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_-_1_-晡利多品五下分結經(第205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曾說五下分結①,汝等受持耶?」諸比丘默然不答。
世尊復再三告諸比丘:「我曾說五下分結,汝等受持耶?」諸比丘亦再三默然不答。
爾時,尊者鬘童子ⓒ②在彼眾中。於是,尊者鬘童子即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曾說五下分結ⓔ,我受持之。」
世尊問曰:「鬘童子!我曾說五下分結,汝受持耶?」
尊者鬘童子答曰:「世尊曾說欲ⓕ初下分結,是我受持,欲ⓖ、恚、身見、戒取、疑,世尊說第五下分結,是我受持。」
世尊訶曰:「鬘童子!汝云何受持我說五下分結?鬘童子!汝從何口受持我說五下分結耶?鬘童子!非為眾多異學來,以嬰孩ⓗ童子責數ⓘ喻詰ⓙ責ⓚ汝耶③?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意無欲想,況復欲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欲使④。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無眾生想,況復恚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恚使。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無自身想,況復身見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身見使。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無有戒想,況復戒取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戒取使。鬘童子!嬰孩[*]幼小,柔軟仰眠,無有法想,況復疑心纏住耶?然彼性使故,說疑使。鬘童子!非為眾多異學來,以此嬰孩[*]童子責數[*]喻詰責[*]汝耶?」於是,尊者鬘童子為世尊面訶責[*]已,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伺。
彼時,世尊面前訶責[*]鬘童子已,默然而住。爾時,尊者阿難立世尊後,執扇扇佛。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五下分結者,諸比丘從世尊聞已,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
尊者阿難白曰:「唯然。當受教聽。」
佛言:「阿難!或有一為欲所纏,欲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欲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恚所纏,恚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恚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身見所纏,身見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身見轉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戒取所纏,戒取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戒取轉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疑所纏,疑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疑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
「阿難!若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彼不依此道、不依此跡,斷五下分結者,終無是處。阿難!猶如有人欲得求實⑤,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人見樹成就根、莖、枝、葉及實,彼人不截根、莖,得實歸者,終無是處。如是。阿難!若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不依此道、不依此跡,斷五下分結者,終無是處。阿難!若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彼依此道、依此跡,斷五下分結者,必有是處。阿難!猶如有人欲得求實,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人見樹成就根、莖、枝、葉及實,彼人ⓜ截根、莖,得實歸者,必有是處。如是。阿難!若依道、依跡,斷五下分結,依此道、依此跡,斷五下分結者,必有是處。
「阿難!如何斷五下分結依何道、依何跡,斷五下分結?阿難!或有一不為欲所纏,若生欲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欲纏便滅。⑥阿難!或有一不為恚所纏,若生恚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恚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身見所纏,若生身見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身見纏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戒取所纏,若生戒取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戒取便滅。阿難!或有一不為疑所纏,若生疑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疑纏便滅。阿難!依此道、依此跡,斷五下分結。
「阿難!猶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來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於彼岸有事欲度,身無有力令ⓝ我安隱浮至彼岸。』阿難!當知彼人無力。如是,阿難!若有人覺、滅、涅槃,其心不向而不清淨,不住解脫。阿難!當知此人如彼羸人無有力也。阿難!猶恒伽河,其水溢岸。若有人來彼岸,有事欲得度河,彼作是念:『此恒伽河,其水溢岸,我於彼岸有事欲度,身今有力令我安隱浮至彼岸。』阿難!當知彼人有力。如是,阿難!若有人覺、滅、涅槃,心向清淨而住解脫。阿難!當知此人如彼有ⓞ力人。
「阿難!猶如山水,甚深極廣,長流駛疾,多有所漂,其中無船,亦無橋梁。或有人來彼岸,有事則便求度,彼求度時而作是念:『今此山水甚深極廣,長流駛疾,多有所漂,其中無船,亦無橋梁而可度者。我於彼岸有事欲度,當以何方便令我安隱至彼岸耶?』復作是念:『我今寧可於此岸邊收聚草木,縛作椑ⓟ栰,乘之而度。』彼便岸邊收聚草木,縛作椑[*]栰,乘之而度,安隱至彼。如是,阿難!有可能初禪直至漏盡若有比丘攀緣厭離,依於厭離,住於厭離,止息身惡故,心入離、定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得第三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
「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度一切色想,滅有礙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處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已,住彼必得漏盡,設住彼不得漏盡者,必當昇[*]進得止[*]息處。云何昇[*]進得[*]止息處?彼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若有所覺,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欲、觀滅、觀斷、觀捨。彼如是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欲、觀滅、觀斷、觀捨已,便不受此世,不受此世已,便不恐怖,因不恐怖,便般涅槃,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猶去村不遠,有大芭蕉ⓩ,若人持斧破芭蕉樹,破作片Ⓐ,破為十分,或作百分。破為十分,或作百分已,便擗⑦葉葉,不見彼節,況復實耶?阿難!如是比丘若有所覺,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欲、觀滅、觀斷、觀捨。彼如是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欲、觀滅、觀斷、觀捨已,便不受此世,不受此Ⓑ世已,便不恐怖,因不恐怖已,便般涅槃,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甚奇!甚特!世尊為諸比丘依依立依,說捨離漏,說過度漏,然諸比丘不速得無上,謂畢究竟盡。」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甚奇!甚特!我為諸比丘依依立依,說捨離漏,說過度漏,然諸比丘不速得無上,謂畢究竟盡。所以者何?人有勝如故,修道便有精麤,修道有精麤故,人便有勝如。阿難!是故我說人有勝如。」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下分結經第四竟Ⓒ(二千三百二十六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 「鬘童子」,巴利本作 Māluṅkyāputta。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五下分結」,巴利本作 Pañc’ orambhāgiyāni samyojanāni。
ⓕ 大正藏無「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聖本無「欲」字。
ⓗ 「嬰孩」,聖本作「嚶[口*孩]」。[*]
ⓘ 「責數」,聖本作「嘖𡂡」。[*]
ⓙ 「詰」,宋本作「語」。
ⓚ 「責」,聖本作「嘖」。[*]
ⓛ 「當善受」,大正藏原為「善受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善受」。
ⓜ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 「令」,宋本作「今」。
ⓞ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椑」,宋、元、明、聖四本作「𥱼」。[*]
ⓠ 「昇」,聖本作「果」。[*]
ⓡ 「止」,聖本作「上」。[*]
ⓢ 「靜」,大正藏原為「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 「正」,聖本作「止」。
ⓤ 「室」,宋、元、明三本作「空」。
ⓥ 「得」,聖本作「得處」。
ⓦ 「量」,聖本作「量空」。
ⓧ 宋、元、明三本無「彼依此處、觀覺興衰」八字。
ⓨ 「是」,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 「芭蕉」,聖本作「[木*(ㄙ/巴)]椒」。
Ⓐ 「破作片」,聖本作「斫段段」。
Ⓑ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 明本無「五下分結經第四竟」八字。
Ⓓ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千三百二十六字」八字。
[註解]
① 五下分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瞋恚。斷除五下分結,即為第三果聖者,這一世結束後就不再生於欲界,例如下一生生於色界或無色界的天界,並在天界證得涅槃。
② 鬘童子:比丘名,舍衛城人,毘舍離種,原為波斯匿王財務官之子,後隨佛出家,證阿羅漢。又譯為「摩羅迦舅」。
③ 非為眾多異學來,以嬰孩童子責數喻詰責汝耶:難道眾多外道不會來,以嬰兒為主題責備數落的譬喻,質疑你所說嗎?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其他外道遊行者豈不將以這嬰兒譬喻的反駁反駁你嗎?」
④ 然彼性使故,說欲使:然而那嬰兒的習性上有煩惱(只是暫時沒有顯現出來),因此(佛教)說有貪欲煩惱。
⑤ 實:此處特指樹幹中央堅實的心材。
⑥ 或有一不為欲所纏,若生欲纏,即知捨如真,彼知捨如真已,彼欲纏便滅:例如有一個人沒有貪欲煩惱,縱使要生起貪欲煩惱,立即能契合真理地了知捨棄它,他契合真理地了知捨棄它後,那貪欲煩惱就滅去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住於心不被欲貪纏縛、征服,如實知道已生起的欲貪之出離,他的欲貪含煩惱潛在趨勢被捨斷」。
⑦ 擗:掰開。「擗」讀音同「癖」。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同學問:「鬘童子背出五下分結的內容,條目並沒有錯,為何被佛陀呵責呢?」
因為鬘童子只是如鸚鵡般複述,並沒有貫徹「受持」(領受於心,憶持而行)進而斷五下分結,如果遇到外道的反問(例如:「嬰兒不就沒有五下分結?」),可能就被問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