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大愛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第6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毘舍離摩訶婆那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師子大將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如來告大將曰:「施主檀越有五功德。云何為五?

「於是,施主名聞遠布,某甲村中有此好施之人,周窮濟乏,無有愛惜,是謂,師子大將,第一功德施主所致。

「復次,師子大將!施主檀越若至剎利眾、婆羅門眾、沙門眾中,皆無所畏,亦無疑難,是謂,師子!第二功德。

「復次,施主檀越多為人所愛念,普來宗仰,如子愛母,其心不相離,施主亦復如是,多為人所愛。

「復次,師子!施主檀越布施之時,發歡喜心,以有歡喜即有悅豫,意性堅固,是時便自覺有樂有苦,亦變悔,如實而自知。云何自知,知有苦諦、苦習、苦盡、出要諦,如實知之。」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施為眾福具,  而逮第一義,
 其能憶施者,  便發歡喜心。

「復次,師子長者!施主檀越布施之時,身壞命終,生三十三天,又有五事勝彼諸天。云何為五?一者顏貌豪貴,威神光明;二者所欲自在,無事不果;三者若檀越施主生人中者,值富貴家;四者饒財多寶;五者言從語用。是謂,師子!檀越有此五功德引入善道。」

爾時,師子大將聞佛所說,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及比丘僧當受我請。」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師子大將以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家中,辦具種種飲食,敷好坐具,即白:「時至,今正是時,唯願大聖垂愍臨顧。」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將諸比丘眾,前後圍遶,至大將家,各次第坐。爾時,師子將軍見佛及比丘僧已次第坐,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爾時,大將行食之時,諸天在虛空中而告之曰:「此是阿羅漢,斯人向阿羅漢,施此得福多,施此得福少,此是阿那含,此人向阿那[*]含,此人是斯陀[*]含,斯人向斯陀[*]含道,此人是須陀洹,斯人向須陀洹道,是人七生往返,此人一生,是持信,此人奉法,此是利根,此是鈍根,此人下卑,此人精進持戒,此人犯戒,施此人得福多,施此人得福少。」

爾時,師子大將聞諸天語已,亦不經懷,見如來食已訖,除去鉢器,更取小座,如來前坐。爾時,師子大將白世尊言:「我向者有諸天來至我所,而告之曰:『從羅漢,至犯戒。』皆具白如來。雖聞斯言,亦不經懷,亦不生此念:『我當捨此施彼,捨彼施此。』然我復生斯念:『應施一切眾生,有形之類,由食而存,無食則喪,我躬自從如來聞說斯偈,恒在心懷而不忘失。云何名為偈:

「『「施當普平等,  終不有所逆,
   必當遇聖賢,  緣斯而得度。」

「『是謂,世尊!斯偈所說。』我躬從如來聞之,恒念奉行。」

佛告大將:「善哉!斯名菩薩之心,平等惠施。若菩薩布施之時,亦不生此念:『我當與此,置此。』恒有平等而惠施,亦復有此念:『一切眾生有食則存,無食則亡。』菩薩行施之時,亦復思惟此業。」便說斯偈:

「夫人修其行,  行惡及其善,
 彼彼自受報,  行終不衰耗。
 如人尋其行,  即受其果報,
 為善獲其善,  作惡受惡報。
 為惡及其善,  隨人之所習,
 如似種五穀,  各獲其果實。

「師子大將!當以此方便,知善惡各有其行。所以然者,從初發意至于成道,心無增減,選擇人,亦不觀其地。是故,師子!若欲惠施之時,恒念平等,勿興是非之心。如是,師子!當作是學。」

爾時,世尊復說嚫曰:

施歡人所愛,  眾人所稱歎,
 所至無疑難,  亦無嫉妒心。
 是故智者施,  除去諸惡想,
 長夜至善處,  諸天所嘉歎。」

爾時,世尊說斯語已,便從坐起而去。

爾時,師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V. 34. Sīha.

  ???

[毗>毘]舍離摩訶婆那園~Vesālī, Mahāvana.

  ???

師…將~Sīha senāpati.

  ???

有=所【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所」。
  「所」,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

(由)+施【宋】【元】【明】

  「施」,宋、元、明三本作「由施」。
  大正藏無「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剎利眾~Khattiya-parisa.

  ???

〔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喜=心【宋】【元】【明】

  「喜」,宋、元、明三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心」。

(不)+變【宋】【元】【明】,(無)+變【聖】

  ????

〔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習=集【元】【明】【聖】

  「習」,元、明、聖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集」。

(苦)+出【宋】【元】【明】

  「出」,宋、元、明三本作「苦出」。
  大正藏無「苦」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憶=億【聖】

  「憶」,聖本作「億」。
  「億」,大正藏原為「憶」,今依據聖本改作「億」。

喜=悅【宋】【元】【明】【聖】

  「喜」,宋、元、明、聖四本作「悅」。
  「悅」,大正藏原為「喜」,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悅」。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爾時…次第坐〕十六字-【宋】

  宋本無「爾時…次第坐」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爾時…次第坐」六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此)+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是」。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在)+如【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在如」。
  大正藏無「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我【宋】【元】【明】

  「之」,宋、元、明三本作「我」。
  「我」,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我」。

亦+(復)【宋】*【元】*【明】*

  「亦」,宋、元、明三本作「亦復」。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名為=為一【宋】【元】【明】

  「名為」,宋、元、明三本作「為一」。
  「為一」,大正藏原為「名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一」。

(一)+偈【聖】

  「偈」,聖本作「一偈」。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聖賢=賢聖【宋】【元】【明】

  「聖賢」,宋、元、明三本作「賢聖」。
  「賢聖」,大正藏原為「聖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賢聖」。

哉+(善哉)【宋】【元】【明】

  「哉」,宋、元、明三本作「哉善哉」。
  大正藏無「善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亡=喪【宋】【元】【明】

  「亡」,宋、元、明三本作「喪」。
  「喪」,大正藏原為「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喪」。

其=不【明】

  「其」,明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明本改作「不」。

惡+(故)【宋】【元】【明】

  「惡」,宋、元、明三本作「惡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選=撰【聖】

  「選」,聖本作「撰」。
  「撰」,大正藏原為「選」,今依據聖本改作「撰」。

[註解]

摩訶婆那園:佛陀的道場之一,在毘舍離城北邊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講堂。又譯為「重閣講堂」、「大林精舍」。「摩訶婆那」為「大林」的音譯。

悅豫:歡悅。

言從語用:能讓人言聽計從,說的話起作用;講話有份量。

不選擇人,亦不觀其地:不計較布施給誰,也不因環境而改變布施的心意。

施歡人所愛:布施能給予別人歡喜,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施主檀越布施之時,發歡喜心,以有歡喜即有悅豫,意性堅固,[……],如實而自知」,這段話所表達的可能是由布施完成念施,念施即念覺支,而可漸次圓滿擇法覺支(擇布施等善法)、精進覺支(精進於善法)、喜覺支(歡喜),乃至完成七覺支,而領悟佛法。

關於七覺支的修行次第,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二十六、二十七「覺支相應」的內容。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