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涅槃有習,非無習。何謂涅槃習?答曰解脫為習。解脫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解脫習?答曰無欲為習。無欲亦有習,非無習。何謂無欲習?答曰厭為習。厭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厭習?答曰見如實、知如真為習。見如實、知如真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見如實、知如真習?答曰定為習。定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定習?答曰樂為習。樂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樂習?答曰止為習。止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止習?答曰喜為習。喜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喜習?答曰歡悅為習。歡悅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歡悅習?答曰不悔為習。不悔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不悔習?答曰護戒為習。護戒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護戒習?答曰護諸根為習。護諸根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護諸根習?答曰正念、正智為習。正念、正智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正念、正智習?答曰正思惟為習。正思惟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正思惟習?答曰信為習。信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信習?答曰苦為習。苦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苦習?答曰老死為習。老死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老死習?答曰生為習。生亦有習,非無習。何謂生習?答曰有為習。有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有習?答曰受①為習。受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受習?答曰愛為習。愛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愛習?答曰覺②為習。覺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覺習?答曰更樂③為習。更樂亦有習,非無習。何謂更樂習?答曰六處④為習。六處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六處習?答曰名色⑤為習。名色亦有習,非無習。何謂名色習?答曰識⑥為習。識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識習?答曰行⑦為習。行亦有習,非無習。何謂行習?答曰無明為習。
「是為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處,緣六處更樂,緣更樂覺,緣覺愛、緣愛受,緣受有,緣有生,緣生老死,緣老死苦。習苦,便有信。習信,便有正思惟。習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習正念正智,便有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習解脫,便得涅槃。」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涅槃經第十四竟ⓓ(六百六十三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無習。何謂」,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 明本無「涅槃經第十四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六百六十三字」六字。
[註解]
① 受:「取」的另譯,即執取、執著。
② 覺:本經中指「受」,即感受。
③ 更樂:即「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④ 六處:指「眼、耳、鼻、舌、身、意」,即「六根」,另譯為「六入處」。處是「生出」的意思,即生出六識之處,指六根緣六塵而生起六識。
⑤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另外也有解釋「名色」為「分別色」,分別四大及其變化。
⑥ 識:識知;覺知。
⑦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如何從生老病死苦的苦到對佛法生信呢?
在本經中,有一連串從增長煩惱到朝向解脫的次第,可分兩個部份觀察,分別如下:
朝向解脫的次第: 苦→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涅槃
增長煩惱的次第: 無明→行→識→名色→六處→更樂(觸)→覺→愛→受→有→生→老死→苦
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段經文「信亦有習,非無習。何謂信習?答曰苦為習。」經文中顯示,增長煩惱與朝向解脫的交界點即是從苦到信,信再接著正思惟等法門,也符合俗語說的「苦為入道門」。
由苦生信又是什麼意思呢?推測是由慚愧、反省而漸漸進入佛法之信,當嘗試過所有世間的解決痛苦方法卻都失敗時,如果曾聽過佛法,在痛苦中就會去漸漸地省思佛法。
也可解為:了解甚麼是苦?為何是苦?如何去苦?這要透過閱讀經典與善知識的指導來修習,等到如實知苦自然就對佛陀與佛法有堅定的信心,因此才說「由苦生信」。 (接下題)
- 在煩惱增長中如何覺察煩惱與邁向佛法修行?
承上述,延伸的問題是:
有些人造惡卻不自覺,而有些人面對業報帶來的痛苦卻能覺察而邁向修行,這兩者是差在什麼條件呢?
或許能夠在痛苦中覺察的人,發現自己雖然增長煩惱也造惡業,但也逐漸發現若未來持續順著煩惱造作只會持續受苦,這樣的人逐漸地反省自己造惡業的行為,也就接近慚愧,接近《中阿含經》卷十第45經所說:「若比丘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由此發現,慚愧會是人在煩惱與痛苦中邁向覺察的起點。
- 尚未有佛法時,佛陀的覺悟之路
然而,在世間尚未有佛法時,佛陀是怎麼面對痛苦的呢?佛陀是由自己在禪定中觀察生命流轉而得到覺悟,如《增壹阿含經》卷31第4經所說:「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為菩薩時,未成佛道中有此念:『此世間極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此五盛陰不得盡本原。』是時,我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有生、老、病、死?復由何因緣致此災患?』當思惟此時,復生此念:『有生則有老、病、死。』爾時,當思惟是時,復更生念:『由何因緣有生?』此由有而生。復生此念:『有者,何由而有?』當思惟是時,便生此念:『此有由受而有。』復念:『此受何由而有?』爾時,以智觀之,由愛而有受。」 佛陀由自己逆推煩惱的十二緣起而證悟八正道,從此廣布佛法,利益人天,跟聽聞佛法的我們從信佛法而開始滅苦之路不一樣;佛陀也有一個稱號「等正覺」,即指佛陀是無師自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