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當思念六重之法①,敬之、重之、ⓖ執在心懷,無令忘失。云何為六?於是,比丘!身行念慈,如鏡視其形,可敬、可貴,無令忘失。
「復次,口行念慈,意行念慈,可敬、可貴,無令忘失。
「復次,得法利之具,能與諸梵行者共之,亦無吝想,此法可敬、可貴,無令忘失。
「復次,諸有禁戒不朽、不敗,極為完具,而無缺漏,智者之所貴;復欲使此戒分布與人,使同其味;此法可敬、可貴,無令忘失。
「復次,正ⓗ見賢聖得出要②;如是之見,欲與諸梵行者共同此法,亦可敬、可貴,無令忘失。
「是謂,比丘!有此六重之法,可敬、可貴,無令忘失。是故,諸比丘!常當修行身、口、意行,設得利養之具,當念分布,莫起貪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 九=八【聖】
「九」,聖本作「八」。 「八」,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聖本改作「八」。
ⓒ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十三字-【聖】
????
ⓓ 七之一=六【聖】
「七之一」,聖本作「六」。 「六」,大正藏原為「七之一」,今依據聖本改作「六」。
ⓔ 之一+夾註(六法初)【明】
???
ⓕ ~A. VI. 1. Āhuneyya.
???
ⓖ 執=軌【聖】
「執」,聖本作「軌」。 「軌」,大正藏原為「執」,今依據聖本改作「軌」。
ⓗ 見+(邪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見邪見」。 大正藏無「邪見」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① 六重之法:六個讓僧團和睦相處的原則。又譯為「六和敬」、「六慰勞法」。
② 出要:出離;離欲。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