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漢字缺字呈現:  羅馬轉寫字呈現:

二藏

 (名數)小乘之經量部立二藏:一,經藏。二,律藏。論藏者,但為諸經中詮慧之處,及弟子釋經之疏也。是非藏之所攝見。順正理論一。

又摩訶僧祇律三十二敘佛滅後五百聖者之結集,唯舉經律二藏,無論藏之結集。

又大乘亦立二藏:一,三藏。經律論結集於別部之小乘法藏也。二,摩訶衍藏。說大乘之教理行果者。此二者即為聲聞藏菩薩藏。三論之嘉祥以之為彼宗之教相判釋。智度論百曰:「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故有大小眾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子語言分為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釋摩訶衍論一曰:「立三藏總攝諸法,謂聲聞藏及菩薩藏。」瑜伽論二十五,對法論十一,顯揚論六,攝論一廣明之。


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漢字缺字呈現:  羅馬轉寫字呈現:

二藏

 (名數)一、聲聞藏,說聲聞緣覺二乘之教理行果者,即小乘之三藏也。二、菩薩藏,說菩薩大士之教理行果者,大乘之三藏也。淨影嘉祥以此二藏判一代教。大乘義章一曰:「就出世間中復有二種:一聲聞藏,二菩薩藏。為聲聞說,名聲聞藏;為菩薩說,為菩薩藏。故地持云: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中略)龍樹亦云:迦葉阿難於王舍城結集三藏為聲聞藏,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聖教明證顯然矣。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滿教也。聲聞藏法狹劣名小,未窮名半。菩薩藏法寬廣名大,圓極名滿。」三論玄義曰:「但應立大小二習,不應制於五時,略引三經三論證之。(中略)以經論驗之,唯有二藏,無五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