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4_-雙品馬邑經-_5_-(第182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鴦騎ⓕ國,與大比丘眾俱,往至馬邑ⓖ,住馬林寺,及比丘眾。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見汝等沙門,是沙門,人問汝等沙門,汝自稱沙門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佛復告曰:「是以汝等以此,要以此沙門,當學如沙門法及如梵志法,學如沙門法及如梵志法已,要是真諦沙門、不虛沙門。若受衣被、飲食、床榻、湯藥及若干種諸生活具者,彼所供給,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汝等當學如是。
「云何如沙門法及如梵志法?身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為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若汝作是念:『我身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①。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若身清淨,當復作何等?當學口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口行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為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
「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若身、口清淨,當復作何等?當學意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意行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為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若身、口、意行清淨,當復作何等?當學命行清淨②,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命行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為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
「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命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身、口、意、命行清淨,當復作何等?比丘當學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③,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恒欲起意,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④,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根。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諸根,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諸根,當復作何等?比丘當學正知出入,善觀分別⑤,屈伸ⓙ低仰⑥,儀容庠ⓚ序⑦,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諸根,正知出入,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諸根,正知出入,當復作何等?比丘當學獨住遠離,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山巖石室、露地穰𧂐[*],或至林中,或在塚間。彼已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敷尼師壇,結跏ⓝ趺坐,正身正願⑧,反念不向⑨,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彼於疑惑淨除其心。彼斷此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趣向漏盡智通作證。彼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亦知此漏如真,知此漏集[*]、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已,則欲漏⑩心解脫,有漏⑪、無明漏⑫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說沙門,說梵志,說聖,說淨浴⑬。
「云何沙門?謂息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沙門。云何梵志?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梵志。云何為聖?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為聖。云何淨浴?謂淨浴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淨浴。是謂沙門,是謂梵志,是謂為聖,是謂淨浴。」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馬邑經第一竟ⓠ(千三百四十七字)ⓡ
[校勘]
ⓐ 「第四」,明本作「第十五」。
ⓑ 「有五經雙品。本有十經,分後五經屬」,明本作「有十經前五經第四誦後五經」。
ⓒ 「第四分別誦」五字,明本置於「雙品第四(有五經雙品。本有十經,分後五經屬第五誦,故曰雙品)」次行。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作「馬邑經上」。
ⓕ 「鴦騎」,巴利本作 Aṅgā。
ⓖ 「馬邑」,巴利本作 Assapura。
ⓗ 「味」,元、明二本作「昧」。
ⓘ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 「伸」,宋、元、聖三本作「申」。
ⓚ 「庠」,聖本作「▆」。
ⓛ 「寤」,聖本作「覺」。
ⓜ 「靜」,大正藏原為「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靜」。[*]
ⓝ 「跏」,元本作「加」。
ⓞ 「掉」,聖本作「調」。[*]
ⓟ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 明本無「馬邑經第一竟」六字。
ⓡ 「千三百四十七字」,宋、元二本作「一千三百四十六字」,明、聖二本無「千三百四十七字」七字。
[註解]
① 若汝作是念:『我身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如果你這麼想:「我身行已不犯戒,這樣就該做的事都做完了,不需要學習增進了,已經成就了德業,不再需要上進。」比丘,我要勸你不要因此而想當清淨的出家人卻無法成為清淨出家人。
② 命行清淨:清淨地生活著。「命」或「命行」即「生活著」的意思。
③ 明達:三明及三達。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則叫做三達。明是明了的意思,達是通達的意思。
④ 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當眼根見到色境時,不執著於所見的相,也不回味、愛著於色境,就沒有瞋恨、衝突的原因。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以眼見色後,不要成為相的執取者、細相的執取者」。
⑤ 正知出入,善觀分別:清楚覺知自己的每個行為舉止。
⑥ 屈伸低仰:四肢的彎屈、伸直,彎身、起身。
⑦ 庠序:安詳肅穆。「庠」通「詳」。
⑧ 正身正願:挺直身體,專注於當下。
⑨ 反念不向:念頭不向相反的方向。
⑩ 欲漏:欲貪引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其中「漏」是「煩惱」的意思。
⑪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
⑫ 無明漏:無明的煩惱;沒有智慧、讓眾生不能出離生死的煩惱。
⑬ 淨浴:清淨行已成就者。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講述出家人應該要能一步步的增進,本經中列舉的次第是:
身行清淨、口行清淨、意行清淨、命行清淨、守護諸根、獨住遠離:斷除五蓋、定心清淨、知四聖諦、證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