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大愛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第7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波斯匿王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夫施之家當施何處?」

世尊告王:「隨心所歡,便於彼施。」

王復白佛:「為施何處,得大功德?」

佛告王曰:「汝所問當施何處,今復問獲福功德。」

王白佛言:「我今問如來為施何處,獲其功德?」

佛告王曰:「吾今還問,王隨所樂,還報吾。云何?大王!若有剎利子來,婆羅門子來,然愚惑無所知,心意錯亂,恒不一定,來至王所,而問王言:『我等當恭奉聖王,隨時所須。』云何?大王!須此人在左右乎?」

王白佛言:「不須也。世尊!所以然者,由彼人無有黠慧,心識不定,不堪候外敵之所致也。」

佛告王曰:「云何?大王!若剎利、婆羅門種多諸方便,無有恐難,亦不畏懼,能除外敵,來至王所,而白王言:『我等隨時瞻奉聖王,唯願恩垂當見納受。』云何?大王!當受斯人不。」

王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等當納受斯人,所以然者,由彼人堪任[*]候外敵,無有畏難,[*]亦不恐懼。」

佛告王曰:「今比丘亦復如是,諸根完具,捨五成六,護一降四,施此之人,獲福最多。」

王白佛言:「云何比丘捨五成六,護一降四?」

佛告王曰:「於是,比丘捨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調、疑,如是,比丘!名為捨五。云何比丘成就六?王當知之,若比丘見色已,不起色想,緣此護眼根,除去惡不善念而[*]護眼根,若耳、鼻、口、身、意不起意識而[*]護意根,如是,比丘成就六。云何比丘而[*]護一,於是,比丘繫念在前,如是,比丘而[*]護一。云何比丘而降四?於是,比丘降身魔、欲魔、死魔、天魔,皆悉降伏,如是,比丘降伏於四。如是,大王!捨五就六,[*]護一降四,施如此之人,[*]獲福難量。大王!邪見邊見相應,如斯之人施蓋無益。」

時,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施斯之人其福難量,若比丘成就一法,福尚難量,何況餘者。云何為一法?所謂身念是也。所以然者,尼乾子恒計身行、意行,不計口行。」

佛告王曰:「尼[*]乾子者愚惑,意常錯亂,心識不定,是彼師法故,致斯言耳。彼受身行之報,蓋不足言,意行無形而不可見。」

王白佛言:「此三行中何者最重?身行耶?口行耶?意行?」

佛告王曰:「此三行中意行最重,口行、身行蓋不足言。」

王白佛言:「復何因緣故,說念意最為第一?」

佛告王曰:「夫人所行,先意念,然後口發,口已發,便身行殺、盜、婬,舌根不定,亦無端緒,正使彼人命終,身根、舌根在。大王!彼人何以故身、口不有所設耶?」

王白佛言:「彼人以無意根故,致斯變耳。」

佛告王曰:「當以此方便,知意根最為重,餘二者輕。」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心之念惡,
 即行即施,  於彼受苦,  輪轢于轍。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行即為,  受其善報,  如影隨形。」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是,如來!為惡之人,身行惡,隨行墮惡趣。」

佛告王言:「汝為觀何等義,而來問我為施何人,獲福益多?」

王白佛言:「我昔至尼[*]乾子所,問尼揵子曰:『當於何處惠施?』尼[*]乾子聞我所問已,更論餘事,亦不見報。時尼[*]乾子語我言:『沙門瞿曇作是說,施我得福多,餘者無福,當施我弟子,不應施餘人,其有人民施我弟子者,其福不可量也。』」

佛告王曰:「爾時,為云何報之?」

王白佛言:「時我便作是念:『或有斯理,惠施如來,其福難量。』今故問佛:『為與何處,其福難量?』然今世尊不自稱譽,亦不毀人。」

佛告王曰:「我口不作是說,施我得福多,餘者不得福。但我今日所說,鉢中遺餘,持與人者,其福難量,以清淨之心,著淨水中,普生斯念,斯中有形之類,蒙祐無量,何況人形。但,大王!我今所說施持戒人,其福難量,與犯戒人者,蓋不足言。

「大王當知,如田家子善治其地,除去穢惡,以好穀子著良田中,於中獲子無有限量;亦如彼田家子不修治地,亦不除去穢惡而下穀子,所收蓋不足言。今比丘亦復如是,若比丘捨五[*]就六,護一降四,如斯之人,其施惠者,其福無量;與邪見之人,蓋不足言。猶如,大王!剎利種、婆羅門種,意無疑難,能降外敵,當觀亦如羅漢之人,彼婆羅門種意不專定者,觀當如邪見之人。」

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施持戒之人,其福難量。自今已後,其有來求索者,終不違逆。若復四部之眾,有所求索者,亦不逆之。隨時給與衣被、飲食、床臥具,亦復施與諸梵行者。」

佛告之曰:「勿作是說。所以然者,施畜生之類,其福難量,況復人身乎。但我今日所說者,施持戒人難計,非犯戒人。」

波斯匿王白佛言:「我今重復自歸,然世尊殷勤,乃至於斯外道異學傳誹世尊,又且世尊恒歎譽彼人,外道異學貪著利養,又復如來不貪利養。國事多猥,欲還所止。」

佛告王曰:「宜知是時。」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至=到【宋】【元】【明】

  「至」,宋、元、明三本作「到」。
  「到」,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到」。

施=於【宋】【元】【明】【聖】

  「施」,宋、元、明、聖四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施」,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於」。

(施)+世【宋】【元】【明】【聖】

  「世」,宋、元、明、聖四本作「施世」。
  大正藏無「施」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汝+(前)【宋】【元】【明】

  「汝」,宋、元、明三本作「汝前」。
  大正藏無「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王=眾【聖】

  「王」,聖本作「眾」。
  「眾」,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聖本改作「眾」。

乎=于【聖】

  「乎」,聖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聖本改作「于」。

候=俟【宋】【元】【明】【聖】*

  「候」,宋、元、明、聖四本作「俟」。
  「俟」,大正藏原為「候」,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俟」。

除=降【宋】【元】【明】【聖】

  「除」,宋、元、明、聖四本作「降」。
  「降」,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降」。

恩垂=垂恩【宋】【元】【明】

  「恩垂」,宋、元、明三本作「垂恩」。
  「垂恩」,大正藏原為「恩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垂恩」。

不+(乎)【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不乎」。
  大正藏無「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此=是【聖】

  「此」,聖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聖本改作「是」。

於=施【聖】

  「於」,聖本作「施」。
  「施」,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聖本改作「施」。

〔捨〕-【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捨」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眠+(蓋)【宋】【元】【明】

  「眠」,宋、元、明三本作「眠蓋」。
  大正藏無「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調疑=調戲蓋疑蓋【宋】,=掉戲蓋疑蓋【元】【明】

  ????

護=獲【聖】[>*]

  「護」,聖本作「獲」。
  「獲」,大正藏原為「護」,今依據聖本改作「獲」。

口=舌【宋】【元】【明】【聖】

  「口」,宋、元、明、聖四本作「舌」。
  「舌」,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舌」。

捨=詣【明】

  「捨」,明本作「詣」。
  「詣」,大正藏原為「捨」,今依據明本改作「詣」。

(成)+就【宋】*【元】*【明】*

  「就」,宋、元、明三本作「成就」。
  大正藏無「成」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王=夫為【宋】【元】【明】【聖】

  「大王」,宋、元、明、聖四本作「夫為」。
  「夫為」,大正藏原為「大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夫為」。

乾=揵【宋】*【元】*【明】*,=健【聖】*

  ????

意行不計口行=不計口行意行【宋】【元】【明】,〔意行〕-【聖】

  ????

〔之〕-【宋】

  宋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口行之報)+蓋【宋】【元】【明】

  「蓋」,宋、元、明三本作「口行之報蓋」。
  大正藏無「口行之報」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身行…最重〕二十字-【聖】

  聖本無「身行…最重」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身行…最重」五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行+(耶)【宋】【元】【明】

  「行」,宋、元、明三本作「行耶」。
  大正藏無「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中【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之中」。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意=身【聖】

  「意」,聖本作「身」。
  「身」,大正藏原為「意」,今依據聖本改作「身」。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設=說【宋】【元】【明】

  「設」,宋、元、明三本作「說」。
  「說」,大正藏原為「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說」。

故+(故)【聖】

  「故」,聖本作「故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轍=傲【聖】

  「轍」,聖本作「傲」。
  「傲」,大正藏原為「轍」,今依據聖本改作「傲」。

揵=健【聖】

  「揵」,聖本作「健」。
  「健」,大正藏原為「揵」,今依據聖本改作「健」。

口=亦【宋】【元】【明】

  「口」,宋、元、明三本作「亦」。
  「亦」,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亦」。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後)+所【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後所」。
  大正藏無「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觀當=當觀【宋】【元】【明】

  「觀當」,宋、元、明三本作「當觀」。
  「當觀」,大正藏原為「觀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觀」。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敷)+具【聖】

  「具」,聖本作「敷具」。
  大正藏無「敷」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傳=恒【宋】【元】【明】

  「傳」,宋、元、明三本作「恒」。
  「恒」,大正藏原為「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恒」。

多猥=猥多【宋】【元】【明】

  「多猥」,宋、元、明三本作「猥多」。
  「猥多」,大正藏原為「多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猥多」。

[註解]

邊見:偏於一邊的見解,包括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及斷見(斷滅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如斯之人施蓋無益:布施給這樣的人實在沒有好處。

欲還所止:便請辭回去了。

彼人以無意根故,致斯變耳:這個人因為意根失效,造成變成這樣(一動也不動)。

[對應經典]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