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二一_舍梨子相應品等心經(第21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與比丘眾夜集講堂,因內結、外結,為諸比丘分別其義:「諸賢!世實有二種人。云何為二?有內結人阿那含,不還此間,有外結人非阿那含,還來此間。諸賢!云何內結人阿那含,不還此間?若有一人修習禁戒,無穿無缺無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彼因修習禁戒,無穿無缺,無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故,復學厭欲、無欲、斷欲。因學厭欲、無欲、斷欲故,得息、心解脫。得已樂中,愛惜不離,於現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既生彼已,便作是念:『我本為人時,修習禁戒,無穿無缺,無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因修習禁戒,無穿無缺,無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故,復學厭欲、無欲、斷欲。因學厭欲、無欲、斷欲故,得息、心解脫。得已樂中,愛惜不離,於現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在於此中。』

「諸賢!復有一人修習禁戒,無穿無缺,無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彼因修習禁戒,無穿無缺,無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故,復學色有斷、貪斷業,學欲捨離。因學色有斷、貪斷業,學欲捨離故,得息、心解脫。得已樂中,愛惜不離,於現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既生彼已,便作是念:『我本為人時,修習禁戒,無穿無缺,無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因修習禁戒,無穿無缺,無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故,復學色有斷、貪斷業,學欲捨離。因學色有斷、貪斷業,學欲捨離故,得息、心解脫。得已樂中,愛惜不離,於現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在於此中。』諸賢!是謂內結人阿那含,不還此間。

「諸賢!云何外結人非阿那含,來還此間?若有一人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諸賢!是謂外結人非阿那含,還來此間。」

於是,眾多等心天色像巍巍,光曜暐曄,夜將向旦,來詣佛所,稽首作禮,卻住一面,白曰:「世尊!尊者舍梨子昨夜與比丘眾集在講堂,因內結、外結,為諸比丘分別其義:『諸賢!世實有二種人,內結人、外結人。』世尊!眾已歡喜,唯願世尊慈哀愍念,往至講堂。」彼時,世尊為諸等心天默然而許。諸等心天知世尊默然許可,稽首佛足,繞三匝已,即彼處沒。

諸等心天去後不久,於是世尊往至講堂比丘眾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歎曰:「善哉,善哉,舍梨子!汝極甚善。所以者何?汝於昨夜與比丘眾集在講堂,因內結、外結,為諸比丘分別其義。諸賢!世實有二種人,內結人、外結人。舍梨子!昨夜向旦,諸等心天來詣我所,稽首禮已,卻住一面,白我言:『世尊!尊者舍梨子昨夜與比丘眾集在講堂,因內結、外結,為諸比丘分別其義:「諸賢!世實有二種人,內結人、外結人。」世尊!眾已歡喜,唯願世尊慈哀愍念,往至講堂。』舍梨子!我便為彼諸等心天默然而許。諸等心天知我默然許可,稽首我足,繞三匝已,即彼處沒。

「舍梨子!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錐頭處,各不相妨。舍梨子!諸等心天非生彼中,甫修善心,極廣甚大,令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錐頭處,各不相妨。舍梨子!諸等心天本為人時,已修善心,極廣甚大,因是故,令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錐頭處,各不相妨。是故,舍梨子!當學寂靜,諸根寂靜,心意寂靜,身、口、意業寂靜,向於世尊及諸智梵行。舍梨子!虛偽異學,長衰永失。所以者何?謂不得聞如此妙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等心經第一竟(千一百八十一字)

[校勘]

宋、元二本在經題下有兩行四字夾註「有十一經」及「初一日誦」四字。

「梵陀然」,大正藏原為「陀然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梵陀然」。

「內結外結」,巴利本作 Ajjhattasaññojana,bahiddhāsaññojana。

「芥」,大正藏原為「介」,今依據高麗藏改作「芥」。

「謂」,元、明二本作「諸」。

「曜」,大正藏原為「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曜」。

明本無「等心經第一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千一百八十一字」七字。

[註解]

舍梨子:比丘名,以「智慧第一」聞名。又譯為「舍利子」,因為他的母親名叫「舍利」。

內結、外結:束縛內心(而持戒)、束縛外表(而持戒)。「結」指「束縛」。

無穿無缺:沒有缺漏,指守戒完備。

無穢無濁:沒有污穢、沒有雜質。

極多無難:譯義不明,關於對「戒」的經文定型句,北傳典型的如「不缺戒、不斷戒、純厚戒、不離戒、非盜取戒、善究境界、可讚歎戒、梵行不憎惡戒」(《雜阿含五五0經》)。

現法:這一生。

摶食天:吃物質食物維生的天界,指欲界六天。

意生天:即「意生身」所往生的天界,為「色界(含)以上的天界」。

從解脫:戒條,另譯作「波羅提木叉」。

纖芥:

等心天:天界之一,該天界的眾生心意都相同。

暐曄:

共住錐頭處:一起住在像錐頭那麼小的地方。

異學:泛稱佛弟子以外的修行者,另譯作「外道」。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內結人束縛內心而持戒,外結人束縛外表而持戒,兩者在表相上都持戒清淨。然而內結人「復學厭欲、無欲、斷欲」,進一步修行定、慧,因此得以成就三果,斷除欲貪而不再回到人間;外結人只注重外表,沒有離欲,因此會再還生人間。

南傳經文對於內外結的定義和北傳經文相反,南傳的內結人可能解讀為「內心被(煩惱)束縛」,而會還生人間;南傳的外結人可能解讀為「外在身體被(人間)束縛」但已進一步修行定、慧而證得三果,不再回到人間。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