等諺,反映昔時頗不乏由於生活困窘而投身寺院以謀溫飽之情形;「平日不燒香,急來抱佛腳」、「無事不登三寶殿」等諺,反映出庶民信仰之特質,即基於現世利益或祈請除災避難之情;「寧可葷口念佛,不可蔬口罵人」、「地獄門前僧道多」等諺,表現庶民對宗教實踐之批判反省觀感;「閻王註定三更死,絕不留人到五更」之諺,則顯示庶民對善惡果報及命運之心態。

在我國,廣為收錄俗諺而可顯示宗教生活之書籍,較重要者有:(一)史襄哉之「中國諺海」,民國十六年(1927)於上海刊行,共收一萬四千多則。(二)西方學者克里巴之「透過俚諺所觀察的中國宗教」,民國十五年編於蕪湖,共收二四四八則,並加英譯、注釋。(三)日本學者下永憲次之「北京俗語辭典」。(四)西方學者維夫里德亞蘭之「英漢對照中國俗諺四千首」。(五)日本學者鳥居久靖之「改編中國俗諺四千首」。此類俗諺,除廣泛收錄一般民間之口傳外,亦收集自儒、釋、道三教之書籍,及歷代流傳之善書等。〔中國佛教發展史第七章(中村元)〕 p2710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