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結禁品第四十六第8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是時,眾多比丘時到,著衣持鉢,入羅閱城乞食。是時,眾多比丘便作是念:「我等入城乞食,日猶故早,我等可至外道異學,與共論議。」是時,眾多比丘便至外道異學所。時,諸外道遙見諸沙門來,各各自謂言:「各各寂寞,勿有高聲語言,沙門瞿曇弟子今來此間;然沙門之法,稱譽寂寞之人,令知我等正法,不辭有亂。」

爾時,眾多比丘便至外道異學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爾時,外道問諸比丘:「汝等,沙門瞿曇與諸弟子說此妙法,是諸比丘盡解一切諸法而自遊戲干?我等亦復與諸弟子說此妙法而自遊戲。我之所說,與汝有何等異?有何差別?說法戒教一類無異。」是時,眾多比丘聞外道異學所說,亦不稱善,復非言惡,即從坐起,各退而去。

是時,眾多比丘自相謂言:「我等當持此義,往白世尊。若如來有所說者,我當念奉行。」

爾時,眾多比丘入羅閱城乞食已,還至房中,收攝衣鉢,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住在一面。爾時,眾多比丘以此緣本,盡向如來說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彼外道異學問此義已,汝等應持此語報之:『一論、一義、一演,乃至十論、十[議>義]、十演,說此語時有何等義?』設汝持此語往問者,彼人則不能報之,彼外道異學遂增愚惑。所以然者,非彼所有境界。

「是故,比丘!我不見天及人民、魔、若魔天、釋、梵天王能報此語者,除如來及如來弟子從吾聞者,此則不論。一論、一義、一演,我雖說此義,由何故而說乎?一切眾生由食而存,無食則死,彼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觀察,平等分別其義,平等盡苦際,同一義而不二。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二論、二義、二演,我雖說此義,由何說乎?名與色,彼何等謂名?所謂痛、想、念、更、思惟,是謂名也。彼云何名為色耶?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謂名為色。以此緣本,故名為色也。[>二]論、二義、二演者,由此因緣故,我今說之。若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觀察,平等分別其義,平等盡其苦際。

「三論、三義、三演,由何等故而說此義乎?所謂三痛。云何為三?所謂苦痛、樂痛、不苦不樂痛。彼云何名為樂痛?所謂心中樂想,亦不分散,是謂名為樂痛。彼云何名為苦痛?所謂心中憒亂而不定一,思惟若干想,是謂名苦痛。彼云何名為不苦不樂痛?所謂心中無苦無樂想,復非一定,復非亂想,亦不思惟法與非法,恒自寂默,心無有記,是故名為不苦不樂痛。是謂三痛。若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觀察,平等分別其義,平等盡其苦際。我所說三論、三義、三演者,正謂此耳。

「四義、四論、四演,由何等故復說此義乎?所謂四諦。云何為四?所謂苦、[*]習、盡、道聖諦。彼云何為苦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苦、所欲不得苦。彼云何名為習諦?所謂愛本與欲相應者,是謂名為[*]習諦。彼云何名為苦盡諦?所謂彼愛永盡無餘,更不復生,是謂名苦盡諦。彼云何名為苦要諦?所謂賢聖八品道:正見、正治、正語、正命、正業、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名為八品之道也。若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分別其義,平等觀察,平等盡其苦際,是謂四論、四義、四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五論、五義、五演,我今所說,由何等故說?所謂五根。云何為五?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云何名為信根?所謂賢聖弟子,信如來道法,彼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是謂名為信根。彼云何名為精進根?所謂身心意并勤[*]勞不倦,滅不善法,使善增益,順心執持,是謂名為精進根。彼云何名為念根?所謂念根者,所誦不忘,恒在心懷,總持不失,有為、無漏之法,終不忘失,是謂名為念根。彼云何名為定根。所謂定根者,心中無錯亂,無若干想,恒專精一意,是謂名為三昧根。彼云何名智慧根?所謂知苦、知[*]習、知盡、知道,是謂名智慧之根。此名五根也。比丘於中平等解脫,平等分別其義,平等盡其苦際。五論、五義、五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六論、六義、六演,我所說者,由何等故乎?所謂六重之法也。云何為六?於是,比丘恒身行慈心,若在[*]閑淨室中,常若一心,可尊可貴,恒與和合,是謂比丘第一重法。復次,口行慈心,終無虛妄,可敬可貴,是謂第二重法。復次,意行慈,不起憎嫉,可敬可貴,是謂第三重法。復次。若得法利之養,鉢中遺餘,與諸梵行之人等心施與,是謂第四重法可敬可貴。復次,奉持禁戒,無所脫失,人之所貴,是謂第五重法可敬可貴。復次,正見賢聖得出要,得盡苦際,意不錯亂,與諸梵行之人等修其行,是謂第六之法可敬可貴。爾時,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分別其義,平等盡於苦際。六論、六義、六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七論、七義、七演,由何等故而說此乎?所謂七神識止處。云何為七?或有眾生,若干想,若干種身,所謂天及人也。或有眾生,若干種身一想,所謂梵迦夷天最初出時。或有眾生,一想一身,所謂光音天是也。或有眾生,一身若干想,所謂遍淨天是也。或有眾生,空處無量,所謂空處天是也。或有眾生,識處無量,所謂識處天是也。或有眾生,無所有處無量,所謂不用處天是也。或有眾生,有想無想處無量,所謂有想無想天是也。是謂,比丘!七神止處。於是,比丘平等解脫,乃至平等盡於苦際。七論、七義、七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八論、八義、八演,我所說者,由何等故而說此乎?所謂世間八法是隨世迴轉。云何為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謂世間八法隨世迴轉。若比丘於中平等解脫,乃至盡於苦際。八論、八義、八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九論、九義、九演,我所說者,由何故而說此乎?所謂九眾生居處。云何為九?若有眾生。若干種身,所謂天及人。或有眾生,若干種身一想,謂梵迦夷天最初出時是也。或有眾生,一想一身,所謂光音天是也。或有眾生,一身若干想,所謂遍淨天也。或有眾生,空處無量,所謂空處天是也。或有眾生,識處無量,所謂識天[*]也。或有眾生,無有處無量,所謂不用處天是也。或有眾生,有想無想處無量,所謂有想無想天是也。無想眾生及諸所生之類,為九神止處。於是,比丘平等解脫,乃至盡於苦際。九論、九義、九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十論、十義、十演,由何等說乎?所謂十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謂十念。若比丘平等解脫,乃至盡於苦際。十論、十義、十演。如是,比丘!從一至十。

「比丘當知,若外道異學聞此語者,猶不能熟視顏色,況欲報之!其有比丘解此義者,於現法中最尊第一之人。若復比丘、比丘尼思惟此義,乃至十歲,必成二果、若阿羅漢、若阿那[*]含。比丘!且捨十歲。若一年之中思惟此義者,必成二果,終無中退。比丘!且捨一年,其四部之眾十月,若至一月,思惟此義者,必成二果,亦不中退。且捨一月。若四部之眾七日之中思惟此義,必成二果,終不有疑。」

爾時,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此法極為甚深。若所在方面有此法者,當知便遇如來。唯然,世尊!此法名何等,當云何奉行?」

佛告阿難:「此經名為十法之義,當念奉行。」

爾時,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X. 27. Mahāpañhā.

自+(相)【元】【明】

  「自」,元、明二本作「自相」。
  大正藏無「相」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辭」,大正藏原為「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辭」。

遊戲=然遊【宋】【元】【明】【聖】

  「遊戲」,宋、元、明、聖四本作「然遊」。
  「然遊」,大正藏原為「遊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然遊」。

干=乎【元】【明】

  「干」,元、明二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干」,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乎」。

戒教=教誡【元】【明】

  「戒教」,元、明二本作「教誡」。
  「教誡」,大正藏原為「戒教」,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教誡」。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我+(等)【元】【明】

  「我」,元、明二本作「我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演+(演)【宋】【元】【明】

  「演」,宋、元、明三本作「演演」。
  大正藏無「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盡+(其)【元】【明】

  「盡」,元、明二本作「盡其」。
  大正藏無「其」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二+(一論一義一演)【元】【明】

  「二」,元、明二本作「二一論一義一演」。
  大正藏無「一論一義一演」六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二論二義二演」六字,大正藏原為「一義一論一演乃至十論十義十演」十四字,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二論二義二演」六字。

更+(樂)【元】【明】

  「更」,元、明二本作「更樂」。
  大正藏無「樂」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謂=言【明】

  「謂」,明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明本改作「言」。

義四論=論四義【元】【明】

  「義四論」,元、明二本作「論四義」。
  「論四義」,大正藏原為「義四論」,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論四義」。

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十二字【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相=想【聖】

  「相」,聖本作「想」。
  「想」,大正藏原為「相」,今依據聖本改作「想」。

苦+(出)【宋】【元】【明】

  「苦」,宋、元、明三本作「苦出」。
  大正藏無「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善+(法)【聖】

  「善」,聖本作「善法」。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順=恒【元】【明】

  「順」,元、明二本作「恒」。
  「恒」,大正藏原為「順」,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恒」。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故+(而說此)【元】【明】

  「故」,元、明二本作「故而說此」。
  大正藏無「而說此」三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淨=靜【宋】【元】【明】【聖】

  「淨」,宋、元、明、聖四本作「靜」。
  「靜」,大正藏原為「淨」,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靜」。

賢+(聖)【元】【明】

  「賢」,元、明二本作「賢聖」。
  大正藏無「聖」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人之=聖之人【聖】

  「人之」,聖本作「聖之人」。
  「聖之人」,大正藏原為「人之」,今依據聖本改作「聖之人」。

六+(重)【元】【明】

  「六」,元、明二本作「六重」。
  大正藏無「重」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者〕-【聖】

  聖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所〕-【宋】

  宋本無「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所」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或有…是也〕二十字-【聖】

  聖本無「或有…是也」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或有…是也」五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何+(等)【聖】

  「何」,聖本作「何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所)+謂【聖】

  「謂」,聖本作「所謂」。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時+(時)【聖】

  「時」,聖本作「時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一〕-【聖】

  聖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是)+也【宋】*【元】*【明】*

  「也」,宋、元、明三本作「是也」。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識+(處)【聖】

  「識」,聖本作「識處」。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無+(所)【元】【明】【聖】

  「無」,元、明、聖三本作「無所」。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補上。

僧+(念天)【宋】【元】【明】

  「僧」,宋、元、明三本作「僧念天」。
  大正藏無「念天」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念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念天」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念天」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扇扇佛=拂扇【宋】

  「扇扇佛」,宋本作「拂扇」。
  「拂扇」,大正藏原為「扇扇佛」,今依據宋本改作「拂扇」。

[註解]

遊戲:比喻純熟自在。

或有眾生,一想一身,所謂光音天是也。或有眾生,一身若干想,所謂遍淨天是也:應為「或有眾生,一身若干想,所謂光音天是也。或有眾生,一身一想,所謂遍淨天是也」的訛誤,參見《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三〈等法品 39〉第5經、卷四十〈九眾生居品 44〉第1經、《中阿含經》卷二十四〈因品 4〉第97經等經中的相關經文。

有想無想天: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又譯為「非想非非想入處」。

念休息:憶念寂滅、入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外道自稱和佛陀教的一模一樣,佛陀則讓弟子問外道佛法有哪些一到十開頭的法義?外道自然講不清楚這些佛教的術語,表示外道根本不清楚佛教的法義,自然不可能和佛陀教的一模一樣。

本經所說的「六重法」即修行人間彼此應友愛、敬重的「六和敬」:身合同住、口合無諍、意合同悅、見合同解、利合同均、戒合同修。這「六和敬」也是任何團體中都可以應用的原則,能讓眾人和諧相處。

「七識住」是七種心識的住處、心識貪愛攀緣的七種境界,當中不包含欲界的三惡道、色界的四禪天、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因為它們不是識所貪愛的境界,或者不會增長識。「九眾生居」是九種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為「七識住」加上色界的四禪天、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至於欲界的三惡道並非眾生樂於居住的地方,因此也不在九眾生居中。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