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舍衛國城中有一長者,與羅ⓐ云①作坐禪屋。爾時,羅ⓑ云ⓒ隨其日數,止彼屋中,後便人間遊化。時,彼長者竊生此心:「我當往覲尊者羅[*]云。」爾時,長者見羅[*]云房中,寂寞不見人住,見已,語諸比丘曰:「尊者羅[*]云今為所在?」
比丘報曰:「羅[*]云在人間遊化。」
長者報曰:「唯願諸賢差次人在吾房中住。世尊亦說:『造立園ⓓ果,及作橋ⓔ舡②,近道作ⓕ圊廁③,持用惠施,長夜獲其福,戒法成就,死必生天上。』以是之故,我與羅[*]云作屋耳。今羅[*]云不樂我房,唯願諸賢差次人住我房中。」
諸比丘對曰:「如長者教。」爾時,諸比丘即差次一比丘住房中。
是時,尊者羅[*]云便作是念:「我離世尊積久,今可往問訊。」是時,尊者羅[*]云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之間,即從ⓖ座起,還詣房中,見有異比丘在屋中住。見已,語彼比丘曰:「誰持我房與卿ⓗ使住?」
比丘報曰:「眾僧差次令我住此房中。」
是時,羅[*]云還至世尊所,因此緣本,具白世尊:「不審如來,眾僧差次我房,使道人在此止住耶④?」
佛告羅[*]云:「汝往至長者家,語長者曰:『我所行法無有身、口、意行有過乎?又非身三、口四、意三過⑤ⓘ乎?長者先持房施我,後復持與聖眾。』」
是時,羅[*]云受佛教已,即往長者家,語長者曰:「我非有身三、口四、意三過[*]乎?」
長者報曰:「我亦不見羅[*]云身、口、意過也。」
羅[*]云語長者曰:「何故奪我房舍持與聖眾?」
長者報曰:「我見房空,是故持施聖眾。時我復作是念:『尊者羅[*]云必不樂我房中。』故持惠施耳。」
是時,羅[*]云聞長者語已,即還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如來。是時,世尊即告阿難:「速打揵ⓙ椎,諸有比丘在祇洹精舍者,盡集普會講堂。」時,阿難即受佛教,召諸比丘在普會講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惠施清淨,汝等善思念之。」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惠施清淨?於是,比丘!若有人以物惠施,後復還奪更與餘人,此名為施不均整,非平等施。若復有人奪彼人物,持施聖眾;若復有人還奪聖眾,持用與人,此非為平等之施,亦非清淨之施。轉輪聖王自於境界猶得自在,比丘於己衣鉢亦得自在。若復彼人口不見許,而取他人物與人者,此非平等之施⑥。我今告諸比丘,施主見與,受主不見與者,此非平等之施。若復彼比丘會遇命終,當持此一房在眾中結羯ⓚ磨⑦,傳告唱令:『某甲比丘命終,今持此房在眾分處,欲安處何人?隨聖眾教。諸賢!任使某甲比丘住者,各共忍之。』若不聽者,今便說再三,亦當作是說之。若眾僧一人不聽而與者,則非平等之施,則為雜濁之物。今還與羅[*]云房,清淨受之。」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云=雲【宋】【元】【明】
「云」,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 云=雲【明】*
「云」,明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云」,今依據明本改作「雲」。
ⓒ (在中坐禪)+隨【宋】【元】【明】【聖】
「隨」,宋、元、明、聖四本作「在中坐禪隨」。 大正藏無「在中坐禪」四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果=果【聖】
「果」,聖本作「果」。 「果」,大正藏原為「果」,今依據聖本改作「果」。
ⓔ 舡=船【宋】【元】【明】【聖】
「舡」,宋、元、明、聖四本作「船」。 「船」,大正藏原為「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船」。
ⓕ 圊=清【聖】
「圊」,聖本作「清」。 「清」,大正藏原為「圊」,今依據聖本改作「清」。
ⓖ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 使=便【聖】
「使」,聖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聖本改作「便」。
ⓘ 乎=于【聖】*
「乎」,聖本作「于」。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聖本改作「于」。
ⓙ 椎=唯【宋】,=稚【元】,=推【聖】
????
ⓚ 磨=摩【聖】
「磨」,聖本作「摩」。 「摩」,大正藏原為「磨」,今依據聖本改作「摩」。
[註解]
① 羅云:比丘名,以嚴持戒律、精進修道聞名,譽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兒子,又譯為「羅睺羅」。
② 橋舡:橋船。
③ 圊廁:廁所。
④ 不審如來,眾僧差次我房,使道人在此止住耶:不知道是不是佛陀的意思,讓出家眾排定次序用我的房間,使得修行人在這住呢?
⑤ 身三、口四、意三過:即十惡。身三:殺生、偷盜、邪淫;口四: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三:貪欲、瞋恚、邪見。
⑥ 彼人口不見許,而取他人物與人者,此非平等之施:沒有得到別人親口允許,而拿別人的東西供養他人的話,這樣不是平等的布施。
⑦ 羯磨:作授戒、懺悔等業事的一種宣告式。藉由此宣告文而成就該事。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