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未曾有法品手長者經-_2_-(第41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阿邏鞞伽邏[*],在惒林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手長者有八未曾有法。云何為八?手長者有少欲、有信、有慚、有愧、有精進、有念、有定、有慧。

「手長者有少欲者,此何因說?手長者自少欲,不欲令他知我少欲,有信、有慚、有愧、有精進、有念、有定、有慧,手長者自有慧,不欲令他知我有慧。手長者有少欲者,因此故說。

「手長者有信者,此何因說?手長者得信堅固,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手長者有信者,因此故說。

「手長者有慚者,此何因說?手長者常行恥,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污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手長者有慚者,因此故說。

「手長者有愧者,此何因說?手長者常行羞,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污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手長者有愧者,因此故說。

「手長者有精進者,此何因說?手長者常行精進,除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手長者有精進者,因此故說。

「手長者有念者,此何因說?手長者觀內身如身,觀內覺、心、法如法。手長者有念者,因此故說。

「手長者有定者,此何因說?手長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手長者有定者,因此故說。

「手長者有慧者,此何因說?手長者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手長者有慧者,因此故說。手長者有八未曾有法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手長者經第十竟(四百七十三字)

中阿含未曾有法品第四竟(一萬九百四十六字)(初一日誦)

中阿含經卷第九(一萬二千八十八字)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經」,明本作「經下」。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邏」,宋、元、明三本作「羅」。[*]

宋、元、明三本無「精」字。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羞」,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大正藏在「可」字之後有一「羞」字,今依據高麗藏刪去。

明本無「手長者經第十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四百七十三字」六字。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宋、元、明三本無「一萬九百四十六字」八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明本無「一萬二千八十八字」八字。

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卷第九(一萬二千八十八字)」置於「中阿含未曾有法品第四竟(一萬九百四十六字)(初一日誦)」之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置於卷末。

[註解]

手長者自少欲,不欲令他知我少欲:參見前一經(《中阿含經》卷九第40經)中手長者的第八未曾有法。

慚:羞恥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慚」較重著在自己反省而羞恥,例如「自慚形穢」。)

愧:愧疚於作惡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種煩惱。(「慚愧」二字中,「愧」較重著在面對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對父母」。)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手長者的八未曾有法,即五根:「信、精進、念、定、慧」,加上少欲、有慚、有愧。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