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四梵志皆得五通①,修行善法,普集一處,作ⓒ是論ⓓ議:「此伺命②來時不避豪強,各共隱藏,使伺命不知來處。」
爾時,一梵志飛在空中,欲得免死,然不免其死,即在空中而命終。第二梵志復入大海水底,欲得免死,即於彼命終。彼第三梵志欲得免死,入須彌山腹中,復於中死。彼第四梵志入地至金剛ⓔ際③,欲得免死,復即彼而命終。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見四梵志,各各避死,普共命終。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 脫之ⓕ不受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是,比丘!有梵志四人集在一處,欲得免死,各歸所奔,故不免死。一人在空,一人入海水,一人入山腹中,一人入地,皆共同死。是故,諸比丘!欲得免死者,當思惟四法本。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初法本,當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謂第二法本,當共思惟。一切法無我,此第三法本,當共思惟。滅盡為涅槃,是謂第四法本,當共思惟。如是,諸比丘!當共思惟此四法本。所以然者,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此是苦之元本。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No. 131]
???
ⓑ 閱=越【明】
「閱」,明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閱」,今依據明本改作「越」。
ⓒ 是=此【宋】【元】【明】【聖】
「是」,宋、元、明、聖四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此」。
ⓓ 議=義【聖】
「議」,聖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聖本改作「義」。
ⓔ 「際」,宋、元、明、聖四本作「剎」。
ⓕ 「之」,大正藏原為「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
[註解]
① 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② 伺命:司掌人命數的神。
③ 金剛際:可能為地殼的底層。古印度認為這個世界的構成是在虛空(太空)輪上有風(移動性)輪,風輪上有水(濕潤性;黏聚性)輪,水輪上有地(堅固性)輪,地輪的基礎稱為金剛際。又譯為「金剛剎」。
[對應經典]
- Dhammapāda 128。
- 《婆羅門避死經》。
[讀經拾得]
修定得到神通之後,雖然在定中暫時不會死,但不論躲到天涯海角,出定之後終究免不了一死。
若要超脫生死,需要思維四法義:
- 一切行無常
- 一切行苦
- 一切法無我
- 滅盡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