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于闐梵名 Ku-stana。西域古王國。又作于填、于殿、于遁、谿丹。位於新疆西部,即今和闐(Khotan)之地。西元三世紀前後稱為瞿薩旦那(意譯地乳),印度人則稱屈丹,自古即為印度、波斯、中國間之貿易途徑,亦為東西文化之要衝。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二載,此國大半為沙磧,氣候和暢,盛產寶玉及多種礦、植物,人性溫恭,崇尚佛法,初行小乘,至西元五世紀初,盛行大乘佛教,凡傳入中國之經典,十之八九須經此地,乃西域諸國中與我國最親善者。西晉太康七年(286),此地之沙門祇多蜜齎來光讚般若經;東晉之世,支法領於此地得六十華嚴之梵本;北涼時,曇無讖於此得大般涅槃經,沮渠京聲得禪法要解、禪祕要治病經;蕭齊之時,法獻於此得觀世音懺悔除罪咒經;梁太清二年(548),此地之沙門求那跋陀齎來勝天王般若經;至唐代,實叉難陀亦齎來八十華嚴等經。 十一世紀回教徒入侵後,佛教即告衰頹;加上天災等禍害,昔日莊嚴盛大之寺院、佛塔悉已埋入沙土中,逮近時中央亞細亞之探險,始發掘此地之佛教遺跡與珍貴史料。此地語言屬伊朗語系之于闐語,在敦煌千佛洞即發現以此種語言所書寫之佛教經典,現存有金剛般若經、金光明經、大乘無量壽經(無量壽宗要經)、一百五十頌般若波羅蜜多經等。又此地亦發現以印度俗語寫成之古寫本,其文字有月氏時代之梵書,古代之佉盧虱吒文字。〔洛陽伽藍記卷五、開元釋教錄卷九、後漢書西域傳第七十八、五代史四夷附錄第三、古今圖書集成邊裔典第十五、T. watters:On Yunn Chwang, vol. II;R. Hoernle: Manuscript Remains of Buddhist Literature, vol. I〕 p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