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結禁品第四十六第10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言:「如來今日與諸比丘說:『十想之法,其能修者,斷諸有漏,成無漏行。』如我,世尊!不堪任行此十想。所以然者,欲心多故,身意熾盛,不得寧息。」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汝今當捨淨想,思惟不淨想;捨有常想,思惟無常想;捨有我想,思惟無我想;捨可樂想,思惟不可樂想。所以然者,若比丘思惟淨想,欲心便熾盛;若思惟不淨想,便無欲心。比丘當知,欲的特性欲為不淨,如彼屎聚;欲如鴝鵒,饒諸音聲;欲無返復,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當念捨欲,如棄塜間。欲還自害,如蛇懷毒;欲無厭患,如飲鹹水;欲難可滿,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羅剎村;欲猶怨家,恒當遠離。欲猶少味,如蜜塗刀;欲不可愛,如路白骨;欲現外形,如廁生華;欲為不真,如彼畫瓶,內盛醜物,外現殊特;欲無牢固,亦如聚沫。是故,比丘!當念遠離貪欲之想,思惟不淨之想。汝今,比丘!當憶昔迦葉佛所奉行十想,今當重思惟十想,有漏心便解脫。」

爾時,彼比丘悲泣墮淚不能自止,即時頭面禮佛,白世尊言:「唯然,世尊!愚惑積久,如來躬自說十想,方欲遠離。今自懺悔,後更不犯!唯願如來受其重過,原恕不及。」

佛告比丘:「聽汝改過,勿復更犯,又如來與汝說十想而不肯奉持。」

是時,彼比丘聞世尊教誡已,在[*]閑靜之處,剋己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修無上梵行者,欲果其所願;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爾時,彼比丘便成阿羅漢。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結禁.聖賢居  二力及十念
 親國.無罣礙  十[輪>論].想.觀想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二

[校勘]

大正藏無「十」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音聲」,大正藏原為「音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音聲」。聖本作「嚮」。

「現」,大正藏原為「見」,今依據聖本改作「現」。

大正藏無「然」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告」,大正藏原為「吉」,今依據宋、元、明、聖、CB五本改作「告」。

「汝說十」,宋、元、明三本作「說女」。

「誡」,聖本作「戒」。

「果」,大正藏原為「昇」,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果」。

「想」,宋、元、明三本作「相」。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鴝鵒:八哥的別名。

迦葉佛:過去七佛中,第六位的佛名,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一位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由原理來瞭解欲望的本質

如果因為欲望太盛而難以修前一經所說的「十想」,則要先思維不淨、無常、無我、不可樂(對治常、樂、我、淨的妄想),並思維欲望的特性,如本經所說的各種譬喻。

如果不瞭解欲望的本質,縱使觀想不淨,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不淨只是一種想像。先思維欲望的特性,瞭解了欲望的本質,這時十想就不只是想像,而是忠實反映出欲望的本質了。

人們欲望的背後隱藏了假設,例如我所貪的身體是永恆、乾淨、美麗的。如果觀身體不淨,欲望的背後失去所依靠的隱藏假設,就比較能消退欲望。

另一方面,由散心思考所達成的理解,斷煩惱的力度有限,如果能透過止觀將不淨轉換為真正的體驗,更能有破貪的力道。

  • 欲望的本質,在生活上有什麼例子呢?

人們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太多,這就是欲望造成的,

好吃的東西經過身體消化變成噁心的屎,身體持續地產出屎,因此不必過度貪著食物和身體。

好吃好喝的東西不一定有益健康,因欲望而過度吃喝則會導致不健康,例如喝太多含糖飲料,則會產生各種疾病。

有智慧,則能判斷需要的是什麼,不被想要的所蒙閉,而能避免苦果。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