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阿ⓖ踰闍江水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時,大均頭①在閑靜之處,而作是念:「頗有此義,增ⓘ益功德?為無此理?」是時,均頭即從座起,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均頭白佛言:「世尊!向者在閑靜之處,而作是念:『頗有此理,所行眾事,得益功德耶?』我今問世尊!唯願說之。」
世尊告曰:「可得增益功德。」
均頭白佛ⓚ言:「云何得增益功德?」
世尊告曰:「增益有七事,其福不可稱量,亦復無人能算計此者。云何為七?於是,族姓子、若族姓女未曾起僧伽藍②處,於中興立者,ⓛ此福不可計。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持床座施彼僧伽藍者及與比丘僧,是謂,均頭!第二之福不可稱計。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食施彼比丘僧,是謂,均頭!第三之福不可稱計。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遮雨衣給施比丘僧者,是謂,均頭!第四功德其福不可ⓜ量。
「復次,均頭!若族姓子、ⓝ女若以藥ⓞ施比丘僧者,是謂第五之福不可稱計。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曠野作好井者!是謂,均頭!第六ⓟ之功德也,不可稱ⓠ計。
「復次,均頭!善男子、善女人近道作舍,使當來過去得止宿者,是謂,均頭!第七功德不可稱計。
「是謂,均頭!七功德ⓡ之法,其福不可ⓢ量。若行,若坐,正使命終,其福隨後,如影隨形,其德不可稱[*]計。言當有爾許③之福,亦如大海水,不可升斗量之;言當有爾許之水,此七功德亦復如是,其福不可稱限。是故,均頭!善男子、善女人當求方便,成辦七功德。如是,均頭!當作是學。」
爾時,均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 五=四【聖】*
「五」,聖本作「四」。 「四」,大正藏原為「五」,今依據聖本改作「四」。
ⓒ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 品+(第四十)【宋】【元】【明】,品+(分)【聖】
????
ⓔ 餘=二【明】
「餘」,明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餘」,今依據明本改作「二」。
ⓕ [No. 26(7)]
???
ⓖ 踰=喻【聖】
「踰」,聖本作「喻」。 「喻」,大正藏原為「踰」,今依據聖本改作「喻」。
ⓗ (是)+時【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增」,大正藏原為「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增」。
ⓙ 〔至〕-【聖】
聖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至」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言〕-【聖】
聖本無「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此+(初)【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初」。 大正藏無「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計)+量【宋】【元】【明】
「量」,宋、元、明三本作「計量」。 大正藏無「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女若=族姓女【宋】【元】【明】,〔若〕-【聖】
????
ⓞ 施+(與)【宋】【元】【明】
「施」,宋、元、明三本作「施與」。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之功德也=功德【宋】【元】【明】
「之功德也」,宋、元、明三本作「功德」。 「功德」,大正藏原為「之功德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功德」。
ⓠ 計=量【宋】*【元】*【明】*【聖】
「計」,宋、元、明、聖四本作「量」。 「量」,大正藏原為「計」,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量」。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稱)+量【宋】【元】【明】
「量」,宋、元、明三本作「稱量」。 大正藏無「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① 大均頭:比丘名,七歲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滅外道六十二見後證得阿羅漢果,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 47〉第9經。又譯為「均頭」、「純陀」、「周那」、「摩訶周那」。
② 僧伽藍:為音譯,義譯為「僧團的園林」,是寺院的通稱。又譯為「僧伽藍摩」,簡稱「伽藍」。
③ 爾許:這樣。全句是說這樣的福德猶如大海水是大到無法量測的。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997經:「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如法戒具足,緣斯得生天。」(CBETA, T02, no. 99, p. 261, b7-11) 和本經所說有許多項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