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釋羇瘦ⓒ,在-迦ⓓ維羅衛ⓔ。
爾時,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為乞食故,入迦[*]維羅衛。食訖,中後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往詣竹林釋迦寺中,入彼大林,至一樹下敷尼師壇ⓕ,結跏ⓖ趺坐。
於是,執杖ⓗ釋拄杖而行,中後彷徉,往詣佛所,共相問訊,拄杖立佛前,問世尊曰:「沙門瞿曇!以何為宗本?說何等法?」
世尊答曰:「釋!若一切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使不鬥諍,修習離欲清淨梵行ⓘ,捨離諂曲,除悔①,不著有、非有,亦無想,是我宗本;說亦如是。」
於是,執杖釋聞佛所說,不是不非,執杖釋奮頭而去②。
於是,世尊執杖釋去後不久,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講堂,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我今平旦著衣持鉢,為乞食故,入迦[*]維羅衛。食訖,中後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往詣竹林釋迦寺中,入彼大林,至一樹下敷尼師壇[*],結跏趺坐。於是,執杖釋拄杖而行,中後彷徉,來詣我所,共相問訊,拄杖立我前,問我曰:『沙門瞿曇!以何為宗本?說何等法?』我答曰:『釋!若一切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使不鬥諍,修習離欲清淨梵行[*],捨離諂曲,除悔,不著有、非有,亦無想,是我宗本;說亦如是。』彼執杖釋聞我所說,不是不非,執杖釋奮頭而去。」
於是,有一比丘即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云何一切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使不鬥諍?云何修習離欲,得清淨梵行[*]?云何捨離諂曲,除悔,不著有、非有,亦無想耶?」
世尊告曰:「比丘!若人所因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及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
佛說如是,即從座ⓛ起,入室宴[*]坐。
於是,諸比丘便作是念:「諸賢!當知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座[*]起,入室宴[*]坐。『若人所因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及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彼復作是念:「諸賢!誰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彼復作是念:「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諸賢!共往詣尊者大迦旃延所,請說此義;若尊者大迦旃延為分別者,我等當善受持。」
於是,諸比丘往詣尊者大迦旃延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尊者大迦旃延!當知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坐起,入室宴[*]坐。『比丘!若人所因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及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我等便作是念:『諸賢!誰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我等復作是念:『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唯願尊者大迦旃延為慈愍故而廣說之。」
爾時,尊者大迦旃延告曰:「諸賢!聽我說喻,慧者聞喻則解其義。諸賢!猶如有人欲得求實③,為求實故,持斧入林,彼見大樹成根、莖、節、枝、葉、華、實,彼人不觸根、莖、節、實,但觸枝、葉。諸賢所說亦復如是,世尊現在,捨來就我而問此義。所以者何?諸賢!當知世尊是眼、是智、是義、是法、法主、法將,說真諦義,現一切義由彼世尊。諸賢應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世尊!此云何?此何義?』如世尊說者,諸賢等當善受持。」
時,諸比丘白曰:「唯然。尊者大迦旃延!世尊是眼、是智、是義、是法、法主、法將,說真諦義,現一切義由彼世尊,我等應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世尊!此云何?此何義?』如世尊說者,我等當善受持。然,尊者大迦旃延常為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尊者大迦旃延能廣分別世尊向所略說義,唯願尊者大迦旃延為慈愍故而廣說之。」
尊者大迦旃延告諸比丘:「諸賢等共聽我所說。諸賢!緣眼及色,生眼識,三事共會,便有更觸,緣更觸便有所覺,若所覺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別。比丘者因是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此中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如是耳、鼻、舌、身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共會,便有更觸,緣更觸便有所覺,若所覺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別。比丘者因是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此中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
「諸賢!比丘者,除眼、除色、除眼識,有更觸施設更觸者,是處不然。若不施設更觸,有覺施設覺者,是處不然。若不施設覺,有施設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者,是處不然。如是耳、鼻、舌、身,除意、除法、除意識,有更觸施設更觸者,是處不然。若不施設更觸,有覺施設覺者,是處不然。若不施設覺,有施設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者,是處不然。
「諸賢!比丘者,因眼、因色、因眼識,有更觸施設更觸者,必有此處。因施設更觸,有覺施設覺者,必有此處。因施設覺,有施設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者,必有此處。如是耳、鼻、舌、身,因意、因法、因意識,有更觸施設更觸者,必有此處。因施設更觸,有覺施設覺者,必有此處。因施設覺,有施設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者,必有此處。諸賢!謂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座[*]起,入室宴[*]坐。『比丘!若人所因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及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此世尊略說不廣分別義,我以此句、以此文廣說如是。諸賢!可往向佛具陳,若如世尊所說義者,諸賢等便可受持。」
於是,諸比丘聞尊者大迦旃延所說,善受持誦,即從座[*]起,遶尊者大迦旃延三匝而去,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白曰:「世尊!向世尊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即從座[*]起,入室宴坐;尊者大迦旃延以此句、以此文而廣說之。」
世尊聞已,歎曰:「善哉!善哉!我弟子中有眼、有智、有法、有義。所以者何?謂師為弟子略說此義,不廣分別,彼弟子以此句、以此文而廣說之。如迦旃延比丘所說,汝等應當如是受持。所以者何?以說觀義,應如是也。比丘!猶如有人因行無事處、山林樹間,忽得蜜丸,隨彼所食而得其味,如是族姓子於我此正法、律,隨彼所觀而得其味,觀眼得味,觀耳、鼻、舌、身,觀ⓟ意得味。」
爾時,尊者阿難執拂侍佛。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此法名何等?我當云何奉持?」
世尊告曰:「阿難!此法名為蜜丸喻,汝當受持。」
於是,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受此蜜丸喻法,當諷誦讀。所以者何?比丘!此蜜丸喻有法有義,梵行之本,趣道ⓠ趣覺,趣於涅槃。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當善受持此蜜丸喻。」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蜜丸喻經第九竟ⓡ(二千二百七十二字)ⓢ
[校勘]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 「釋羇瘦」,巴利本作 Sakkesu。
ⓓ 「迦」,宋、元、明三本作「加」。[*]
ⓔ 「迦維羅衛」,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 「壇」,大正藏原為「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壇」。
ⓖ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明本改作「跏」。
ⓗ 「執杖」,巴利本作 Daṇḍapāṇi sakka。
ⓘ 「行」,大正藏原為「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座」。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大迦旃延」,巴利本作 Mahākaccāna。
ⓝ 「思」,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思」。
ⓞ 「念」,大正藏原為「思」,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念」。
ⓟ 明本無「觀」字。
ⓠ 「道」,大正藏原為「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道」。
ⓡ 明本無「蜜丸喻經第九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二千二百七十二字」八字。
[註解]
① 除悔:除去後悔。
② 奮頭而去:猛然掉頭就走。
③ 實:此處特指樹幹中央堅實的心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說:「緣眼及色,生眼識,三事共會便有更觸,緣更觸便有所覺,若所覺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別」,當六根對六境時不如理作意,念念不忘,心中的執著會如滾雪球般增長。所以前面第113經諸法本經說:「一切諸法以欲為本」,以下經文也都有相關的意涵:
- 《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54經:「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想,緣種種想生種種欲,緣種種欲生種種覺,緣種種覺生種種熱,緣種種熱生種種求。」(CBETA, T02, no. 99, p. 116, b15-19)
- 《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52經:「欲,謂五欲功德。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CBETA, T02, no. 99, p. 199, a1-5)
- 南傳《長部尼柯耶》卷二十一帝釋所問經:「欲以尋為緣,由尋而起,由尋而生,以尋為源,尋有時,欲有,尋滅時,即欲滅。[……]尋以妄想諸支為緣,由妄想諸支而起,由妄想諸支而生,以妄想諸支為源。妄想諸支有時,尋有,妄想諸支滅時,尋滅。」(CBETA, N07, no. 4, p. 262, a12-p. 263, a3 // PTS. D. 2. 277)
- *如何確保所說法義符合佛說?
本經中世尊只略說法義,諸比丘只好找尊者大迦旃延請法。雖然不是世尊親口說明,而是由尊者大迦旃延說法,但仍然合於佛說,
之後有同學問到,我們一般人在解釋佛法 怎麼知道沒有偏頗?!
這個問題可參考佛使比丘講述:
「我們應如何判定否個教法是否合於佛說?」
佛陀設定一個檢核的原則:對照佛經( Sutta )──法,來審查及判斷, 並與毘奈耶( Vinaya )──律作比較。這個原則是建立在不相信任何人,或不以任何人為權威的基礎上。
若有人發表論述,自稱是從佛陀或一群博學的長老聽來的教法,並說用它來修行可以解脫。如果我們對他的言論產生懷疑,佛陀說要用二種方式進行檢核:
(一)對照佛經以審查、判斷。經典是將各種不同的教誨予以系統化集成,它有明確的軌則,若某種說法不符合這個軌則,那麼就拋棄它。
(二)與佛律比較。毘奈耶是一種典範、準繩、明確的制度,若某種說法不符合這個制度,那麼就拋棄它。
不要一聽聞就相信,例如某個比丘說這教法是我從佛陀那兒聽來的,或說是聽聞於僧團長老和博學的人,而他們都說這是輾轉從佛陀那兒聽來的。雖然如此,也請各位務必先起疑,並且去審查它,然後對照經典去判斷,它如法嗎?與毘奈耶比較,它如律嗎?
這是個保障的工具,即使佛教延續了二千年、三千年、五千年,甚至數千年、數萬年,假如這個原則一直保存使用,佛教或法、律將不會被毀滅或混淆。所以它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原則,名叫「四大教法」【註】,這是佛陀設定以經和律作為檢核根據的教導,他沒有提到論著( Abhidhamma ),只提出要以經典來審查、判斷,及與毗奈耶作比較。
四大教法的原經文出處: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