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根本分別品釋中禪室尊經(第166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盧夷強耆ⓒ遊於釋中ⓓ,在無事①禪室。於是,尊者盧夷強耆夜將向旦,從彼禪室出,在露地禪室蔭中,於繩床②上敷尼師壇ⓔ,結跏趺坐。
爾時,有一天形體極妙,色像巍巍,夜將向旦,往詣尊者盧夷強耆所,稽首作禮,卻住一面。彼天色像威神極妙,光明普照於其禪室。彼天卻住於一面已,白尊者盧夷強耆曰:「比丘!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
尊者盧夷強耆答彼天曰:「我不受持跋地羅帝偈,亦不受義。」
尋問彼天:「汝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
彼天答曰:「我受持跋地羅帝偈,然不受義。」
尊者盧夷強耆復問彼天:「云何受持跋地羅帝偈而不受義耶?」
彼天答曰:「一時,世尊遊王舍城,住竹林迦ⓕ蘭哆ⓖ園。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
「『慎莫念過去, 亦勿願未來,
過去事已滅, 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 彼亦當為思,
念無有堅強, 慧者覺如是。
若學聖人行, 孰知愁於死,
我要不會彼, 大苦災患終。
如是行精勤, 晝夜無懈怠,
是故常當說, 跋地羅帝偈。』
「比丘!我如是受持跋地羅帝偈,不受持義。」
尊者盧夷強耆復問彼天:「誰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
彼天答曰:「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彼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也。比丘!可往面從世尊,善受持誦跋地羅帝偈及其義也。所以者何?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者,有義有法,為梵行本,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族姓者至信、捨家、無家、學道,當以跋地羅帝偈及其義善受持誦。」彼天說如是,稽首尊者盧夷強耆足,繞三匝已,即彼處沒。
天沒不久,於是,尊者盧夷強耆在釋中受夏坐③訖。過三月已,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往詣舍衛國,展轉進前,至舍衛國,住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盧夷強耆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白曰:「世尊!我一時遊於釋中,在無事禪室。世尊!我於爾時夜將向旦,從彼禪室出,在露地禪室蔭中,於繩床上敷尼師壇[*],結跏趺ⓘ坐。爾時,有一天形體極妙,色像巍巍,夜將向旦,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卻住一面。彼天色像威神極妙,光明普照於其禪室。彼天卻住於一面已,而白我曰:『比丘!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我答彼天:『不受持跋地羅帝偈,亦不受義。』尋問彼天:『汝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彼天答曰:『我受持跋地羅帝偈,然不受義。』我復問天:『云何受持跋地羅帝偈而不受義耶?』天答我曰:『一時,佛遊王舍城,住竹林迦[*]蘭哆ⓙ園。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
「『「慎莫念過去, 亦勿願未來,
過去事已滅, 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 彼亦當為思,
念無有堅強, 慧者覺如是。
若學聖人行, 孰知愁於死,
我要不會彼, 大苦災患終。
如是行精勤, 晝夜不懈怠,
是故常當說, 跋地羅帝偈。」』
「『比丘!我如是受持跋地羅帝偈,不受持義也。』我復問天:『誰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耶ⓚ?』天答我曰:『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彼受持跋地羅帝偈及其義也。比丘!可往而ⓛ從世尊,善受持誦跋地羅帝偈及其義也ⓜ。所以者何?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者,有義有法,為梵行本,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族姓者至信、捨家、無家、學道,當以跋地羅帝偈及其義善受持誦。』彼天說如是,稽首禮ⓝ足,繞三匝已,即彼處沒。」
於是,世尊問尊者盧夷強耆:「汝知彼天從何處來?彼天名何耶?」
尊者盧夷強耆答曰:「世尊!我不知彼天從何處來,亦不知名也。」
世尊告曰:「強耆!彼天子名般那ⓞ,為三十三天軍將。」
彼時,尊者盧夷強耆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者,諸比丘從世尊聞已,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強耆!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廣說其義。」
尊者盧夷強耆白曰:「唯然。當受教聽。」
佛言:
「慎莫念過去, 亦勿願未來,
過去事已滅, 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 彼亦當為思,
念無有堅強, 慧者覺如是。
若作聖人行, 孰知愁於死,
我要不會彼, 大苦災患終。
如是行精勤, 晝夜無懈怠,
是故常當說, 跋地羅帝偈。
「強耆!云何比丘念過去耶?若比丘樂過去色,欲、著、住,樂過去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念過去也。強耆!云何比丘不念過去?若比丘不樂過去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過去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念過去。強耆!云何比丘願未來耶?若比丘樂未來色,欲、著、住,樂未來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願未來也。強耆!云何比丘不願未來?若比丘不樂未來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未來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願未來。
「強耆!云何比丘受現在法?若比丘樂現在色,欲、著、住,樂現在覺、想、行、識,欲、著、住,如是比丘受現在法。強耆!云何比丘不受現在法?若比丘不樂現在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現在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受現在法。」
佛說如是。尊者盧夷強耆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釋中禪室尊經第五ⓟ竟ⓠ(千五百三十六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 「盧夷強耆」,巴利本作 Lomasakaṅgiya。
ⓓ 「釋中」,巴利本作 Sakka。
ⓔ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 「迦」,大德寺本作「加」。[*]
ⓖ 「哆」,明本作「陀」。
ⓗ 「地」,宋、元二本作「陀」。
ⓘ 「趺」,宋、元二本作「跏」。
ⓙ 「哆」,宋、元二本作「地」,明本作「陀」。
ⓚ 「耶」,大正藏原為「也」,今依據高麗藏改作「耶」。
ⓛ 「而」,大正藏原為「面」,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而」。
ⓜ 「也」,大正藏原為「耶」,今依據高麗藏改作「也」。
ⓝ 「禮」,大正藏原為「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禮」。
ⓞ 「般那」,巴利本作 Candana。
ⓟ 「五」,元本作「四」。
ⓠ 明本無「釋中禪室尊經第五竟」九字。
ⓡ 「千五百三十六字」,宋本作「千五百三十四字」,元、明二本無「千五百三十六字」七字。
[註解]
① 無事: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作「無事處」、「空閑」、「空閑處」,音譯為「阿蘭若」、「阿練若」。
② 繩床:以木板作骨架,並舖上繩子織成的墊子的椅子或床。
③ 受夏坐: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安居」。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