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毘舍離獼猴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師子大將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佛告師子:「云何,師子!家中恒布施乎?」

師子白佛言:「常於四城門外及都市,隨時布施,不令有缺,須食給食,衣裳、香華、車馬、坐具,隨彼所須,皆令給與。」

佛告師子:「善哉!善哉!乃能惠施,不懷吝想。施主檀越隨時惠施,有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檀越施主名聞四遠,眾人歎譽:『某甲村落有檀越施主,恒喜接納沙門、婆羅門,隨所給與,不令有乏。』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一之德。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若至沙門、剎利、婆羅門、長者眾中,不懷慚愧,亦無所畏,猶如師子獸王,在群鹿中亦無畏難。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二之德。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眾人敬仰,見者歡悅,如子見父,瞻視無厭。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三之德。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命終之後,當生二處,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在天為天所敬,在人為人尊貴。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四之德。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智慧遠出眾人上,現身盡漏,不經後世。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五之德。夫人惠施有五德,恒隨己身。」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心常喜惠施,  功德具足成,
 在眾無疑難,  亦復無所畏。
 智者當惠施,  初無變悔心
 在三十三天,  玉女而圍遶。

「所以爾者,師子當知,檀越施主生二善處,現身盡漏,至無為處。」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施為後世糧,  要至究竟處,
 善神常將護,  亦復致歡喜。

「所以然者,師子當知,布施波羅蜜布施之時,恒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得三昧意,亦不錯亂,如實而知之。云何如實而知?苦集、苦盡、苦出要如實而知。是故,師子!當求方便,隨時惠施,若欲得聲聞道、辟支佛道,皆悉如意。如是,師子!當作是學。」

爾時,師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A. V. 34. Sīha.,此經無【聖】

  ????

師子~Sīha.

  ???

香華=華香【宋】【元】【明】

  「香華」,宋、元、明三本作「華香」。
  「華香」,大正藏原為「香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華香」。

施主檀越~Dānapati.

  ???

人=大【元】【明】

  「人」,元、明二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大」。

有=主此【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主此」。
  「主此」,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主此」。

斯=此【明】

  「斯」,明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斯」,今依據明本改作「此」。

知+(苦諦如實而知)【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知苦諦如實而知」。
  大正藏無「苦諦如實而知」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道+(佛道)【宋】【元】【明】

  「道」,宋、元、明三本作「道佛道」。
  大正藏無「佛道」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毘舍離: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當今印度東北部,在恆河北岸,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譯為「毘耶離」、「鞞舍離」、「廣嚴城」。

香華:即香與花,又作華香。多為供佛用,為六供養之二。六種供養為水、香、花、果、飲食、燈。六供養的出處(相關經文)?

坐具:坐時或臥時墊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淨的長方形布。又譯為尼師壇、敷具。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不懷慚愧:不會覺得自己不足而畏懼。

現身:當生。

智者當惠施,初無變悔心:「初」從來;完全之意。這種用法用於否定句,例如「初不」指「從來不」。全句意思為:有智慧的人應當布施,並且從最開始發心布施(一直到布施後),都不曾心生變悔。

身意牢固:身心安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說「布施之時,恒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得三昧意,亦不錯亂,如實而知之」,即是由布施而讓身心輕安,因此容易得定(三昧),再因定發慧(如實而知之)。也符合七覺支中:精進覺支→喜覺支→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的次第。

這也可以說是以布施入手而到彼岸(布施波羅蜜)的次第。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32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