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堪任受籌①,不違禁法②,所謂軍頭波漢ⓐ③比丘是。降伏外道,履行正法,所謂賓頭盧ⓑ④比丘是。瞻視⑤疾病,供給醫藥,所謂讖ⓒ比丘是。四事供養衣被、飯ⓓ食,亦是讖[*]比丘。能造偈頌ⓔ⑥,嘆如來德,所謂ⓕ鵬耆舍ⓖ⑦比丘是。言論辯了而無疑滯,亦是鵬耆舍比丘。得四辯才⑧,觸難答對⑨,所謂摩訶拘絺羅⑩ⓗ比丘是。清淨閑居,不樂人中,所謂堅牢比丘是。乞食耐辱,不避寒暑,所謂難提⑪比丘是。獨處靜坐,專意念道,所謂金ⓘ毘羅比丘是。一坐一食,不移于ⓙ處⑫,所謂施羅⑬比丘是。守持三衣⑭,不離食息⑮,所謂浮彌⑯比丘是。」
軍頭.賓頭盧 讖ⓚ.鵬.拘絺羅
堅ⓛ牢及難提 金[*]毘.施羅.彌
[校勘]
ⓐ 「軍頭波漢」,大正藏原為「軍頭波漠」,宋、元、明三本作「軍頭婆漢」。今依CBETA本修訂為「軍頭波漢」。
ⓑ 賓頭盧~Piṇḍola-Bhāradvāja.
ⓒ 「讖」,大正藏原為「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讖」。*
ⓓ 「飯」,大正藏原為「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飯」。
ⓔ 「頌」,宋、元、明三本作「誦」。
ⓕ 大正藏無「所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鵬耆舍~Vaṅgīsa.
ⓗ 摩訶拘絺羅~Mahā-Koṭṭhita.
ⓘ 「金」,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金」。*
ⓙ 「于」,大正藏原為「乎」,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 「讖」,大正藏原為「識」,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讖」。
ⓛ 「堅」,大正藏原為「善」,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堅」。
[註解]
① 受籌:分發計算人數用的細棒,以作投票計票或統計接受供餐的僧眾數目等用途。又譯為「行籌」。「籌」是以竹、木、銅、鐵等材料作成的細棒,多用於計算人數或是表決。
② 禁法:指戒律。
③ 軍頭波漢:比丘名。有次佛弟子須摩提女被逼婚,燃香向佛求助,佛陀要所有已得神足的阿羅漢出席接受供養,軍頭波漢尊者是僧團當場最資深的上座,但只證初果,也沒有神通,眼看最資淺的小沙彌也有神足,自己怎麼有資格受籌接受供養?他的心清淨,在受籌的瞬間證得阿羅漢果,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二〈須陀品 30〉第3經。軍頭波漢尊者是接受佛陀付囑在法滅盡前不入涅槃的尊者之一,至今仍在人間行走。又譯為「君頭波漢」、「君屠鉢漢」。
④ 賓頭盧:比丘名,出身婆羅門貴族,是俱睒彌國優填王的宰相之子,少年出家,證阿羅漢且有神通。佛陀成道後第六年,王舍城的樹提長者將栴檀木製成的鉢高懸在長竿上,表示誰能以神通取得就送誰,最後由賓頭盧尊者以神通取得,折服外道六師。但由於向未受大戒的人示現神通,被佛陀處罰離開閻浮提而到別的世界度眾,佛陀後來讓他回到閻浮提,付囑他在法滅盡前不入涅槃,以讓後世眾生供養植福。
⑤ 瞻視:照顧。
⑥ 偈頌:詩頌。梵語「偈陀」中譯為「頌」,合併稱為「偈頌」。
⑦ 鵬耆舍:比丘名,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詩人,常以即興的詩偈讚嘆三寶。又譯為「多耆奢」、「婆耆舍」。
⑧ 四辯才:善於說法的四種才智,包含義辯(分別義理)、法辯(明白諸法)、辭辯(通達方言)、應辯(不畏懼說法)。又譯為「四辯」。
⑨ 觸難答對:遇到困難的質問能適切地應答。
⑩ 摩訶拘絺羅:比丘名,以「隨所敷演,而有大智」聞名,佛陀並且稱讚他的四辯才,,詳見《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一〈苦樂品 29〉第5經。他是舍利弗的舅舅,從佛出家前又被稱為「長爪梵志」。「摩訶」為音譯,義譯為「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稱,例如用以和資歷較淺的同姓名人士區分。
⑪ 難提:比丘名,他和阿那律尊者、金毘羅尊者共同修行的事蹟可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十六〈高幢品 24〉第8經。
⑫ 一坐一食,不移于處:一天只吃一餐,即日中一食,而且一離開座位就算結束用餐,不移到其他地方再吃,這是十二頭陀行之一。
⑬ 施羅:比丘名,原為摩竭陀國王舍城的外道大師,有五百位弟子,後來隨佛出家,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六〈放牛品 49〉第6經。
⑭ 三衣:出家人的三種袈裟,包括安陀會(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鬱多羅僧(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外套)。
⑮ 不離食息:不離開一刻。「食息」在這裡指每時每刻。
⑯ 浮彌:比丘名,他和王子耆婆先那童子的問答可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五〈心品 3〉第173經浮彌經,和外道的問答可見《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3經。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