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_-_1_-雙品大空經(第191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釋中迦維羅衛,在尼拘類園。

爾時,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迦維羅衛而行乞食,食訖中後,往詣加羅差摩釋精舍。爾時,加羅差摩釋精舍敷眾多床座,眾多比丘於中住止。爾時,世尊從加羅差摩釋精舍出,往詣伽羅釋精舍。爾時,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在伽[*]羅釋精舍中集作衣業,尊者阿難遙見佛來,見已出迎,取佛衣鉢,還敷床座,汲水洗足。佛洗足已,於伽羅釋精舍坐尊者阿難所敷之座[*],告曰:「阿難!加羅差摩釋精舍敷眾多床座,眾多比丘於中住止。」

尊者阿難白曰:「唯然。世尊!加羅差摩釋精舍敷眾多床座[*],眾多比丘於中住止。所以者何?我今作衣業。」

時,世尊復告阿難曰:「比丘不可欲嘩說、樂於嘩說、合會嘩說、欲眾、樂眾、合會於眾、不欲離眾、不樂獨住遠離之處。若有比丘欲嘩說、樂於嘩說、合會嘩說、欲眾、樂眾、合會於眾、不欲離眾、不樂獨住遠離處者,謂有樂、聖樂、無欲之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之樂、非生死樂。若得如是樂,易不難得者,終無是處。阿難!若有比丘不欲嘩說,不樂嘩說,不合會嘩說,不欲於眾,不樂於眾,不合會眾,欲離於眾,常樂獨住遠離處者,謂有樂、聖樂、無欲之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之樂、非生死樂。若得如是樂,易不難得者,必有是處。

「阿難!比丘不可欲嘩說、樂於嘩說、合會嘩說、欲眾、樂眾、合會於眾、不欲離眾、不樂獨住[*]遠離之處。若有比丘欲嘩說、樂於嘩說、合會嘩說、欲眾、樂眾、合會於眾、不欲離眾、不樂獨住遠離處者,得時愛樂心解脫,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終無是處。阿難!若有比丘不欲嘩說,不樂嘩說,不合會嘩說,不欲於眾,不樂於眾,不合會眾,欲離於眾,常樂獨住遠離處者,得時愛樂心解脫,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必有是處。所以者何?我不見有一色令我欲樂,彼色敗壞變易,異時生愁慼啼哭、憂苦、懊惱,以是故我此異住處正覺盡覺,謂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

「阿難!我行此住處已,生歡悅,我此歡悅,一切身覺正念正智,生喜、生止、生樂、生定,如我此定,一切身覺正念正智。阿難!或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共來詣我,我便為彼行如是如是心,遠離,樂無欲,我亦復為彼說法,勸助於彼。阿難!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當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彼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阿難!若比丘作如是說我不持內心住止,不令一定,念內空者,當知彼比丘大自疲勞。

「阿難!云何比丘持內心住止令一定耶?比丘者,此身離生喜、樂,漬、盡潤漬,普遍充滿,離生喜、樂,無處不遍。阿難!猶人沐浴,器盛澡豆,以水澆和,和令作丸,漬盡潤漬,普遍充滿,內外周密,無處有漏。如是,阿難!比丘此身離生喜、樂,漬盡潤漬,普遍充滿,離生喜、樂,無處不遍。阿難!如是比丘持內心住止令得一定,彼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彼念內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也。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者,彼比丘當念外空,彼念外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外空也。

「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外空者,彼比丘當念內外空。彼念內外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外空也。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外空,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外空者,彼比丘當念不移動。彼念不移動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不移動也。

「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念不移動,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不移動者,彼比丘彼彼心於彼彼定,御復御,習復習,濡復濡[*],善快柔和,攝樂遠離。若彼彼心於彼彼定,御復御,習復習,濡[*]復濡[*],善快柔和,攝樂遠離已,當以內空成就遊。彼內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空者,是謂正知。

「阿難!比丘當以外空成就遊,彼外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外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外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外空者,是謂正知。阿難!比丘當以內外空成就遊,彼內外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外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外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內外空者,是謂正知。阿難!當以不移動成就遊,彼不移動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不移動。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不移動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不移動者,是謂正知。

「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經行者,彼比丘從禪室出,在室影中露地經行,諸根在內,心不向外,後作前想,如是經行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是謂正知。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坐定者,彼比丘從離經行,至經行道頭,敷尼師壇,結跏趺坐,如是坐定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是謂正知。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有所念者,彼比丘若此三惡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害念,莫念此三惡不善之念。若此三善念: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當念此三善念。如是念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是謂正知。

「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有所說者,彼比丘若此論非聖論,無義相應,謂論王論、賊論、鬥諍論、飲食論、衣被論、婦人論、童女論、婬女論、世間論、邪道論、海中論,論如是種種畜生論。若論聖論與義相應,令心柔和,無諸陰蓋,謂論施論、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知見論、漸損論、不貪論、少欲論、知足論、無欲論、斷論、滅論、宴坐論、緣起論,如是沙門所論。如是論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是謂正知。

「復次,阿難!有五欲功德,可樂、意所念,愛色欲相應,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若比丘心至到,觀此五欲功德,隨其欲功德,若心中行者。所以者何?無前無後,此五欲功德,隨其欲功德,心中行者。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此五欲功德,隨其欲功德,心中行者。彼比丘彼彼欲功德,觀無常、觀衰耗、觀無欲、觀斷、觀滅、觀斷捨離,若此五欲功德有欲有染者,彼即滅也。阿難!若如是比丘觀時,則知者此五欲功德有欲有染,彼已斷也,是謂正知。

「復次,阿難!有五盛陰,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謂比丘如是觀興衰,是色、是色集、是色滅,是覺、想、行、識,是識、是識集[*]、是識滅。若此五盛陰有我慢者,彼即滅也。阿難!若有比丘如是觀時,則知五陰中我慢已滅,是謂正知。阿難!是法一向可、一向樂、一向意念,無漏無受,魔所不及,惡所不及,諸惡不善法、穢污、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亦所不及,謂成就此不放逸也。所以者何?因不放逸,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得覺,因不放逸根,生諸無量善法。若有隨道品,阿難!是故汝當如是學。我亦成就於不放逸,當學如是。阿難!以何義故,信弟子隨世尊行奉事至命盡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具分別說。」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阿難!若其正經、歌詠、記說故,信弟子隨世尊行奉事至命盡也。但,阿難!或彼長夜數聞此法,誦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若此論聖論與義相應,令心柔和,無諸陰蓋,謂論施論、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知見論、漸損論、不貪論[*]、少欲論、知足論、無欲論、斷論、滅論、宴坐[*]論、緣起論。如是沙門所論,得、易不難得,因此義故,信弟子隨世尊行奉事至命盡也。阿難!如是為煩師,為煩弟子,為煩梵行

「阿難!云何為煩師?若師出世,有勞慮思惟,住勞[*]慮地,有思惟觀離,凡人有辯才,彼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或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或住彼處,學遠離精勤,得增上心,現法樂居。彼學遠離,精勤安隱,快樂遊行已,隨弟子還梵志、居士、村邑、國人。彼隨弟子還梵志、居士、村邑、國人已,便貢高還家。如是為煩師,是亦為惡不善法、穢污,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所煩,是謂煩師。

「阿難!云何為煩弟子?彼師弟子學彼遠離,彼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或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或住彼處,學遠離精勤,得增上心,現法樂居,彼學遠離,精勤安隱,快樂遊行已,隨弟子還梵志、居士、村邑、國人。彼隨弟子還梵志、居士、村邑、國人已,便貢[*]高還家。如是為煩弟子,是亦為惡不善法,穢污,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所煩,是謂煩弟子。

「阿難!云何為煩梵行?若如來出世,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或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阿難!如來以何義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或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具分別說。」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阿難!如來非為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或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阿難!如來但以二義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或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一者為自現法樂居故,二者慈愍後生人故。或有後生人效如來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或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阿難!如來以此義故,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或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或住彼處,學遠離精勤,得增上心,現法樂居。彼學遠離,精勤安隱,快樂遊行已,隨梵行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彼隨梵行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已,便不貢[*]高而不還家。阿難!若彼不移動心解脫作證,我不說彼有障礙也。若彼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本為精勤,無放逸遊行故,此或可有去以弟子多集會故。

「復次,阿難!彼師弟子效住無事處山林樹下,或居高巖,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民,隨順宴坐[*]。或住彼處,學遠離精勤,得增上心,現法樂居,彼學遠離,精勤安隱,快樂遊行已,隨梵行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彼隨梵行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已,便貢[*]高還家。如是為煩梵行,是亦為惡不善法、穢污,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所煩,是謂煩梵行。阿難!於煩師、煩弟子,此煩梵行最為不可、不樂、不愛,最意不念。阿難!是故汝等於我行慈事,莫行怨事。

「阿難!云何弟子於師行怨事,不行慈事?若尊師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順行,不立於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違犯師教,不能得定者,如是弟子於師行怨事,不行慈事。

「阿難!云何弟子於師行慈事,不行怨事?若尊師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若彼弟子恭敬順行而立於智,其心歸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違師教,能得定者,如是弟子於師行慈事,不行怨事。阿難!是故汝等於我行慈事,莫行怨事。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說,如陶師作瓦。阿難!我說嚴急,嚴急至苦,若有真實者,必能往也。」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空經第五竟(三千六百七十八字)

中阿含雙品第一竟(萬一千五百八十字)(第五後誦)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九(萬一千五百八十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第五」,明本作「第十」。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釋中」,巴利本作 Sakkā。

「迦維羅衛」,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尼拘類」,巴利本作 Nigrodha。

「加羅差摩釋精舍」,巴利本作 Kāḷakhemakassa Sakkassa vihāra。

「座」,大德寺本作「坐」。[*]

「爾」,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爾」。

「伽羅釋」,大正藏原為「加羅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伽羅釋」。[*]

「伽」,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明本改作「伽」。

「住」,聖本作「往」。[*]

「者」,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大德寺本無「異」字。

「止」,大德寺本作「心」。

「優婆夷」,大正藏原為「優婆私」,今依據宋、元、明、德四本改作「優婆夷」。[*]

「耶」,大德寺本作「邪」。[*]

「濡」,大正藏原為「軟」,今依據宋、元、明、德四本改作「濡」。[*]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大正藏無「道」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壇」。

「論」,大正藏原為「論不」,宋、元、明三本作「論」,聖本作「不」,大德寺本無「論不」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論」。

「貪論」,大正藏原為「會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貪論」。[*]

「宴坐」,大正藏原為「燕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坐」。[*]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者」,聖本作「是」。

「受」,元、明二本作「愛」。

「若」,大正藏原為「不」,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若」。

「正經歌詠記說」,巴利本作 Sutta geyya veyyākaraṇa。

「千」,明本作「于」。

「少」,大正藏原為「小」,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少」。

「勞」,大正藏原為「策」,今依據明本改作「勞」。[*]

「住」,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住」。

「離」,大正藏原為「雜」,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離」。

「宴」,聖本作「燕」。

「貢」,大正藏原為「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貢」。[*]

「夷」,大正藏原為「私」,今依據聖本改作「夷」。[*]

「去」,大正藏原為「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去」。

聖本無「亦」字。

大正藏無「嚴急」二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大空經第五竟」,大正藏原為「大空第五竟」,宋、元、大德寺三本作「大空經第五竟」,明本無「大空經第五竟」六字,今依據宋、元、大德寺三本改作「大空經第五竟」。

宋、元、明、聖四本無「三千六百七十八字」八字。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第一」,明本作「第十五」。

宋、元、明三本無「萬一千五百八十字」八字。

明本無「第五後誦」四字。

宋、元、明、大德寺四本無「萬一千五百八十字」四字。

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九(萬一千五百八十字)」置於「中阿含雙品第一竟(萬一千五百八十字)(第五後誦)」前行,今依據宋、元、明、大德寺、聖五本改置於卷末。

[註解]

易不難得:容易、不難得到。

時愛樂心解脫:暫時的、歡喜的心解脫。又譯為「時解脫」。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暫時的、可樂的心解脫」。

不時不移動心解脫:不隨時間而變的、穩固不動的心解脫。又譯為「不時解脫」、「不動心解脫」。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非暫時的、不動搖的(心解脫)」。

煩師:受其學生影響而退墮的不幸老師。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老師的禍害」。

煩弟子:影響其老師退墮的不幸學生。

煩梵行:修清淨行而後又退墮的不幸修行。

現法樂居:當生保持著安樂、幸福。另譯作「現法樂住」、「見法樂住」。

我不如是說,如陶師作瓦: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我將不會像陶匠對生黏土那樣對你們」。陶匠捏黏土成為瓦器,瓦器就永遠固定成那個樣子不變了;但佛陀不是硬性把弟子捏成什麼樣,而是有耐心的教導弟子自證自覺。??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後世很多人誤以為「空」就是一切無忌諱、不守戒、無次第。其實闡述空的小空經、大空經,都強調次第的修習,而不是一蹴可幾。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