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當行恭敬及善觀①,敬重諸梵行人。若比丘不行恭敬、不善觀、不敬重諸梵行已,具威儀法者,必無是處②。不具威儀法已,具學法③者,必無是處。不具學法已,具戒身④者,必無是處。不具戒身已,具定身者,必無是處。不具定身已,具慧身者,必無是處。不具慧身已,具解脫身者,必無是處。不具解脫身已,具解脫知見身者,必無是處。不具解脫知見身已,具涅槃者,必無是處。
「若比丘行恭敬及善觀,敬重諸梵行已,具威儀法者,必有是處。具威儀法已,具學法者,必有是處。具學法已,具戒身者,必有是處。具戒身已,具定身者,必有是處。具定身已,具慧身者,必有是處。具慧身已,具解脫身者,必有是處。具解脫身已,具解脫知見身者,必有是處。具解脫知見身已,具涅槃者,必有是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恭敬經第八竟ⓓ(三百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經」,明本作「經上」。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明本無「恭敬經第八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三百字」三字。
[註解]
① 善觀:善於觀察(而能學習或分辨)。
② 必無是處:沒有這種事。
③ 學法:「有學」所修的法;學佛所修的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學法」。「有學」指佛弟子中尚未證阿羅漢的聖者,還有法須修學,因此稱為「學人」或「有學」。
④ 戒身:戒的聚集;戒的一類。其中「身」指「聚集」。「五分法身」(五種佛及阿羅漢成就的功德)包括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所說的次第為:恭敬、善觀、敬重諸梵行人→具威儀法→具學法→漸次得到「五分法身」(具戒→具定→具慧→解脫→解脫知見)→得到涅槃。
- 有同學提問:「本經提到『恭敬』及『善觀』,如果善於觀察,會挑剔對方的毛病,是否反而不易「恭敬」而相信對方?」
「善於觀察」本身是中性的,小孩子由於善於觀察他人及環境,才能好好地學習。另一方面,如果對方不值得學習,則可以「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才不會盲信而被邪師所誤。
親近真正的善知識,則由於善觀而可好好地學習,也由於善觀所以知道對方是真正值得親近的善知識。
如果有人因為觀察師長而愛挑師長的毛病,但師長卻不見得真得有那麼不堪,則是瞋、疑等習性的問題,而不是觀察的問題。
也因此,佛法中強調師長及弟子彼此都應好好觀察,弟子則應恭敬地向師長學習,兩者不相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