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心五弊①ⓑ而不斷,不除心五結,ⓒ彼比丘、比丘尼ⓓ日夜ⓔ於善法ⓕ減而無增益。云何ⓖ心五弊ⓗ而不斷?於是,比丘!有狐疑心於如來所,亦不解脫,亦不入其正法,彼人心不在諷誦②,是謂ⓘ斯比丘心弊不ⓙ斷。
「復次,比丘!有疑心於正法③,亦不解脫,亦不入其正法,彼人ⓚ亦不諷誦,是謂ⓛ斯人心弊不[*]斷。
「復次,比丘!有疑心於聖眾④,亦不解脫,亦不施意向和合眾,亦復不在道品法中,是謂[*]斯比丘心弊不[*]斷。
「復次,比丘!犯於禁戒,不自悔過,彼比丘[*]已犯禁戒,不自改悔,亦不施心在道品ⓜ之中,是ⓝ謂斯比丘心弊不[*]斷。
「復次,比丘!心意不定而修梵行:『我以此梵行之ⓞ德,生於天上,若諸神祇。』然彼比丘以此心行修於梵行,心不專在道品之中;心已不在道品之中,是謂ⓟ心弊不[*]斷。如是比丘心五弊不[*]斷。
「云何比丘ⓠ五結⑤不斷?於是,比丘!懈怠不求方便⑥,彼比丘[*]已有懈怠,不求方便,是謂[*]斯比丘心結不斷。
「復次,比丘!恒喜多ⓡ妄,貪在眠寐;彼比丘[*]以喜多[*]妄,貪在眠寐,是謂[*]斯比丘ⓢ第二心結不斷。
「復次,比丘!ⓣ意不定,恒喜多亂;彼比丘心已亂不定,是謂比丘ⓤ第三心結不斷。
「復次,比丘!根門不定;彼比丘已根門不定⑦,是謂比丘ⓥ第四心結不斷。
「復次,比丘!恒喜在ⓦ市,不在靜處,是謂比丘ⓧ第五心結不斷。
「若比丘、比丘尼,有此五心弊、ⓨ五心結不斷,彼比丘、比丘尼晝夜之中善法斷絕,無有增益。猶如雞子若八、ⓩ若十二,不隨時覆蔭,不隨Ⓐ菢⑧,不隨時將護,彼雞雖生此念:『使我雞子得全無他。』然此雞子終不安隱。所以然者,皆由不隨時將護之所致,後復斷壞不成其子。此亦如是,若比丘、比丘尼、五心結不斷、五心弊不除,晝夜之中於善法減,無有增益。
「若復比丘、比丘尼,五心結斷、五心弊除,晝夜之中善法增益,無有損減。猶如雞子若八、[*]若十二,隨時將護,隨時育養,隨時蔭覆,彼雞雖生斯念:『使我雞子Ⓑ全不成就。』然彼雞子自然成就,安隱無為。所以然者,隨時長養,令得無為,時諸雞子尋得出外。此亦如是,若比丘、比丘尼,五心弊斷、五心結除,彼比丘、比丘尼於長夜之中善法Ⓒ增益,無有損減。
「是故,比丘、若比丘尼、當施設⑨心無有猶豫狐疑於Ⓓ佛、猶豫狐疑於眾。具足Ⓔ於戒律,心意專正,無有錯亂,亦不興意希望餘法,亦不僥倖Ⓕ修梵行:『我當以此行法作天、人身,神妙尊豪。』
「若復有比丘、比丘尼無有狐疑猶豫於佛、法、聖眾,亦Ⓖ無犯戒,無所漏失。我今告汝,重Ⓗ囑累汝,彼比丘當趣二處:若生天上、若在人中。猶如人處極熱之中,兼復飢渴,遇得陰涼之處,得冷泉水飲。彼人雖生斯念:『我雖遇陰涼冷水飲之,猶不斷飢渴。』但彼人Ⓘ暑熱已盡,飢渴已除。此亦如是,若比丘、比丘尼無狐疑猶豫於如來所者,彼比丘便趣二處:若生天上、若處人中。若比丘、比丘尼,當求方便,[*]斷心五弊,Ⓙ除心五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M. 16. Cetokhila.,[No. 26(206)]
????
ⓑ 〔而不斷〕-【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而不斷」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而不斷」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不斷)+彼【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不斷彼」。 大正藏無「不斷」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於)+日【宋】【元】【明】
「日」,宋、元、明三本作「於日」。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於=中【宋】【元】【明】
「於」,宋、元、明三本作「中」。 「中」,大正藏原為「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中」。
ⓕ (損)+減【宋】【元】【明】
「減」,宋、元、明三本作「損減」。 大正藏無「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比丘)+心【宋】【元】【明】
「心」,宋、元、明三本作「比丘心」。 大正藏無「比丘」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而不斷=不除【宋】【元】【明】
「而不斷」,宋、元、明三本作「不除」。 「不除」,大正藏原為「而不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除」。
ⓘ 〔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斷=除【宋】*【元】*【明】*
「斷」,宋、元、明三本作「除」。 「除」,大正藏原為「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除」。
ⓚ 亦=心【宋】【元】【明】,(心)+亦【聖】
????
ⓛ 斯人=比丘【宋】【元】【明】
「斯人」,宋、元、明三本作「比丘」。 「比丘」,大正藏原為「斯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比丘」。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謂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謂斯」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謂斯」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德=法得【聖】
「德」,聖本作「法得」。 「法得」,大正藏原為「德」,今依據聖本改作「法得」。
ⓟ (比丘)+心【宋】【元】【明】
「心」,宋、元、明三本作「比丘心」。 大正藏無「比丘」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心)+五【宋】【元】【明】
「五」,宋、元、明三本作「心五」。 大正藏無「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妄=忘【宋】*【元】*【明】*
「妄」,宋、元、明三本作「忘」。 「忘」,大正藏原為「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忘」。
ⓢ 〔第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二」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二」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心)+意【宋】【元】【明】
「意」,宋、元、明三本作「心意」。 大正藏無「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第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三」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第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四」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四」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市=鬧【宋】【元】【明】
「市」,宋、元、明三本作「鬧」。 「鬧」,大正藏原為「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鬧」。
ⓧ 〔第五〕-【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第五」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五」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不除)+五【宋】【元】【明】
「五」,宋、元、明三本作「不除五」。 大正藏無「不除」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若十)+若【宋】*【元】*【明】*
「若」,宋、元、明三本作「若十若」。 大正藏無「若十」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菢=時育養【宋】【元】【明】,(時)+菢【聖】
????
Ⓑ 全=令【宋】【元】【明】
「全」,宋、元、明三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 增=長【宋】【元】【明】
「增」,宋、元、明三本作「長」。 「長」,大正藏原為「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長」。
Ⓓ 佛+(猶豫狐疑於法)六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 〔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修+(行)【宋】【元】【明】
「修」,宋、元、明三本作「修行」。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無=不【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 矚=屬【聖】,=囑【麗-CB】【CB】
????
Ⓘ 暑=煮【聖】
「暑」,聖本作「煮」。 「煮」,大正藏原為「暑」,今依據聖本改作「煮」。
Ⓙ 除=斷【宋】【元】【明】
「除」,宋、元、明三本作「斷」。 「斷」,大正藏原為「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斷」。
[註解]
① 五弊:懷疑佛陀、懷疑正法、懷疑聖眾、犯戒不懺悔不修行、心意不定而修梵行。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譯為「五穢」,差異處是第五項為對世尊稱譽的梵行者找麻煩、嫌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心荒蕪」,差異處是第五項為對同梵行者不悅、起瞋心。
② 心不在諷誦:這裡特指心中無意誦戒、持戒。
③ 有疑心於正法:對佛陀所說的教法心存懷疑。
④ 有疑心於聖眾:對證果的賢聖僧眾心存懷疑。
⑤ 五結:懶惰放逸、貪睡愛做白日夢、胡思亂想、不守護根門、迷戀世俗。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譯為「五縛」,為對身體未離貪、對欲未離貪、不喜歡解脫法、與在家人混雜而不學無術、有點進展就自滿不再進修。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心繫縛」,為對欲未離貪、對身體未離貪、對色未離貪、盡情吃飽躺臥、為升天而修梵行。
⑥ 方便:努力;可達成目標的方法。
⑦ 根門不定:不守護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心念追逐外境亂跑。
⑧ 菢:禽鳥孵卵。讀音同「抱」。
⑨ 施設:安立;使安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所說的「五弊」是心無法安住於應該安住的地方,「五結」是心攀緣於不應該攀緣的地方,因此難以進入修行的狀態,更不能證得正定及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