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八九_穢品比丘請經(第89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與大比丘眾俱,受夏坐①。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告諸比丘:「諸賢!若有比丘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戾語②,成就戾語法,成就戾語法故,令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何者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惡欲、念欲。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是謂戾語法。如是染行染③、不語結④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瞋弊惡意,瞋恚ⓑ語言,訶比丘訶⑤,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⑥,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⑦。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是謂戾語法。諸賢!是謂諸戾語法。若有成就戾語法者,諸梵行者不語彼,不教、不訶而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諸賢!若有人惡欲、念欲者,我不愛彼;若我惡欲、念欲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染行染、不語結住,欺誑諛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瞋弊惡意,瞋恚ⓒ語言,訶比丘訶ⓓ,訶比丘輕慢,訶比丘發露,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語、瞋恚、憎嫉熾盛,惡朋友、惡伴侶,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無恩ⓔ、不知恩[*]者,我不愛彼;若我無恩[*]、不知恩[*]者,彼亦不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諸賢!若比丘不請諸比丘,諸尊!語我、教我、訶我,莫難於我。所以者何?諸賢!或有一人善語,成就善語法,成就善語法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何者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或有一人不惡欲、不念欲。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是謂善語法。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妒,不無慚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恚[*]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是謂善語法。諸賢!是謂諸ⓗ善語法。若有成就善語法者,諸梵行者善語彼ⓘ,善教、善訶,不難彼人。諸賢!比丘者當自思量。
「諸賢!若有人不惡欲、不念欲者,我愛彼人;若我不惡欲、不念欲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行惡欲、不念欲者,當學如是。如是不染行染、不不語結住,不欺誑諛諂,不慳貪嫉妒,不無慚無愧,不瞋弊惡意,不瞋恚[*]語言,不訶比丘訶,不訶比丘輕慢,不訶比丘發露,不更互相避而說外事,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不惡朋友、惡伴侶,不無恩、不知恩。諸賢!若有人不無恩、不知恩者,我愛彼人;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彼亦愛我。比丘如是觀,不無恩、不知恩者,當學如是。
「諸賢!若比丘如是觀者,必多所饒益,我為惡欲、念欲,為不惡欲、念欲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是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行惡欲、念欲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行惡欲、不念欲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如是我為染行染,為不染行染;為不語結住,為不不語結住;為欺誑諛諂,為不欺誑諛諂;為慳貪嫉妒,為不慳貪嫉妒;為無慚無愧,為不無慚無愧;為瞋弊惡意,為不瞋弊惡意;為瞋恚[*]語言,為不瞋恚[*]語言;為訶比丘訶,為不訶比丘訶;為訶比丘輕慢,為不訶比丘輕慢;為訶比丘發露,為不訶比丘發露;為更互相避,為不更互相避;為說外事,為不說外事;為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不不語、瞋恚、憎嫉熾盛;為惡朋友、惡伴侶,為不惡朋友、惡伴侶;為無恩、不知恩,為不無恩,不知恩耶?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諸賢!猶有目人以鏡自照,則見其面淨及不淨。諸賢!若有目人見面有垢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洗。諸賢!若有目人見面無垢者,即便歡悅我面清淨,是故歡悅。
「諸賢!如是若比丘觀時,則知我無恩、不知恩者,則不歡悅,便求欲斷。諸賢!若比丘觀時,則知我不無恩、不知恩者,即便歡悅,我自清淨,求學尊法,是故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定心。諸賢!多聞聖弟子因定心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尊者大目揵連所說如是。彼諸比丘聞尊者大目揵連所說,歡喜奉行。
比丘請經第三竟ⓚ(千五百六十三字)ⓛ
[校勘]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宋、元二本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三」之後。
ⓑ 「恚」,明本作「瞋」。[*]
ⓒ 「恚」,大正藏原為「瞋」,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恚」。[*]
ⓓ 大正藏無「訶」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 「恩」,大正藏原為「思」,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恩」。[*]
ⓕ 「比」,宋、元、明三本作「若比」。
ⓖ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 「彼」,宋、元、明三本作「教」。
ⓙ 宋、元、明三本無「因」字。
ⓚ 明本無「比丘請經第三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五百六十三字」七字。
[註解]
① 受夏坐: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安居」。
② 戾語:說話忤逆、不順從。「戾」讀作「利」,違背、兇狠暴烈。
③ 行染:生活行為受染污。
④ 不語結:覆蓋自己的過失而不坦白,這種煩惱。「不語」即覆蓋自己的過失而不坦白。
⑤ 訶比丘訶:被呵責的比丘,以呵責回應呵責者。
⑥ 發露: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
⑦ 無恩、不知恩:不施恩於他人,不知道要報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要找到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之前,自己要先成為能受教的人才行。
修行上如此,日常生活上、工作上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