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共論此事:「諸賢!甚奇!甚特!大人成就三十二相①,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②,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爾時,世尊在於燕坐,以淨天耳③出過於人,聞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共論此事:「諸賢!甚奇!甚特!大人成就三十二相,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世尊聞已,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講堂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問諸比丘:「汝等今日共論何事集坐講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今日集坐講堂共論此事:『諸賢!甚奇!甚特!大人成就三十二相,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世尊!我等共論如此事故集坐講堂。」
於是,世尊告曰:「比丘!汝等欲得從如來聞三十二相耶?謂大人所成,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時,諸比丘聞已,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三十二相者,諸比丘聞已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大人足安平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足下生輪,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足指纖長,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足周正直,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足跟踝後兩邊平滿,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足兩踝傭④,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身毛上向,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手足網縵,猶如鴈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手足極妙柔弱軟敷,猶兜羅華⑤,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肌皮軟細,塵水不著,是謂大人大人之相。
「復次,大人一一毛,一一毛者,身一ⓕ一孔一毛生,色若紺青,如螺右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鹿腨ⓖ⑥腸,猶如鹿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陰馬藏,猶良馬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身形圓好,猶如ⓗ尼拘類ⓘ樹,上下圓相稱,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伸ⓙ手以摩其膝,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身黃金色,如紫磨金,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身七處滿,七處滿者,兩手、兩足、兩肩及頸,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其上身大,猶如師子,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師子頰車⑦,是謂大人大人之相。
「復次,大人脊背平直,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兩肩上連,通頸平滿,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四十齒牙、平齒、不疏齒⑧、白齒、通味第一味⑨,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梵音可愛,其聲猶如加羅毘伽,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廣長舌,廣長舌者,舌從口出遍覆其面,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承淚處滿,猶如牛王⑩,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眼色紺青,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頂有肉髻,團圓相稱,髮螺右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眉間生毛,潔白右縈⑪,是謂大人大人之相。
「諸比丘!大人成就此三十二相,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十二相經第二竟ⓜ(千六百八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宋、元二本將「初一日誦」置於「中阿含王相應品三十二相經第二」次行。
ⓒ 大正藏無「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樂」,大正藏原為「藥」,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樂」。
ⓔ 「二」,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腨」,大正藏原為「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腨」。
ⓗ 宋、元、明三本無「如」字。
ⓘ 「尼拘類」,巴利本作 Nigrodha。
ⓙ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謂」。
ⓛ 「鬚髮」,大正藏原為「髮鬚」,今依據高麗藏改作「鬚髮」。
ⓜ 明本無「三十二相經第二竟」八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六百八字」五字。
[註解]
①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② 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又譯為「四兵」。
③ 淨天耳:即「天耳通」,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天耳智通」、「天耳智」。
④ 傭:意思為均直。
⑤ 兜羅華:花絮的總稱,例如棉花、柳絮一類。
⑥ 腨:小腿肚。讀音同「涮」。
⑦ 師子頰車:兩頰飽滿,有如獅子。「頰」指臉頰,「車」指牙關,「頰車」是一穴名,位在臉頰,用力咬牙時下巴上方會鼓起處。
⑧ 不疏齒:牙齒不稀疏,沒有大的牙縫。
⑨ 通味第一味:常能品嘗最好的美味。
⑩ 承淚處滿,猶如牛王:眼睛四週豐滿,有如大牛的眼睛。
⑪ 縈:纏繞。讀音同「瑩」。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