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_-_1_-雙品馬邑經-_2_-(第183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鴦騎國,與大比丘眾俱,往至馬邑,住馬林寺,及比丘眾。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見汝等沙門,是沙門,人問汝等沙門,汝自稱沙門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佛復告曰:「是以汝等以此,要以此沙門,當學沙門道跡①,莫非沙門;學沙門道跡已,要是真諦沙門、不虛沙門,若受衣被、飲食、床榻、湯藥及若干種諸生活具者,彼所供給,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汝等當學如是。
「云何非沙門道跡,非沙門?若有貪伺不息貪伺,有恚不息恚,有瞋不息瞋,有不語②不息不語,有結③不息結,有慳不息慳,有嫉不息嫉,有諛ⓓ諂不息諛[*]諂,有欺誑不息欺誑,有無慚不息無慚,有無愧不息無愧,有惡欲不息惡欲,有邪見不息邪見,此沙門垢、沙門諛[*]諂、沙門詐偽、沙門曲,趣至惡處未盡已,學非沙門道跡,非沙門。
「猶如鉞④斧,新作極利,有頭有刃,僧伽梨ⓔⓕ⑤所裹ⓖ,我說彼癡學沙門道亦復如是。謂有貪伺⑥不息貪伺,有恚不息恚,有瞋不息瞋,有不語不息不語,有結不息結,有慳不息慳,有嫉不息嫉,有諛[*]諂不息諛[*]諂,有無慚不息無慚,有無愧不息無愧,有惡欲不息惡欲,有邪見不息邪見,持僧伽梨,我不說是沙門。若持僧伽梨者,有貪伺息貪伺⑦,有恚息恚,有瞋息瞋,有不語息不語,有結息結,有慳息慳,有嫉息嫉,有諛[*]諂息諛[*]諂,有無慚息無慚,有無愧息無愧,有惡欲息惡欲,有邪見息邪見者,彼諸親親朋友往詣而作是說:『賢人!汝當學持僧伽梨。賢!汝學持僧伽梨,有貪伺息貪伺,有恚息恚,有瞋息瞋,有不語息不語,有結息結,有慳息慳,有嫉息嫉,有諛[*]諂息諛[*]諂,有無慚息無慚,有無愧息無愧,有惡欲息惡欲,有ⓗ邪見息邪見。』若以我見持僧伽梨,有貪伺、恚、瞋、不語、結、慳、嫉、諛[*]諂、無慚、無愧、惡欲、邪見,是以我持僧伽梨。我說非是沙門。
「如是無衣、編髮、不坐、一食、常揚水、持水⑧,持水者,我說非是沙門。若持水,有貪伺息貪伺,有恚息恚,有瞋息瞋,有不語息不語,有結息結,有慳息慳,有嫉息嫉,有諛[*]諂息諛[*]諂,有無慚息無慚,有無愧息無愧,有惡欲息惡欲,有邪見息邪見,彼諸親親朋友ⓘ往詣而作是說:『賢!汝當持水。持水已,有貪伺息貪伺,有恚息恚,有瞋息瞋,有不語息不語,有結息結,有慳息慳,有嫉息嫉,有諛[*]諂息諛[*]諂,有無慚息無慚,有無愧息無愧,有惡欲息惡欲,有邪見息邪見。』若以我見持水,貪伺、恚、瞋、不語、結、慳、嫉、諛諂、無慚、無愧、有惡欲、有邪見、是以持水者,我說不是沙門。是謂非沙門道跡,非是沙門。
「云何沙門道跡,非不沙門?若有貪伺息貪伺,有恚息恚,有瞋息瞋,有不語息不語,有結息結,有慳息慳,有嫉息嫉,有諛[*]諂息諛[*]諂,有無慚息無慚,有無愧息無愧,有惡欲息惡欲,有邪見息邪見,此沙門嫉、沙門諛[*]諂、沙門詐偽、沙門曲,趣至惡處盡已,學沙門道跡,非不沙門。是謂沙門道跡,非不沙門。
「彼如是成就戒,身清淨,口、意清淨,無有貪伺,心中無恚,無有睡眠,無掉[*]、憍傲,斷疑度惑,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彼作是念:『有有ⓙ、有麤、有妙、有想,來上出要,知如真⑨。』彼如是知、如是見已,則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猶去村不遠,有好浴池,清泉流盈,翠ⓚ草被岸,花樹四周。或於東方有一人來,飢渴疲極,脫衣岸上,入池快浴,去垢除熱,亦除渴乏。如是南方、西方、北方有一人來,飢渴疲極,脫衣岸上,入池快浴,去垢除熱,亦除渴乏。如是,剎利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內行止,令得內止,內止者,我說沙門,說梵志,說聖,說淨浴。如是梵志、居士、工師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內行止,令得內止,內止者,我說沙門,說梵志,說聖,說淨浴。
「云何沙門?謂息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沙門。云何梵志?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梵志。云何為聖?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為聖。云何淨浴?謂淨浴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淨浴。是謂沙門,是謂梵志,是謂為聖,是謂淨浴。」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馬邑經第二竟ⓛ(一千四百六十三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作「馬邑經下」。
ⓒ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 「諛」,聖本作「諭」。[*]
ⓔ 「梨」,聖本作「利」。
ⓕ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ṅghāṭī。
ⓖ 「裹」,聖本作「[褁-果+(里/八)]」。
ⓗ 聖本無「欲,有」二字。
ⓘ 「朋友」,聖本作「友朋」。
ⓙ 大正藏無「有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翠」,聖本作「好」。
ⓛ 明本無「馬邑經第二竟」六字。
ⓜ 「一千四百六十三字」,大正藏原為「千四百六十字」,宋、元二本作「一千四百六十三字」,明、聖二本無「一千四百六十三字」八字,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一千四百六十三字」。
[註解]
① 道跡:途徑。
② 不語:覆蓋自己的過失而不坦白。
③ 結:結使;煩惱。
④ 鉞:形狀和斧相似,尺寸較大。讀音同「越」。
⑤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⑥ 貪伺:貪婪。
⑦ 若持僧伽梨者,有貪伺息貪伺:如果穿了袈裟之後,有貪欲就能息滅貪欲。按:這一段是假設句,表示並非穿袈裟就能去除煩惱。如果認為穿袈裟就能解脫,那跟外道認為裸體苦行就能解脫,有何不同?終究沒有斷我見,無法斷煩惱。
⑧ 揚水、持水:取水、持有水,指恭奉水神一類的儀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水浴」。
⑨ 有有、有麤、有妙、有想,來上出要,知如真: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法句經》:「雖為纏袈裟,不脫垢濁者,無真實克己,不應纏袈裟。離棄諸垢濁,善住於戒律,真實以克己,彼應纏袈裟。」 (CBETA 2021.Q3, N26, no. 9, p. 14a5-6 // PTS.Dh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