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阿那邠邸①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世尊告長者曰:「長者家中廣施不乎?」
長者白佛:「貧家惠施,晝夜不斷,四城門中,及大市中,家中行路,及佛、比丘僧,是為八處惠施。如是,世尊!其有所須,須衣ⓐ惠衣,須食與食,國中珍寶終不違逆,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悉給施之。亦有諸天來至我所,在虛空中而告我曰:『分別尊卑,此者持戒,此者犯戒,與此獲福,與彼無報。』然我心正無有彼此,不起增減之心,普等慈心於一切眾生。ⓑ有其眾生依命根存形,有食則存,非食命不濟。施惠一切眾生,其報無量,受其ⓒ果報,無ⓓ有增減。」
佛告長者:「善哉,ⓔ善哉!長者!平等施者福第一尊。然眾生之心復有勝②,如施持戒人勝犯戒者。」
是時,虛空神、天,稱慶無量,即ⓕ時而說此偈:
「佛說擇施尊, 愚眾有ⓖ增減,
求其良福田, 何過如來眾。③
「然今世尊所說極為快哉,施持戒人,勝犯戒者。」
爾時,世尊告阿那邠邸長ⓗ者:「今當與汝說賢聖之眾,善思念之,抱在心懷。或施少獲福多,或施多獲福多。」
阿那邠邸長者白佛言:「唯願世尊敷演其義!云何施少獲福多?云何施多獲福多?」
佛告長者:「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是謂,長者!賢聖之眾,施少獲福多,施多獲福多。」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四向成就人, 四者成果實,
此名賢聖眾, 惠施獲福廣。
「過去久遠諸佛世尊,亦復有此ⓙ賢聖之眾,如我今日無異;正使當來諸佛世尊出現於世者,亦得如此賢聖之眾。是故,長者!歡喜悅心,供ⓚ養聖眾。」
是時,世尊與彼長者說微妙法,立不退轉ⓛ之地。長者聞ⓜ法已,喜慶無量,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繞佛三匝,便退而去。
是時,阿那邠邸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惠=與【宋】【元】【明】
「惠」,宋、元、明三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與」。
ⓑ 有其=又且【宋】【元】【明】,=又具【聖】
????
ⓒ 果報=報果【宋】【元】【明】
「果報」,宋、元、明三本作「報果」。 「報果」,大正藏原為「果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報果」。
ⓓ 〔有〕-【聖】
聖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善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善哉」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善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時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而」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時而」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增減=減增【聖】
「增減」,聖本作「減增」。 「減增」,大正藏原為「增減」,今依據聖本改作「減增」。
ⓗ 者+(曰)【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者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爾=是【宋】【元】【明】【聖】
「爾」,宋、元、明、聖四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是」。
ⓙ 賢聖=聖賢【宋】【元】【明】
「賢聖」,宋、元、明三本作「聖賢」。 「聖賢」,大正藏原為「賢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聖賢」。
ⓚ 養=奉【宋】【元】【明】
「養」,宋、元、明三本作「奉」。 「奉」,大正藏原為「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奉」。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註解]
① 阿那邠邸:優婆塞名,是舍衛城的長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人譽為「給孤獨」,「阿那邠邸」是音譯,又譯為「須達多」。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給僧團,即祇樹給孤獨園。「邠」讀音同「賓」。
② 眾生之心復有勝:眾生的心也有優劣的差別。
③ 佛說擇施尊,愚眾有增減,求其良福田,何過如來眾:佛陀說優先布施有修行的尊者,人們的愚昧與否有差別,要找到優良的福田,沒有比佛陀帶領的聖眾還好的。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