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 卷40 第159經 梵志品阿伽羅訶那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阿伽羅訶那梵志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恣汝所問。」

梵志即便問曰:「瞿曇!梵志經典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梵志經典依於人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人依稻麥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稻麥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稻麥依地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地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地依水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水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水依風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風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風依空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空無所依,但因日月,故有虛空。」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日月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日月依於四王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四王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四王天依三十三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三十三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三十三天依㷿摩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㷿摩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㷿摩天依兜瑟哆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兜瑟哆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兜瑟哆天依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化樂天依他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他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他化樂天依梵世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梵世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梵世依於大梵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大梵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大梵依於忍辱溫良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忍辱溫良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忍辱溫良依涅槃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涅槃何所依住?」

世尊告曰:「梵志意欲依無窮事,汝今從我受問無邊,然涅槃者無所依住,但涅槃滅訖,涅槃為最。梵志!以此義故,從我行梵行。」

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阿伽羅訶那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阿伽羅訶那經第八竟(六百三十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第」,明本作「第十」。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王天」,大正藏原為「天王」,今依據高麗藏改作「王天」。

明本無「阿伽羅訶那經第八竟」九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六百三十四字」六字。

[註解]

忍辱溫良依涅槃住:忍辱溫良要到了證涅槃,才能真正穩固。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阿伽羅訶那梵志向佛陀一連串地追問事物依何而住,也就是依據什麼而有、依據什麼而能持續。這當中各事物所依,整理如下:

梵志經典/人/稻麥/地/水/風/虛空/日月/四王天/三十三天/㷿摩天/兜瑟哆天/化樂天/他化樂天/梵世/大梵/忍辱溫良/涅槃/無所依

梵志經典(婆羅門教經典)是人寫出來的,因此「梵志經典依於人住」。

人要有食物才能維持生命,因此「人依稻麥住」。

稻麥生長於大地上,因此「稻麥依地住」。

接下來佛陀表示「地依水住、水依風住、風依空住」,這是佛教的世界觀。一種解讀為地表依於地下水層,地下水層支撐著地表,因此超抽地下水的地方就會地層下陷,這可稱為「地依水住」。更大範圍來看,地殼的底部由岩漿托起,或許也像「地依水住」。地殼的各大陸板塊在岩漿上緩慢漂移,則如「水依風住」。再大範圍來看,地球有自轉、公轉,也是由於代表移動性的風大。所有這些,則都在太空之中,而可說是「風依空住」。

日、月等等造成的萬有引力,支撐了上述地球在太空中的運行,也可說是「空無所依,但因日月」。

經載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輪迴不已,在「壞劫」時,從欲界的低層漸次往上毀壞到色界的初禪天(大梵天),之後在成劫時,從初禪天的大梵天誕生開始,其餘的色界諸天及欲界才重新成形。因此可以說世界較低的層次是依於較高的層次而成立的,直至大梵天。

初禪天包括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一起生活在梵天世界(梵世),其中大梵天是梵天世界中最早出生的眾生,也是梵天世界之王。大梵天王的大臣即梵輔天,其餘在梵天世界的天眾則是梵眾天,因此「梵世依於大梵住」。

大梵天穩定地沐浴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中,因此可說「大梵依於忍辱溫良住」。

忍辱溫良要到了證涅槃,才能真正穩固,所以說「忍辱溫良依涅槃住」。

涅槃是一切苦的止息,沒有任何的執著,因此「涅槃者無所依住」,但為究竟的解脫、究竟的清涼。

回到《中阿含經》卷40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