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3_-心品心經(第172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比丘獨安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彼時,比丘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我今獨安靜[*]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誰將世間去?誰為染著?誰起自在?』比丘!所問為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比丘!心將世間去,心為染著,心起自在②。比丘!彼將世間去,彼為染著,彼起自在。比丘!多聞聖弟子非心將去,非心染著,非心自在③。比丘!多聞聖弟子不隨心自在,而心隨多聞聖弟子④。」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彼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曰:「世尊!多聞比丘,說多聞比丘。世尊!云何多聞比丘?云何施設多聞比丘?」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世尊!多聞比丘,說多聞比丘。世尊!云何多聞比丘?云何施設多聞比丘?』比丘!所問為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比丘!我所說甚多,謂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比丘!若有族姓子,我所說四句偈ⓝ,知義知法,趣法向法,趣順梵行。比丘!說多聞比丘無復過是⑤。比丘!如是多聞比丘,如來如是施設多聞比丘。」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彼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曰:「世尊!多聞比丘明達智慧ⓞ,說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世尊!云何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云何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世尊!多聞比丘明達智慧,說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世尊!云何多聞比丘明達智慧?云何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比丘!所問為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比丘!若比丘聞此苦,復以慧正見苦如真者,聞苦集ⓟ、苦滅、苦滅道,復以慧正見苦集ⓠ滅道如真者,比丘!如是多聞比丘明達智慧,如來如是施設多聞比丘明達智慧。」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彼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問曰:「世尊!聰明比丘黠慧⑥廣慧ⓡ,說聰明比丘黠慧廣慧。世尊!云何聰明比丘黠慧廣慧?云何施設聰明比丘黠慧廣慧?」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比丘!謂有賢道而有賢觀,極妙辯才,有善思惟。『世尊!云何聰明比丘黠慧廣慧,說聰明比丘黠慧廣慧。世尊ⓢ!云何施設聰明比丘黠慧廣慧?』比丘!所問為如是耶?」
比丘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若比丘不念自害,不念害他,亦不念俱害,比丘但念自饒益及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比丘!如是聰明比丘黠慧廣慧,如來如是ⓣ施設聰明比丘黠慧廣慧。」
比丘白曰:「善哉,善哉,唯然。世尊!」
彼時,比丘聞佛所說,善受善持,善誦習已,即從座ⓤ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還。
彼時,比丘聞世尊教,在遠離獨住⑦,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彼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尊者知法已,乃至得阿羅漢ⓦ。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心經第一竟ⓧ(千五十四字)ⓨ
[校勘]
ⓐ 「第三」,明本作「第十四」。
ⓑ 「支」,大正藏原為「枝」,今依據明本改作「支」。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靜」,大正藏原為「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 「正經」,巴利本作 Sutta。
ⓕ 「歌詠」,巴利本作 Geyya。
ⓖ 「記說」,巴利本作 Veyyākaraṇa。
ⓗ 「偈他」,巴利本作 Gāthā。
ⓘ 「本起」,巴利本作 Itivuttaka。
ⓙ 「此說」,巴利本作 Udāna。
ⓚ 「生處」,巴利本作 Jāaka。
ⓛ 「廣解」,巴利本作 Vedalla。
ⓜ 「未曾有法」,巴利本作 Abbhuta-dhamma。
ⓝ 「四句偈」,巴利本作 Catuppādā gāthā。
ⓞ 「多聞比丘明達智慧」,巴利本作 Sutavā nibbedhikapañña。
ⓟ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 大正藏無「集」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聰明比丘黠慧廣慧」,巴利本作 Paṇḍito mahāpañño。
ⓢ 大正藏無「說聰明比丘黠慧廣慧世尊」十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如來如是」,大正藏原為「如是如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來如是」。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 「辦」,大正藏原為「辯」,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辦」。
ⓦ 「漢」,大正藏原為「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漢」。
ⓧ 明本無「心經第一竟」五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五十四字」五字。
[註解]
① 十經:指卷四十五第172經~卷四十七第181經,計有:心經、浮彌經、受法經、受法經、行禪經、說經、獵師經、五支物主經、瞿曇彌經、多界經,共十經。
② 心將世間去,心為染著,心起自在:(在世俗的角度來看)心引導世間,心被染著,心能夠掌握一切、讓一切得到控制就是自在。其中「將」是率領、引導的意思。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世間被心引導,世間被心牽引,當心生起時,它走到控制」。
③ 非心將去,非心染著,非心自在:不被心所引導,心不生起染著,不受心的控制就是自在。
④ 多聞聖弟子不隨心自在,而心隨多聞聖弟子:多聞聖弟子不被心所牽著走、所控制,心則被多聞聖弟子所牽著走、所控制。按:由於修行人善護根門,對於眼所見、耳所聽、鼻所嗅、舌所嘗、身所觸、意所思,有警覺心,不會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因此不被心所牽著走、所控制。
⑤ 若有族姓子,我所說四句偈,知義知法,趣法向法,趣順梵行。比丘!說多聞比丘無復過是:如果有信佛行善的男子,依據我所說的(即使是最簡潔的)四句偈頌,而能知道佛法意義、向著佛法而行,依著而行清淨的修行,就沒有比這還多聞的比丘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即使知道四句偈頌的道理、知道法後,法、隨法行,他足以說是多聞持法者。」「四句偈」指由四句所成之偈頌,佛經所載偈頌,由四句組成者,字數多寡不拘,四句偈往往能涵蓋經論佛法的要義。
⑥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⑦ 遠離獨住:遠離世俗而獨自居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問的層次為:多聞 → 明達智慧 → 黠慧廣慧。可說前者是後者的基礎。
和本經「多聞」這一段呼應的南傳《法句經》經文:「雖多誦經文,放逸不依法,如牧數他牛,不獲沙門果。雖少誦經文,遵教如法行,息滅貪瞋癡,正智心解脫,不著今後世,彼獲沙門果。」
本經中說「黠慧、廣慧」的大智慧是「比丘但念自饒益及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也是所謂的「自覺覺他」。
佛教中「黠慧、廣慧」大智慧的極致,大概就是佛陀了,因此「自覺覺他」的人是「黠慧、廣慧」,也很合理。另一方面,談成佛可能太遙遠,我們自身如何在讀經、學法、修行時,能儘量自饒益、饒益他,例如和他人議論法義時,不是為了辯論而是為了讓對方領受佛法、雙方才都能獲得利益,也是可從本經學習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