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漢字缺字呈現:  羅馬轉寫字呈現:

 (術語)禪那Dhyāna之略。譯曰棄惡,功德叢林。思惟修等。新譯曰靜盧。屬於色界之心地定法也。今於欲界人中發得之,謂之修得。生於色界而發之,謂之生得。思惟而修得之。則名為思惟修。成就之之心體,即為寂靜,有能如實慮知所對之境之用。故名靜慮。棄惡,功德叢林之名,以其結果之功能而名之者,是亦一種定心之法,故雖時翻為定,而定之梵名,為三昧或三摩地,總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也。又禪宗之禪,其名雖取思惟靜慮之義,而其體為涅槃之妙心,非謂色界所屬之禪。見禪定條。智度論十七曰:「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禪,秦言思惟修。」法界次第曰:「禪是西土音,此翻棄惡,能棄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故云棄惡,或翻功德叢林,或翻思惟修。」大乘義章十三曰:「禪定者別名不同。略有七種:一名為禪,二名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脫,亦名背捨。禪者是其中國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亦云功德叢林。」慧苑音義上曰:「禪那,此云靜慮,謂靜心思慮也。舊翻為思惟修者,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