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條法(又稱高壓法)成功率遠高於扦插法,若掌握要訣,則成功率幾乎可達100%,不像扦插成功率時常不到一成。因此壓條法適合用作聖菩提樹之主要繁殖法。但植株在套著塑膠袋時可能較不美觀,因此可能較不易在公開場所展示之菩提樹上使用。
壓條法教學請見:
除了以上指導外,個人壓條經驗有以下重點:
□高壓時:
-
環狀剝皮:環狀剝皮之前請先給菩提樹充份澆水,促進樹液流通,則會比較好剝皮。
新手做環狀剝皮,容易只輕輕劃一道,沒有將韌皮部整片的剝除,使得發根較慢;或是切得太深,把木質部也切斷了,影響水份輸送。正確的作法是在作環狀剝皮時,切出上下緣的圈圈時,要用刀具確實切入(實際的深度依枝條粗細而定,須要一些練習。原子筆粗細的枝條,大約切1公釐,剛好是美工刀的刀鋒埋入枝條的深度),然後在上緣和下緣間縱切一刀(如以下左圖所示),接著即可用刀片將樹皮剝開。如果切得深度適宜,則能像剝殼一般輕易的整片的剝皮(如以下右圖所示)。經驗不夠而第一次切得不夠深沒關係,可原處再補一刀環切,然後一片一片的剝皮,將整圈分幾片剝下;但若沒有整片剝掉的感覺,是用一小點一小點削的,代表切的深度不適當,應該是切得太淺或太深,或是樹液不夠充份,容易失敗。
將韌皮部整個切除,發根才快,否則可能慢數週才發根。剝除後如同以上右圖所示,剝除處是白白的,將韌皮部清得乾乾淨淨,效果最好。不過也要小心若硬是切得過深,切斷了木質木水份的輸送,則有可能枝條會乾枯,因此環狀剝皮切入的深淺會須要一些拿捏,只要能讓能韌皮部乾淨的切下即可。
壓條的技巧可見此影片,並可參見水苔包裹示範影片。包的時候要讓環狀剝皮的地方在高壓的水苔或土的正中央,一方面中央較能長保潮濕,提供根群吸水;一方面中央不會曬到陽光,否則陽光直射環狀剝皮處會抑制發根。
- 材料:如果是用水苔包覆,有的人認為在包覆前把水苔前剪成短短的會更好,能防止在往後拆除時不小心由長水苔扯掉細根的狀況。不過若水苔剪短,則包覆的操作上較麻煩,因此就看每個人個自的考量。除了用塑膠袋包覆外,也可用剪開的小塑膠盆、剪開的寶特瓶、透明飲料杯包覆,則空間較大,能容納更多的根量。
- 季節:天氣熱時易發根,天氣冷時發根慢。因此夏天壓條速度最快,最快一週即開始長根,一個月的根群即可能足夠,越多的根越保險。夏天由於生長快,所以剪下的枝條新芽變成葉子的速度快,易失水枯萎,須特別注意保持空氣濕度。以台灣的氣候為例,菩提樹在春末夏初生長停頓(或是落葉)後會急速生長,若於葉片成形後加以壓條,則經過潮濕的梅雨季,發根就特別快。若根系足夠而剪下枝條後仍是空氣濕度高的氣候,水份蒸散慢,則壓條成功率就高。
- 莖長:一般環狀剝皮處距莖頂20公分就夠了,這樣子的枝條粗度約原子筆粗,枝條顏色已開始由綠色變咖啡色。由於菩提樹生長茂盛,環狀剝皮時縱使只留20公分,等到根量夠種下時,枝條可能已長到30公分以上了。最好不要用太長的枝條高壓,太長的枝條操作較不方便,且樹葉太多、水份蒸散量大,種下後初期不易照顧、嫩葉較易枯萎,且搬運不易。
- 根量:在生長旺季,正確的高壓操作下,一個月的根量即可能足夠。若見到根長出高壓包的水苔或盆子,之後再過一陣子,根即可足夠;有時縱使在水苔外見到幾條根,拆開包覆的塑膠或盆子後卻發現總共也只有那幾條根,不敷菩提樹大葉子的大量蒸散須求,而容易失敗。那麼就要等到根更多時才剪下,比較保險。在包覆的初期,如果有閉封,則很長一段時間才須向內澆一次水,以維持介質潮濕;等根量變多,在天氣熱時會吸收大量的水份,就要比較常澆水,維持介質的濕潤。
若在高壓時想要施肥,可施磷鉀肥相對之下較多的肥料,因為磷有助長根,鉀則有助莖的粗壯。
□枝條剪下後:
- 葉子的處理:壓條發根量夠,將枝條剪下,連著包覆根部的介質(水苔或土)種入盆中即可。如果根已爬滿介質(如下圖所示,為夏天高壓一個月的長根狀況),那麼套袋一週保持空氣濕潤、置於明亮散射光處即可,不須要剪葉子,因為種下後根很快的就能成長足夠,而應付葉子的水份蒸散。如果發現高壓長出的根只有零星幾根,最好不要將枝條剪下栽植,等根長多了才剪下,成功率才高。如果根不多而枝條已經剪下了,則新手最好將葉子都剪掉一半面積以剪少水份蒸散,或將大多數葉片去除,套袋保濕,並切忌陽光直射,以避免水份蒸散速度高於新根的吸水速度,而脫水枯萎。
只要有根且有套袋,在水份蒸散量不會導致菩提樹枯萎的前提下,留下葉子對於接下來的成長有幫助。因為有葉子即可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可供發根成長之用,讓菩提樹較快的紮根在盆中。
- 套袋:空氣中相對濕度的保持對於避免剪下的枝條枯萎頗為重要,在剪下後確定根部已完全長成前,必須確保空氣濕度高於 70%。要確保空氣濕度,可以使用「套袋」的方法,將大的透明塑膠袋(例如乾洗店附的長的透明塑膠袋,或是淺色的垃圾袋)套在撐著柱子的菩提樹枝條上,如以下二圖所示。
為避免發霉,每二、三天可通風一次。
套袋前,裝於盆子中(以下分別為放在大花盆、垃圾筒、水筒中):
套袋後:
方法不限,可自行變化,如以下為根據枝條長短而採不同容器套袋的例子:
- 光量:適當光量可提供光合作用,提供營養,幫助菩提樹長出更多根入土中;但太強光量則可能曬乾菩提樹,因此在根尚未長穩固的套袋期間,要避免陽光直射,寧願過暗也不要直射陽光。
- 解除套袋:如果葉子一直很挺拔,代表根部吸水的能力足夠葉子的蒸散,以台灣夏季為例,通常套袋一週後即可試著解除套袋。但剛解除套袋時必須在接下來的幾小時隨時觀察,若嫩葉有失水下垂甚至枯萎之類的狀況,則就得繼續套袋保濕,等到根量夠了才能移除套袋。
及時的發現葉子「失水下垂」相當重要,若失水下垂太久,葉子就會永久的損傷甚至植株死亡;若及時將袋子套回,則過幾小時根部吸收夠多水份後,葉子就會恢復挺立。因此剛開始解除套袋時,最好時時觀察狀況,以便及時回應。在確定根系已長健壯前,不可過於激烈的改換環境,否則縱使過了二、三週後,空氣濕度突然降低或受到太陽直曬,則由於菩提樹葉蒸散太快,仍可能突然乾死。
通常失水後嫩葉最容易受到損傷,如下圖有部份枯萎的葉面,即為解除套袋後發現葉子失水下垂,而重新套上,但部份嫩葉已受損。因此在解除套袋後,可密切觀察嫩葉是否下垂,而得知是否有失水而須再套回的狀況。
不過有時葉子下垂不是因為空氣濕度不夠,而是因為土壤中水份不夠,那麼自然要澆水。有時會發現剛種下的高壓苗雖然土壤看似濕潤,卻仍不夠水?這是因為高壓苗的根系不旺盛,只能吸收根旁的水份,因此雖然土壤大部份看似濕潤,卻可能在根附近已沒有水份,而得加水。(有的植物如蘭花怕根部長期濕潤,要見乾見濕;而菩提樹較喜濕,因此每天澆水並不成問題。)
一般說來,在夏天若環剝得乾淨、發根旺盛,則剪下後若保留所有葉片,約須一週套袋,解除套袋後若沒有嫩葉下垂狀況,一週後移至部份光照(例如日光被遮住50%)處;移至部份光照處若沒有嫩葉下垂狀況,再一週後移至直射日照處(記得天天澆水);移至直射日照處若沒有嫩葉下垂狀況,即可確定種植成功。整個漸進式馴化的過程約一個月的時間。
- 不可晃動:不管是壓條或扦插,只要晃動到枝條,很容易讓新根斷掉而死亡,因此要特別小心風吹動或移動盆子時的晃動,以免造成新苗突然死亡。尤其菩提樹生長快速,開始壓條時可能是小枝條,一個月後可能是很長的枝條了,很長的枝條植於盆內特別容易晃動到,使根系斷掉死亡。
- 綜合以上注意事項,建議枝條剪下後先置於室內培養,以避免風吹晃動使根系扯斷、風吹加速水份蒸散、陽光直射造成脫水等意外。而且由於高壓的植株通常帶了不少葉子,失水的話反應很快,最好是每天都能視查剪下的菩提樹苗一、二次,若失水或有狀況的話才能即時反應。
若剪下時根系尚未非常旺盛,則整個過程可考慮比照扦插處理,例如可先用小盆子裝河砂促進發根,根系長旺(例如大量從小盆出水口伸出)後才連砂帶樹移植至一般土壤的大盆中,可避免萬一盆土中細菌過多造成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