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尊者大拘絺羅ⓖ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尊者舍利弗[*]ⓗ語曰:「賢者拘絺羅!欲有所問,聽我問耶?」
尊者大拘絺羅白曰:「尊者舍利弗[*]!欲問便問,我聞已當思。」
善與不善
尊者舍利弗[*]問曰:「賢者拘絺羅!不善者說不善,不善根者說不善根。何者不善,何者不善根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身惡行,口、意惡行,是不善也。貪、恚、癡,是不善根也。是謂不善,是謂不善根。」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善者說善,善根者說善根。何者為善,何者為ⓘ善根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身妙行,口、意妙行,是善也。不貪、不恚、不癡,是善根也。是謂為善,是謂善根。」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智慧與識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者說智慧,何者智慧?」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知知ⓙ①是故說智慧。知何等耶?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知[*]是故說智慧。」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識者說識,何者識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識識②是ⓛ故說識。識何等耶?識色,識聲、香、味、觸、法,識識是故說識。」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及識,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得別施設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③。是故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知者汝以何等知?」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知者我以智慧知。」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智慧有何義,有何勝,有何功德?」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智慧者有厭ⓜ義、無欲義、見如真義④。」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正見和其因緣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云何正見?」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知苦如真,知苦ⓝ集[*]、滅、道如真者,是謂正見。」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幾因幾緣生正見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二因二緣而生正見。云何為二?一者從他聞,二者內自思惟。是謂二因二緣而生正見。」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支ⓞ攝正見,得心解脫果、慧解脫果,得心解脫功德⑤、慧解脫功德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五支[*]攝正見,得心解脫果、慧解脫果,得心解脫功德、慧解脫功德。云何為五?一者真諦所攝,二者戒所攝,三者博聞所攝,四者止所攝,五者觀所攝。是謂有五支[*]攝正見,得心解脫果、慧解脫果,得心解脫功德、慧解脫功德。」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云何生當來有?」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愚癡凡夫無知、不多聞,無明所覆,愛結所繫,不見善知識,不知聖法,不御聖法,是謂生當來有。」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云何不生當來有?」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若無明已盡,明已生者,必盡苦也。是謂不生於當來有。」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受、想、思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覺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此緣何有耶?緣更樂有。」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覺、想、思,此三法為合為別?此三法可別施設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覺、想、思,此三法合不別,此三法不可別施設⑥。所以者何?覺所覺者,即是想所想,思所思。是故此三法合不別,此三法不可別施設。」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涅槃無有對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滅者有何對?」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滅者無有對。」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五根與意根的因緣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五根⑦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⑧,誰為彼盡受境界,誰為彼依耶⑨?」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自受境界,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⑩。」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意者依何住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意者依壽,依壽住。」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壽者依何住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者依暖,依暖住。」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壽及暖,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得別施設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及暖,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因壽故有暖,因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暖,無暖者則無壽。猶如因油因炷,故得燃燈,彼中因焰ⓠ故有光,因光故有焰[*],若無焰[*]者則無光,無光者則無焰[*]。如是因壽故有暖,因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暖,無暖者則無壽。是故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云何為三?一者壽,二者暖,三者識。此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死及入滅盡定者,有何差別?」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死者壽命滅訖,溫暖已去,諸根敗壞。比丘入滅盡定者,壽不滅訖,暖亦不去,諸根不敗壞。死及入滅盡定者,是謂差別。」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滅盡定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入滅盡定及入無想定者,有何差別?」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入滅盡定者,想及知滅。比丘入無想定者,想知不滅。若入滅盡定及入無想定者,是謂差別。」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從滅盡定起及從無想定起者,有何差別?」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不如是念:『我從滅盡定起。』比丘從無想定起時,作如是念:『我為有想,我為無想?』從滅盡定起及從無想定起者,是謂差別。」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比丘入滅盡定時先滅何法?為身行,為口、意行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入滅盡定時,先滅身行,次滅口行,後滅意行⑪。」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比丘從滅盡定起時,先生何法?為身行,口、意行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先生意行,次生口行,後生身行。」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比丘從滅盡定起時觸幾觸?」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觸三觸。云何為三?一者不移動觸,二者無所有觸,三者無相觸⑫。比丘從滅盡定起時觸此三觸。」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各種定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空、無願、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耶?為一義、異文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空、無願、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生不移動定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四因四緣生不移動定。云何為四?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⑬,是謂四因四緣生不移動定。」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生無所有定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因三緣生無所有定。云何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至得無所有處成就遊⑭,是謂有三因三緣生無所有定。」
尊者舍利弗[*]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生無想定?」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二因二緣生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緣生無想定。」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住無想定耶?」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二因二ⓢ緣住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緣住無想定。」
尊者舍利弗[*]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利弗[*]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從無想定起?」
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因三緣從無想定起。云何為三?一者念一切想[*],二者不念無想界,三者因此身因ⓣ六處緣命根⑮,是謂三因三緣,從無想定起。」
如是,彼二尊更相稱歎善哉善哉,更互所說,歡喜奉行。從座ⓤ起去。
尊者大拘絺羅經第十竟ⓥ(三千七十五字)ⓦ
中阿含ⓧ晡利多品第三ⓨ竟(三萬四百四十五字)ⓩ(第五後誦)ⒶⒷ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六千一百二十四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 「迦」,宋、元、聖三本作「加」。
ⓓ 「哆」,宋本作「陀」。
ⓔ 「利弗」,大正藏原為「黎子」,宋、元、明三本作「利弗」,聖本作「梨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利弗」。[*]
ⓕ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 「大拘絺羅」,巴利本作 Mahākoṭṭhita。
ⓗ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知」,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
ⓚ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 「識是」,聖本作「是識」。
ⓜ 「厭」,宋、元、明三本作「有厭」。
ⓝ 宋、元、明三本無「苦」字。
ⓞ 「支」,宋、聖二本作「枝」。[*]
ⓟ 「五根異行異境界」,巴利本作 Pañc’ indriyāni nānāvisayāni nānāgocarāni。
ⓠ 「焰」,大正藏原為「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焰」。[*]
ⓡ 「想」,聖本作「相」。[*]
ⓢ 聖本無「二」字。
ⓣ 「因」,宋、元、明三本作「及」。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明本無「尊者大拘絺羅經第十竟」十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三千七十五字」六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三」,明本作「十七」。
ⓩ 宋、元、明、聖四本無「三萬四百四十五字」八字。
Ⓐ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 聖本在「誦」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 宋、元、明三本無「六千一百二十四字」八字。
Ⓓ 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六千一百二十四字)」置於「中阿含晡利多品第三竟(三萬四百四十五字)(第五後誦)」前行,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置於卷末。
[註解]
① 知知:知道這些「知」,即知道「苦集滅道」??
② 識識:識知這些「識」,即識知「色聲香味觸法」??
③ 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智慧所知,即是識所識」,南傳作「凡了知者,則識知,凡識知者,則了知」(Yaṃ……pajānāti taṃ vijānāti, yaṃ vijānāti taṃ pajānā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一個人聰明地理解的,他認知,一個人認知的,他聰明地理解」(what one wisely understands, that one cognizes, and what one cognizes, that one wisely understands)。按:《破斥猶豫》說,凡行種類(saṅkhāragataṃ)以無常等理趣毘婆舍那識(vipassanāviññāṇaṃ)識知,而毘婆舍那慧(vipassanāpaññāpi)就在那裡了知。長老說,[識與慧]兩者同時生起與停止,共用單一感官處與對象(share a single sense base and object),然而兩者不是不可分割的連結,因為慧總是(always)需要識,沒有慧,識[也]能生起(consciousness can occur without wisdom)。@莊春江。阿建:智慧與識的分別,似乎是重要的?
④ 智慧者有厭義、無欲義、見如真義:智慧有放下執取(非一般理解的討「厭」)、離開欲望、如實知見的涵義??南傳作:慧的目的是證智、遍知、捨斷(「證知」(abhijā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直接的理解」(direct knowledge, directly knowing),或「記得」(recall),並說,只有解脫阿羅漢才適合說「遍知(parijānāti, 動詞)」,而只有初果以上的聖者(有學),才適合說「證知(abhijānāti, 動詞)」(SN.22.23),或「有證智的」(abhiñña, 形容詞)。@莊春江)
⑤ 心解脫功德:見心解脫、慧解脫 辭條?? 待連結雜阿含
⑥ 施設:以言語分別、安立,使聽者可以知道某事物的存在。莊春江:「施設(SA)」,南傳作「安立;公告」(paññāpeti, paññapeti, paññatti, paññāpanāya,另譯為「施設;制定;宣說;告知;使知」),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描述;使之知道」(describe, make known)。
⑦ 五根:此處特指眼、耳、鼻、舌、身等五個感官,即「六根」當中的前五個。
⑧ 此五根異行、異境界,各各受自境界:這五根有各自不同的行處、各自不同的境界。其中「行處」指感官的所緣(對象),例如眼根緣色、耳根緣聲,「境界」指感官所應對的外境,例如眼根對應色境、耳根對應聲境。
⑨ 誰為彼盡受境界,誰為彼依耶:誰最後替它們(五根)接受境界?誰是它們(五根)的依靠呢?第一個「為」是四聲,替的意思,第二個「為」是二聲,是的意思。
⑩ 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意根最後替眼、耳、鼻、舌、身五根接受境界,意根是五根的依靠。
⑪ 先滅身行,次滅口行,後滅意行:參考相當的《中部尼柯耶》經文、《雜阿含經》卷二十一第568經及相當的《相應部尼柯耶》經文、《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等經論,疑為「先滅口行,次滅身行,後滅意行」的訛誤。其中「口行」以尋、伺為代表,「身行」以呼、吸為代表,「意行」以受、想為代表。這裡是說入滅盡定前,先在二禪時沒有了尋伺,然後才在四禪時沒有了呼吸,然後才沒有了受陰及想陰。
⑫ 一者不移動觸,二者無所有觸,三者無相觸:不移動對應四禪,無所有觸對應無所有定,無相觸對應無相定,此處或許是說在出滅盡定時會經過上述三種定境??
⑬ 有四因四緣生不移動定。云何為四?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有四個因緣能生起不動搖的定境。哪四個因緣?修習色界定當中的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這四個階段。「不移動定」又稱「不動定」,通常指第四禪或第四禪以上的定境。相當的南傳經文為「為了不苦不樂心解脫的等至,有四緣。學友,這裡,比丘從樂的捨斷與從苦的捨斷,之前諸喜悅、憂的滅沒,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平靜而念遍淨的第四禪。」
⑭ 有三因三緣生無所有定。云何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至得無所有處成就遊:有三個因緣能生起無所有處定。哪三個因緣?修習無色界定當中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這三個階段。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一句。
⑮ 因此身因六處緣命根:留意由於生命而運作的這個身體、身體的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所傳來的刺激(而引導出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說「意為彼盡受境界,意為彼依」,背後的原理是:
五根提供訊息給意根,所謂「緣意、法,生意識」,這個「法」就是感官傳來的「訊息」。佛教的論中一般認為前一剎那的意識,成為下一剎那的意根,接收了前一個剎那的法境,這樣相續下去。也就是說,五根緣生的感官經驗會經由意根,最後成為法境,緣生後續更多的心理造作。如果沒有意根,五根緣生的感官經驗就沒後續了,因此意根是五根的依靠。
待加入註釋: 大拘絺羅和舍利弗是舅甥的關係。
本經中大拘絺羅和舍利弗問答聯想的套路,可參見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