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佛像

佛之形像。廣含菩薩、羅漢、明王、諸天等像。其像雖有彫塑像、畫像(繪像)二種,然僅彫塑像稱佛像,畫像則稱圖像。印度古代認為彫畫佛像乃是冒瀆神聖之事,故山琦(梵 Sānchī)等之古彫刻,僅止於以法輪、菩提樹、佛足跡等標記象徵佛。其後,隨大乘佛教之興起,佛像之彫刻始盛行,故諸大乘經典中有甚多關於造像因緣及其功德之記載。

彫塑像有鑄像(金佛)、鎚鍱像(押出像,用金屬板模型壓成之像)、木像(木佛)、石像、塑像(泥像)、夾紵像(乾漆像,以漆固定麻布)、紙泥像、甎像、蠟像等。圖像有絹本、紙本等。其他尚有壁畫、刺繡(繡佛像)、編織等之佛像。鑄像依材料有金像、銀像、金銅像、鍮石像、鐵像等類。木像依其造法而有一木造與寄木造之別,材料以旃檀(香木之一種)為貴。至於石像,有利用崖壁彫成之磨崖佛,以及用寶石彫成之寶石像;其彫刻手法有圓彫、半圓彫(半肉彫)、浮彫、毛彫(筋彫)等多種。有時尚為佛像鍍金,或貼金箔,或著金泥、彩色等。

以上各類佛像傳於後世者,以石像為最多,印度犍陀羅、摩菟羅、波羅奈之故址皆有石像出土。在我國,東晉戴逵以彫畫佛像著稱。至南北朝時代,造像風氣已大為盛行,梁代僧祐即於弘律之外,並大力造立佛像,北朝在平城武州山、洛陽龍門山等地皆有石像之形態。現今敦煌千佛洞中,猶存有六朝以下歷代之彫像與壁畫。又六朝佛像除石像外,亦有銅像及鐵像,多遺有銘記。唐代則流行磚佛,遺品亦不少。

依佛像之形態,可分為立像、坐像、倚像、臥像、飛行像等。依其高度而有丈六像(佛之高度為常人之倍,故像長一丈六尺)、半丈六像(丈六之半,即八尺之像)、大佛像(丈六以上之大像)、等身像(與願主同等身長之像)、胎內等身像(在各種大型佛像,如丈六像之內安置一磔手半之小佛像,亦即一尺二、三寸之像)等。

如來像,一般多為比丘形,著袈裟,不戴寶冠、瓔珞等物。誕生佛(佛降誕時,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之佛像)則為裸形像。菩薩像多為高大之丈夫形或溫和之女形,頭戴寶冠、瓔珞等物,而為在家居士形。羅漢像則呈出家形,為老比丘修練之相。明王像為忿怒形,諸天像為武裝形、女形、神形、鬼形、天人形、童子形等。佛、菩薩像等之印契、持物、身色、衣色等均各不相同。在西藏,佛、菩薩等,其面孔之尺寸均有一定比例,故有佛滿月面、菩薩雞子面(蛋形、為慈愛相之面)、佛母芝蔴面、明王四方面等名稱。

用銅板面打出之佛像,稱為板佛;於圓板中央所貼之半肉像,可懸吊者,稱為懸佛;而屋外之露佛,稱為濡佛;有微笑相之佛,則稱笑佛。以嚴密多重之布帛包裹之佛,稱為祕佛。造無數個同形小佛像以供參拜,稱為千體佛。而置於佛像胎內之小佛像,則稱胎內佛。安置佛像之床座,稱為臺座。臺座有所謂師子座(佛乃人中師子,佛之座即為師子座)、蓮花座、荷葉座(蓮葉臺座)、須彌座(須彌山形之臺座)等。

又在我國,隨佛教之傳布發展,佛像造形亦顯現出時代性之嬗變,玆分七時期概述之:(1)五胡十六國造像(三至四世紀間),當時大多供奉容易搬動、堅固而小型之金銅佛像,與印度西北犍陀羅或中印度摩菟羅地方出土之石造佛像頗相似。典型遺物為「古式金銅菩薩立像」,乃我國最早之佛像,其造形係藉犍陀羅彫刻樣式表現出古樸粗獷之風格,代表北方游牧民族之審美觀。(2)雲岡期造像(460~493),以「曇曜五窟」為中心而彫造數十萬座佛像,其本尊雖仍保有犍陀羅與摩菟羅之風格,然由極單純化的線與面,構成豐滿臉形、長而銳利的眼睛、端正的鼻樑與鼻翼、微笑的厚唇、巨耳、寬肩、粗頸等,顯現偉岸剛毅而渾厚之大丈夫相貌及表情,充分表現拓跋游牧民族粗獷健碩之氣魄。但至末期,其表現形式已異於西域、印度,衣飾變為寬袖長裾,裝飾華麗,刻劃均勻整齊。(3)龍門期造像(494~550),由於石質精細,造形細膩巧緻,臉部、身體均細長窈窕,殆由於社會之審美觀改變,瘦長造形乃時風之所趨;佛像服裝傾向中國風格,為印度、西域所未見。(4)齊、周期造像(551~580),以天龍山與響堂山之「天響樣式」為代表。最大特色即是像容由瘦身長臉再度變為圓臉,然不及雲岡期明顯。又受印度笈多王朝以薄衲衣表現肉體之造形影響,表現出豐滿柔軟感覺,佛身之裝飾及寶冠之刻劃均極精細。(5)隋代造像(581~617),造形輕快而富於流動性,其風格一方面沿襲齊、周期造像,另一方面則在頸劃三道線條,目鼻與口唇構成曲面,例如龍門石窟之藥方洞、天龍山之第八窟。造形大致依照人體本來形態加以寫實刻畫,此外在寶冠及身上之裝飾頗為豪華絢爛。(6)唐代造像(618~750),初唐吸收、消化笈多樣式之後,出現圓滿具足之造像。其中,以龍門奉先寺之盧舍那大佛及其脅侍菩薩、羅漢、神王、力士等九巨大尊像最具代表性。大佛之理想美乃立足於中國人之審美意識上而構成,脅侍菩薩立像與羅漢立像已脫初唐造形,而為東方古典彫刻之典型作品。盛唐則為佛教造像最興盛時期。主要有龍門石窟極南洞、淨土洞、擂鼓臺三洞。其中極南洞之脅侍菩薩不同於奉先寺造像,軀體苗條細長,此時期之佛像雖充滿親切感,但已失至尊之表現,且漸呈現現實傾向之人體美。及至晚唐,極端豐滿艷麗之頹廢美代替了昔時比例均勻之理想美,天龍山晚唐期即為典型代表,其中之佛陀、菩薩像之理想造形,已從追求優美而墮入官能頹廢美。(7)五代以後,佛教造形藝術已不復振作,佛像所具有之超自然想像力已很稀薄;及至宋代,菩薩像顯示人間母性美而更加平民化;元代之後,則更無重要之作品出現。玆列我國歷代佛像樣式變遷圖於下。〔般舟三昧經卷上四事品、道行般若經卷十曇無竭菩薩品、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八、造像量度經、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一、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二、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九、大唐西域記卷七婆羅痆斯國條、佛祖統紀卷五十三、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九十至九十四、支那美術史彫塑篇、從佛像彫刻所見的造形活動系譜(杉山二郎)〕(參閱「佛畫」2727、「」4100) p2739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