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七法品漏盡經(第10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非不知、非不見也。云何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耶?有正思惟、不正思惟。若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若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

「然凡夫愚人不得聞正法,不值真知識,不知聖法,不調御聖法,不知如真法。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不知如真法故,不應念法而念,應念法而不念,以不應念法而念,應念法而不念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

「多聞聖弟子得聞正法,值真知識,調御聖法,知如真法。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知如真法已,不應念法不念,應念法便念,以不應念法不念,應念法便念故,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便滅,未生有漏、無明漏而不生,已生便滅也。

七種斷煩惱的方法有七斷漏、煩惱、憂慼法。云何為七?有漏從見斷,有漏從護斷,有漏從離斷,有漏從用斷,有漏從忍斷,有漏從除斷,有漏從思惟斷。

「云何有漏從見斷耶?凡夫愚人不得聞正法,不值真知識,不知聖法,不調御聖法,不知如真法,不正思惟故,便作是念:『我有過去世,我無過去世,我何因過去世,我云何過去世耶?我有未來世,我無未來世,我何因未來世,我云何未來世耶?自疑己身何謂是,云何是耶?今此眾生從何所來,當至何所?本何因有,當何因有?』彼作如是不正思惟,於六見中隨其見生而生真有神,此見生而生真無神,此見生而生神見神,此見生而生神見非神,此見生而生非神見神,此見生而生此是神,能語、能知、能作、能教、能起、教起,生彼彼處,受善惡報,定無所從來,定不有、定不當有,是謂見之弊,為見所動,見結所繫。凡夫愚人以是之故,便受生、老、病、死苦也。

「多聞聖弟子得聞正法,值真知識,調御聖法,知如真法,知苦如真,知苦集、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真已,則三結盡,身見、戒取、疑三結盡已,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若不知見者,則生煩惱、憂慼,知見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見斷也。

「云何有漏從護斷耶?比丘!眼見色護眼根者,以正思惟不淨觀也,不護眼根者,不正思惟以淨觀也。若不護者,則生煩惱、憂慼,護則不生煩惱、憂慼。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護意根者,以正思惟不淨觀也,不護意根者,不正思惟以淨觀也。若不護者,則生煩惱、憂慼,護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護斷也。

「云何有漏從離斷耶?比丘!見惡象則當遠離,惡馬、惡牛、惡狗、毒蛇、惡道、溝坑、屏廁、江河、深泉、山巖。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若諸梵行與其同處,人無疑者而使有疑,比丘者應當離。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若諸梵行與其同處,人無疑者而使有疑,盡當遠離。若不離者,則生煩惱、憂慼,離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離斷也。

「云何有漏從用斷耶?比丘!若用衣服,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蚊虻、風雨、寒熱故,以慚愧故也。若用飲食,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令身久住,除煩惱、憂慼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隱無病故也。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疲倦得止息故,得靜坐故也。若用湯藥,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除病惱故,攝御命根故,安隱無病故。若不用者,則生煩惱、憂慼,用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用斷也。

「云何有漏從忍斷耶?比丘!精進斷惡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專心精勤,身體、皮肉、筋骨、血髓皆令乾竭,不捨精進,要得所求,乃捨精進。比丘!復當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虱,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病,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忍。若不忍者,則生煩惱、憂慼,忍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忍斷也。

「云何有漏從除斷耶?比丘!生欲念不除斷捨離,生恚念、害念不除斷捨離。若不除者,則生煩惱、憂慼,除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除斷也。

「云何有漏從思惟斷耶?比丘!思惟初念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於滅盡,趣出要,法精進喜息定,思惟第七捨覺支,依離、依無欲、依於滅盡,趣至出要。若不思惟者,則生煩惱、憂慼,思惟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思惟斷也

「若使比丘有漏從見斷則以見斷,有漏從護斷則以護斷,有漏從離斷則以離斷,有漏從用斷則以用斷,有漏從忍斷則以忍斷,有漏從除斷則以除斷,有漏從思惟斷則以思惟斷,是謂比丘一切漏盡諸結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漏盡經第十竟(千六百二十一字)

中阿含七法品第一竟(一萬六千四十三字)(初一日誦)

中阿含經卷第二(七千九百三十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巴利本作 jānato passato āsavāna khayaṃ。

「正思惟、不正思惟」,巴利本作 yoniso manasikāraṃ ayoniso m。

「欲漏」,巴利本作 Āsava。

「見」,巴利本作 Dassana。

「護」,巴利本作 Saṃvara。 「離」,巴利本作 Parivajjana。

「用」,巴利本作 Paṭisevanā。

「忍」,巴利本作 Adhivāsana。

「除」,巴利本作 Vinodana。

「思惟」,巴利本作 Bhāvana。

大正藏無「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能」,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能」。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集」。

「倦」,大正藏原為「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靜」,宋、元、明三本作「靖」。

「復當」,宋、元、明三本作「當復」。

明本無「虱」字。

「病」,宋、元、明三本作「疾」。

「趣」,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趣」。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際」,宋、元、明三本作「除」。

「十竟」,元本作「竟十」。

明本無「漏盡經第十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千六百二十一字」七字。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宋、元、明三本無「一萬六千四十三字」八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宋、元、明三本無「七千九百三十四字」八字。

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卷第二(七千九百三十四字)」置於「中阿含七法品第一竟(一萬六千四十三字)(初一日誦)」之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置於卷末。

[註解]

拘樓瘦:在拘樓國中。其中「拘樓」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恆河上游西岸,相當於現今的德里所在,「搜」為地方的複數語尾。又譯為「拘留搜」、「拘留沙」、「拘流沙」。

劍磨瑟曇拘樓都邑:劍磨瑟曇這個拘樓國的都市,是佛陀教化遊歷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譯為「劍摩瑟曇拘樓都邑」、「劫摩沙住處」,義譯為「調牛聚落」、「調伏駮牛聚落」、「雜色牧牛聚落」、「法行城」。

欲漏:欲貪引起的煩惱;欲界眾生的煩惱。其中「漏」是「煩惱」的意思。

有漏: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煩惱;色界與無色界眾生的煩惱。

無明漏:無明的煩惱;沒有智慧、讓眾生不能出離生死的煩惱。

不調御聖法:不以聖法調御自己;不修行聖法。

如真法:確實的知道無常是苦。見增壹阿含經 (卷27)(10)。

六見:六種邪見,即1.有我的真我。2.無我的真我。3.我以真我而解了真我。4.我以真我而解了非真我。5.我以非真我而解了真我。6.我的真我能說,能感受,能經驗善惡,而這我的真我是永恆不變的。(《增壹阿含四十品六經》、《中阿含十經》、《中部二經》)

出要:出離;離欲。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七種斷煩惱的方法:
    • 有漏從見斷:見解正確,而能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護斷:善護六根,如理作意,以不淨觀對治,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離斷:遠離凶險,如兇惡野獸、危險環境、惡朋友、惡外道,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用斷:受用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但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維持生命以修行,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忍斷:忍耐而能精進斷惡修善,忍受飢寒、蚊蟲、辱罵、病苦,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除斷:除去貪欲的念頭、瞋恚的念頭、加害的念頭,而不生煩憂。
    • 有漏從思惟斷:禪修七覺支,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而不生煩憂。

這七個中,可說前兩個(見、護)是基礎,若沒有正見或放逸六根,自然會有沒完沒了的煩惱;中間三個(離、用、忍)是治標,妥善地處理世間的事,以免起煩惱;最後兩個(除、思惟)是治本,從內在的根源消除煩惱。

就治標的三個來看,「有漏從離斷」遠離凶險,而不會自找麻煩、自尋煩惱。除此之外,生活上還有許多必須處理的事務,「有漏從用斷」有了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來維持生命,能避免生活困頓造成的煩惱,也以「不是為了享受」的心態避免起貪心。但如果沒有辦法改善生活的困頓及環境的惡劣,也只能「有漏從忍斷」,逆來順受而避免起瞋心,並精進修行以斷惡修善。

  • 「有漏從用斷」要實踐斷捨離
    • 物質方面,需要的其實不多
      • 若用衣服,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
      • 若用飲食,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
      • 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
      • 若用湯藥,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
    • 精神方面,欲、恚、害念都要斷捨離
      • 生欲念不除斷捨離,生恚念、害念不除斷捨離,
      • 若不除者,則生煩惱、憂慼,除則不生煩惱、憂慼
  • 六種邪見的列舉

沒有正見而產生的六種邪見,本經及相當的南傳經文對照如下:

本經 南傳《中部尼柯耶》
真有神 有我的真我
真無神 沒有我的真我
神見神 我就以真我認知真我
神見非神 我就以真我認知非真我
非神見神 我就以非真我認知真我
此是神,能語、能知、能作、能教、能起、教起,生彼彼處,受善惡報,定無所從來,定不有、定不當有 這個說話的、能感受的、到處經驗善惡業果報之我的真我,而這個我的真我是常的、堅固的、常恆的、不變易法,它將正如等同常恆那樣存續。


由於邪見本來就是凡夫臆測錯誤的見解,沒有標準可言,數量更是遠多於六種,因此不須拘泥於其細部意義。

  • 佛教認為「無我」,沒有真我,為何「真無神」也是邪見?

「無我」和「真無神」兩者雖然文字邏輯類似,實際意義卻不同。佛教所說的「無我」是基於因緣的分析,在人的身心當中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只有因緣的流轉。「真無神」則是將自己視為一個獨存的主體,這獨存的主體沒有真我,不是從因緣來分析,反而可能較近於「斷見」。

十四無記中「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的問題也是如此,假設如來仍自認是一個輪迴的主體,那就是「我見」;如果認為如來死後就沒了,那就是「斷見」,然而佛陀發現並證知身心都只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輪迴主體名為如來。從究竟的層次來看,如來已經徹底解脫於五陰,只有因緣的生滅,既然都已經沒有「我」的主體,那麼又怎能問說如來死後是有還是沒有呢?由於問題本身就已經錯了,因此佛陀說這些問題不應論議。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