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大品貧窮經(第125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有欲人貧窮,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若有欲人貧窮舉貸他家財物,世中舉貸他家財物,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若有欲人舉貸財物,不得時還,白曰長息,世中長息,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若有欲人長息不還,財主責索,世中財主責[*]索,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若有欲人財主責[*]索,不能得償,財主數往至彼求索,世中財主數往至彼求索,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若有欲人,財主數往至彼求索,彼故不還,便為財主之所收縛,世中為財主收縛,為大苦耶[*]?」

諸比丘白曰:「爾也。世尊!」

「是為世中有欲人貧窮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舉貸財物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舉貸長息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財主責[*]索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財主數往至彼求索是大苦,世中有欲人為財主收縛是大苦。如是若有於此聖法之中,無信於善法,無禁戒、無博聞、無布施、無智慧於善法,彼雖多有金、銀、琉璃、水精、摩尼、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碼瑙、玳瑁、硨、碧玉、赤石、琁珠,然彼故貧窮,無有力勢,是我聖法中說不善貧窮也。

「彼身惡行,口、意惡行,是我聖法中說不善舉貸也。彼欲覆藏身之惡行,不自發露,不欲道說,不欲令人訶責不順求,欲覆藏口、意惡行,不自發露,不欲道說,不欲令人訶責[*],意[*]不順求,是我聖法中說不善長息也。彼或行村邑及村邑外,諸梵行者見已,便作是說:『諸賢!此人如是作、如是行、如是惡、如是不淨,是村邑刺。』彼作是說:『諸賢!我不如是作、不如是行、不如是惡、不如是不淨,亦非村邑刺。』是我聖法中說不善責索也。

「彼或在無事處,或在山林樹下,或在空閑居,念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是我聖法中說不善數往求索也。彼作身惡行,口、意惡行,彼作身惡行,口、意惡行已,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是我聖法中說不善收縛也。我不見縛更有如是苦、如是重、如是麤、如是不可樂,如地獄、畜生、餓鬼縛也。此三苦縛,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世間貧窮苦,  舉貸他錢財,
 舉貸錢財已,  他責[*]為苦惱。
 財主往求索,  因此收繫縛,
 此縛甚重苦,  世間樂於欲。
 於聖法亦然,  若無有正信,
 無慚及無愧,  作惡不善行。
 身作不善行,  口意俱亦然,
 覆藏不欲說,  不樂正教訶。
 若有數數行,  意念則為苦,
 或村或靜處,  因是必有悔。
 身口習諸行,  及意之所念,
 惡業轉增多,  數數作復作。
 彼惡業無慧,  多作不善已,
 隨所生畢訖,  必往地獄縛。
 此縛最甚苦,  雄猛之所離,
 如法得財利,  不負得安隱。
 施與得歡喜,  二俱皆獲利,
 如是諸居士,  因施福增多。
 如是聖法律,  若有好誠信,
 具足成慚愧,  庶幾無慳貪。
 已捨離五蓋,  常樂行精進,
 成就諸禪定,  滿具常安
 已得無食樂,  猶如水浴淨,
 不動心解脫,  一切有結盡。
 無病為涅槃,  謂之無上燈,
 無憂無塵安,  是說不移動。」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貧窮經第九竟(一千一十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九(八千八百三字)第三念誦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三念誦」四字。

「耶」,知恩院本作「邪」。[*]

「白」,大正藏原為「曰」,宋、元、明三本作「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白」。

「責」,知本作「債」。[*]

「償」,知恩院本作「賞」。

「琉」,宋、元、明、知四本作「瑠」。

「琥」,知恩院本作「虎」。

「碼」,知恩院本作「馬」。

「玳瑁」,宋、元、明三本作「蝳蝟」。

「硨」,知恩院本作「車」。

「磲」,大正藏原為「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磲」。

「責」,知恩院本作「意」。[*]

大正藏無「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作」,知恩院本作「他」。

「慧」,知恩院本作「息」。

「律」,大正藏原為「中」,今依據宋、元、明、知恩院本四本改作「律」。

「安」,大正藏原為「棄」,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安」。

「滿具常安樂」,巴利本作 Ekodi nipako sato。

「安」,明本作「妄」。

「無塵安」,巴利本作 virajaṃ khemam。

明本無「貧窮經第九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一十字」五字。

宋、元、明三本無「八千八百三字」六字。

大正藏無「第三念誦」四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註解]

數往至彼求索:屢次到他那討債。

意不順求:(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後)心意不順從對方而求悔過。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