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五人不可療治。云何為五?一者諛ⓐ諂①之人不可療治;姦邪②之人不可療治;惡口③之人不可療治;嫉妒之人不可療治;無反復④之人不可療治ⓑ。是謂,比丘!有此五人不可療治。」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姦邪惡口人, 嫉妒無反復,
此人不可療, 智者之所棄。
「是故,諸比丘!常當學正意⑤,除去嫉妒;修行威儀⑥,所說如法,當知反復,識ⓒ其恩養,小恩常ⓓ不忘,何況大者,勿懷慳貪,又不自譽,復不毀他人。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諛」,聖本作「論」。
ⓑ 聖本無「無反…療治」九字。
ⓒ 「識」,聖本作「議識」。
ⓓ 「常」,大正藏原為「尚」,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常」。
[註解]
① 諛諂:阿諛諂媚。
② 姦邪:奸詐邪惡。
③ 惡口:罵人;口出惡言。
④ 無反復:不知感恩。
⑤ 正意:正思惟。
⑥ 威儀:行為的規矩、儀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以下五種個性的人,若不改的話是沒救了:
個性 | 說明 | 分類 |
---|---|---|
諛諂 | 阿諛諂媚 | 貪特別強 |
姦邪 | 奸詐邪惡 | 貪特別強 |
惡口 | 口出惡言 | 瞋特別強 |
嫉妒 | 見不得他人好 | 瞋特別強 |
無反復 | 不知感恩 | 貪、瞋都特別強 |
這些煩惱都必定有「癡」(無明)的成分,因此上表中不特別標註「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