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那邠祁長者有兒婦名曰ⓑ善生,顏貌端ⓒ正,面如桃華色,王波斯匿大臣之女,憑ⓓ其姓望①,ⓔ恃其豪族,亦不恭敬姑嫜②及其夫婿③,亦不事佛、法及比丘僧,亦不敬奉三尊。
是時,阿那邠祁長者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長者白世尊言:「近與兒取婦,是波斯匿王第一大臣之女,自恃其姓望,不承事三尊、長老尊卑,唯願世尊當與說法,使發歡喜,心開意解。」
爾時,如來默然許可長者所說。
時,長者復白佛言:「唯願世尊當受我請及比丘僧。」
爾時,長者[*]以見如來默然受請,即從座起,禮佛ⓕ三匝而去。還至家中,辦具種種飲食,敷好坐具,尋白:「時至,唯願世尊當受我請,飲食[*]已具。」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眾,前後圍繞,至長者家,就座而坐。爾時,長者更取小座,在如來前坐。
爾時,世尊告善生女人曰:「長者女當知,夫為婦人有四事。云何為四?有婦如似母,有婦似親親④ⓗ,有婦似賊,有婦似婢。
「汝今當知,婦似母者,隨時瞻視⑤夫主,不令有乏,承事供養。爾時,諸天便復將護,若人、非人不得其便,死便生天。是謂,長者!ⓘ此名婦人似母者也。
「彼云何有婦似親ⓙ親?於是,長者婦見夫已,無有增減之心,同其苦樂,是謂其人似親親者也。
「彼云何名為婦如似賊?於是,女人若見夫已,便懷瞋恚,憎ⓚ疾夫主,亦不承事恭敬禮拜,見輒欲害,心在他所。夫不親婦,婦不親夫,不為人所愛敬,諸天不擁護,惡鬼侵害,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是謂斯人如似賊也。
「彼云何ⓛ名婦人如似婢ⓜ也?於是,賢良之婦見夫主隨時瞻視,忍其言語,終不還報;忍其寒苦,恒有慈心,於三尊所,亦生斯念:『此存我在,此衰我ⓝ耗。』以此之事,諸天擁護,若人、非人皆悉愛念,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長者女!有此四婦,汝今為在何條?」
時,彼女人[間>聞]世尊說此語已,前禮佛足,白世尊言:「唯ⓞ願世尊,我今改往修來,更不敢為,自今[*]已後,ⓟ常行禮法,如似婢也。」
是時,善生女人還至夫所,頭面禮足:「唯願瞻視,當如婢也。」
是時,善生女人復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想,婬為大穢。是時,世尊ⓠ已知女人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爾時世尊盡與女人說之,即於座上得法眼淨,猶如新衣易染為色。此亦如是,分別諸法,善解深妙之義,自歸三尊,而受五戒。
爾時,善生女人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A. VII. 59. Sattabhariyā.,[Nos. 141-143].
????
ⓑ 善生~Sujātā.
???
ⓒ 正=政【聖】
「正」,聖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政」。
ⓓ 其=具【宋】
「其」,宋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為「其」,今依據宋本改作「具」。
ⓔ 恃=依【宋】【元】【明】
「恃」,宋、元、明三本作「依」。 「依」,大正藏原為「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依」。
ⓕ (遶)+三【聖】
「三」,聖本作「遶三」。 大正藏無「遶」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大正藏無「親」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女)+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女此」。 大正藏無「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親+(者)【宋】【元】【明】
「親」,宋、元、明三本作「親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疾=嫉【宋】【元】【明】
「疾」,宋、元、明三本作「嫉」。 「嫉」,大正藏原為「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嫉」。
ⓛ 名+(為)【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為」。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耗=秏【聖】
「耗」,聖本作「秏」。 「秏」,大正藏原為「耗」,今依據聖本改作「秏」。
ⓞ 〔願〕-【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願」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常=當【宋】【元】【明】【聖】
「常」,宋、元、明、聖四本作「當」。 「當」,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當」。
ⓠ 已=以【宋】【元】【明】【聖】
「已」,宋、元、明、聖四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註解]
① 姓望:種姓的聲望;家族的地位。
② 姑嫜:丈夫的父母。
③ 夫婿:丈夫。
④ 親親:親屬。
⑤ 瞻視:照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同學問:「有婦似母、似親親、似賊、似婢,應該只有『似賊』是不好的。為何媳婦後來只要『似婢』自己作賤自己呢?」
印度當時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妻子在家要相夫教子,類似中國所謂的三從四德。另一方面,許多結婚幾十年的老夫妻,先生說長久維繫情感的秘訣是:「太太永遠是對的」,「似婢」而不起爭執,除了修習忍辱,或許也算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