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天子欲命終時,有五未曾有瑞應而現在前。云何為五?一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坋ⓒ;三者身體ⓓ污臭;四者不樂本ⓔ座①;五者天女星散。是謂天子當命終時有此五瑞應。爾時,天子極懷愁憂,ⓕ椎胸喚叫。爾時,諸天子來至此天子所,語此天子言:『汝今ⓖ爾來可生善處,ⓗ快得善處②,快得善利;[*]以得善利,當念安處善業③。』爾時,諸天而教授之。」
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處?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處善業?」
世尊告曰:「人間勝於天界的所在人間於天則是善處,得ⓘ善利者,生正見家,與善知識從事④,於如來法中得信根,是謂名為快得善利。彼云何名為安處善業?於如來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彼[*]以學道,戒性具足,諸根不缺,ⓙ飯食知足,恒念經行,得三達明⑤,是謂名為安處善業。」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人為天善處, 良友為善利,
出家為善業, 有漏盡無漏。
「比丘當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是故,比丘!於此命終當生天上。」
爾時,彼比丘白世尊:「云何比丘當生善趣?」
世尊告曰:「涅槃者,即[*]是比丘善趣。汝今,比丘!當求方便,得至涅槃。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當+(知)【元】【明】
「當」,元、明二本作「當知」。 大正藏無「知」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大正藏無「冠自」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坋」,元、明二本作「圿」。
ⓓ 污=汗【宋】【元】【明】【聖】
「污」,宋、元、明、聖四本作「汗」。 「汗」,大正藏原為「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汗」。
ⓔ 座=生【聖】
「座」,聖本作「生」。 「生」,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生」。
ⓕ 椎=搥【明】,=推【聖】
????
ⓖ 爾=將【宋】【元】【明】
「爾」,宋、元、明三本作「將」。 「將」,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將」。
ⓗ 快得=已生【宋】【元】【明】
「快得」,宋、元、明三本作「已生」。 「已生」,大正藏原為「快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生」。
ⓘ 大正藏在「得」字之前有「得善處」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飯=飲【宋】*【元】*【明】*
「飯」,宋、元、明三本作「飲」。 「飲」,大正藏原為「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
ⓚ 來+(法)【宋】【元】【明】
「來」,宋、元、明三本作「來法」。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天〕-【聖】
聖本無「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天」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註解]
① 不樂本座:不能安坐於自己的座位上,而焦慮踱步。
②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這是快得善利的解釋吧???ywliu)
③ 安處善業:安穩地作善行;安穩地修行。
④ 從事:交往。
⑤ 三達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盡明(漏盡神通)。又譯為「三明」、「三達」。
[對應經典]
- Itivuttaka 83。
[讀經拾得]
此經中「於此命終當生天上」的意義似與前後文無法銜接,內容應該是「於此命終當生善趣」,但在傳抄當中「善趣」與「天上」用詞混淆了。而接下來佛陀也解釋了對比丘而言「善趣」是指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