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_2_-梵志品象跡喻經(第146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卑盧異學平旦則從舍衛國出,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佛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卑盧異學,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座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

爾時,生聞梵志乘極好白乘,與五百弟子俱,以平旦時從舍衛出,至無事處,欲教弟子諷讀經書。生聞梵志遙見卑盧異學來,便問:「婆蹉!晨起從何處來?」

卑盧異學答曰:「梵志!我見世尊禮事、供養來。」

生聞梵志問曰:「婆蹉!頗知沙門瞿曇空安靜處學智慧耶?」

卑盧異學答曰:「梵志!何等人可知世尊空安靜處學智慧耶?梵志!若知世尊空安靜處學智慧者,亦當如彼。但,梵志!我所讀書有四句義,因四句義,我必信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梵志!譬善象師遊無事處,於樹林間見大象跡,見已,必信彼象極大而有此跡。梵志!我亦如是,我所讀書有四句義,因四句義,我必信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

「云何四句義?梵志!智慧剎利論士多聞決定,能伏世人,無所不知,則以諸見造作文章,行於世間。彼作是念:『我往沙門瞿曇所,問如是如是事,若能答者,當復重問,若不能答,便伏捨去。』彼聞世尊遊某村邑,便往彼所,見世尊已,尚不敢問,況復能伏?梵志!我所讀書,用得如此第一句義,我因此義,必信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

「如是智慧梵志、智慧居士、智慧沙門論士多聞決定,能伏世人,無所不知,則以諸見造作文章,行於世間。彼作是念:『我往沙門瞿曇所,問如是如是事,若能答者,當復重問,若不能答,便伏捨去。』彼聞世尊遊某村邑,便往彼所,見世尊已,尚不敢問,況復能伏?梵志!我所讀書,用得如此第四句義,我因此義,必信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梵志!我所讀書有此四句義,我因此四句義故,必信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

生聞梵志語曰:「婆蹉!汝大供養沙門瞿曇,所因所緣,歡喜奉行。」

卑盧異學答曰:「梵志!如是,如是。我極供養於彼世尊,亦極稱譽,一切世間亦應供養。」

彼時,生聞梵志聞此義已,即從乘下,右膝著地,叉手向於勝林給孤獨園,再三作禮:「南無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如是至三已,還乘極好白乘,往詣勝林給孤獨園。到彼乘地,即便下乘,步進詣佛,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生聞梵志向與卑盧異學共所論事盡向佛說,世尊聞已,告曰:「梵志!卑盧異學說象跡喻,猶不善作,亦不具足,如象跡喻善作具足者,今為汝說,當善聽之。梵志!譬善象師遊無事處,於樹林間見大象跡,見已,必信彼象極大而有此跡。梵志!彼善象師或不信者,於此林中復有母象,名加梨㝹,身極高大,彼有此跡。即尋此跡,復見大象跡,見已,必信彼象極大而有此跡。

「梵志!彼善象師或復不信,於此林中更有母象,名加羅梨,身極高大,彼有此跡。即尋此跡,復見大象跡,見已,必信彼象極大而有此跡。梵志!彼善象師或復不信,於此林中更有母象,名婆和,身極高大,彼有此跡。即尋此跡,復見大象跡,見已,必信彼象極大而有此跡。彼尋此跡已,見大象跡,大象跡方極長極廣,周匝遍著,正深入地,及見彼象,或去或來,或住或走,或立或臥,見彼象已,便作是念:『若有此跡,必是大象。』

「梵志!如是。若世中出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乃至天、人,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彼所說法,或居士、居士子,聞已得信,於如來正法、律彼得信已,便作是念:『在家至狹,塵勞之處,出家學道,發露曠大。我今在家,為鎖所鎖,不得盡形壽淨修梵行,我寧可捨於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彼於後時,捨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出家已,捨親族相,受比丘要,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

「彼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彼於殺生淨除其心。彼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而後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歡喜無吝,不望其報,彼於不與取淨除其心。彼離非梵行、斷非梵行,懃修梵行,精懃妙行,清淨無穢,離欲斷婬,彼於非梵行淨除其心。

「彼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彼離兩舌、斷於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說群黨事,彼於兩舌淨除其心。彼離麤言、斷於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憙,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言,清和柔潤,順耳入心,可憙可愛,使他安隱,言聲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彼於麤言淨除其心。彼離綺語、斷於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隨時得宜,善教善訶,彼於綺語淨除其心。

「彼離治生、斷於治生、棄捨稱量及斗斛,亦不受貨,不縛束人,不望折斗量,不以小利侵欺於人,彼於治生淨除其心。彼離受寡婦、童女,斷受寡婦、童女。彼於受寡婦、童女淨除其心。彼離受奴婢、斷受奴婢,彼於受奴婢淨除其心。彼離受象、馬、牛、羊,斷受象、馬、牛、羊,彼於受象、馬、牛、羊淨除其心。彼離受雞、豬,斷受雞、豬,彼於受雞、豬淨除其心。彼離受田業、店肆,斷受田業[*]、店[*]肆,彼於受田業、店[*]肆淨除其心。彼離受生稻、麥、豆,斷受生稻、麥、豆,彼於受生稻、麥、豆淨除其心。

「彼離酒、斷酒,彼於飲酒淨除其心。彼離高廣大床、斷高廣大床,彼於高廣大床淨除其心。彼離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斷花鬘、瓔珞、塗香、脂粉,彼於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淨除其心。彼離歌舞、倡妓及往觀聽,斷歌舞[*]、倡妓及往觀聽,彼於歌舞[*]、倡妓及往觀聽淨除其心。彼離受生色、像寶,斷受生色、像[*]寶,彼於受生色、像[*]寶淨除其心。彼離過中食,斷過中食,一食、不夜食、學時食,彼於過中食淨除其心。

「彼已成就此聖戒聚,復行極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隨所遊至,與衣鉢俱,行無顧戀,猶如鷹鳥,與兩翅俱,飛翔空中。彼已成就此聖戒聚,及極知足,復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若眼見色,然不受想,亦不味色,謂忿諍故,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根。

「彼已成就此聖戒聚,及極知足,守護諸根,復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申低仰,儀容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皆正知之。彼已成就此聖戒聚,及極知足,守護諸根,正知出入,復獨住遠離,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靖處、山巖石室、露地穰積,或至林中,或在塚間。彼已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敷尼師壇,結跏趺坐,正身正願,反念不向,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

「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彼於疑惑淨除其心。彼斷此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梵志!是謂如來所屈,如來所行,如來所服。然彼不以此為訖,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彼覺觀已息,內靖、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逮第二禪成就遊。梵志!是謂如來所屈[*],如來所行,如來所服。然彼不以此為訖,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

「彼離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室,逮第三禪成就遊。梵志!是謂如來所屈[*],如來所行,如來所服。然彼不以此為訖,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彼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禪成就遊。梵志!是謂如來所屈[*],如來所行,如來所服。然彼不以此為訖,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

「彼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趣向漏盡智通作證。彼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此漏如真,知此漏集[*],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梵志!是謂如來所屈[*],如來所行,如來所服。彼以此為訖,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世尊[*]所說法善,如來弟子聖眾善趣。梵志!於意云何?如是象跡喻善作具足耶?」

生聞梵志答曰:「唯然。瞿曇!如是象跡喻善作具足。」

生聞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生聞梵志及卑盧異學,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象跡喻經第五竟(二千九百八十八字)

[校勘]

「含」,聖本作「鋡」。[*]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卑盧」,巴利本作 Pilotika。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生聞梵志」,巴利本作 Jāṇussoni brāhmaṇa。

「讀」,宋本作「誦」。

「婆蹉」,巴利本作 Vacchāyana。

宋、元、明、聖四本無「世尊」二字。

「所」,宋、元、明、聖四本作「而」。

「共所」,大正藏原為「所共」,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共所」。

「加梨㝹」,巴利本作 Kaṇerukā。

「加羅梨」,巴利本作 Kāḷārikā。

「和」,大正藏原為「惒」,今依據聖本改作「和」。

「婆和㝹」,巴利本作 Vāmanikā。

「著」,聖本作「著等」。

「逝」,聖本作「遊」。

「狹」,聖本作「夾」。

「芥」,聖本作「介」。

「吝」,聖本作「法吝」。

「婬」,聖本作「望」。

「獷」,大正藏原為「䵃」,宋本作「𪍿」,元、明二本作「獷」,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獷」。

「柔」,聖本作「氣」。

「店」,聖本作「玷」。[*]

「彼於」,聖本作「於彼」。

「舞」,聖本作「儛」。[*]

聖本無「及」字。

聖本無「像」字。

「鷹」,聖本作「鸞」。

「想」,聖本作「相」。

「相」,大正藏原為「想」,今依據宋、元、聖三本改作「相」。

「申」,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申」。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mghātī.

「覺」,大正藏原為「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覺」。

「塚」,聖本作「冢」。

「靜」,宋、元、明、聖四本作「靖」。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反」,大正藏原為「返」,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反」。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屈」,宋本作「崛」,元、明、聖三本作「掘」。[*]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逝」,聖本作「遊」。

明本無「象跡喻經第五竟」七字。

宋、元、明、聖四本無「二千九百八十八字」八字。

[註解]

生聞:不曾聽過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聞」指聽過。

婆蹉:種姓為婆蹉的外道出家人,曾執迷於十四無記的問題上,後來佛陀引導他離於十四無記的戲論,依於佛法觀察世間,並親自體證佛法,他發現佛法的利益後也從佛出家,證阿羅漢,詳見《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婆蹉種出家相應」。佛陀稱讚他「苦身露坐,不避風雨」。又譯為「婆蹉種出家」、「犢子梵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看到象腳印,也看到象本身,才確認:這是大象

從本經描述各戒內容的經文,都是從「離」、「斷」、到「淨除其心」,也可瞭解持戒清淨是在身、心都清淨。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