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日空中有隨嵐風①,設復有飛鳥至彼者,若ⓐ鳥、鵲、鴻②、鵠③值彼風者,頭ⓑ腦、羽翼各在一處。此間一比丘亦復如是。捨禁戒已,作白衣行,是時三衣④、鉢器、鍼ⓒ筩六物⑤之屬各在一處,猶隨嵐之風吹殺彼鳥。是故,諸比丘!當修行梵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鳥=烏【宋】【元】【明】【聖】
「鳥」,宋、元、明、聖四本作「烏」。 「烏」,大正藏原為「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烏」。
ⓑ 腦=脇【宋】【元】【明】
「腦」,宋、元、明三本作「脇」。 「脇」,大正藏原為「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脇」。
ⓒ 筩=筒【宋】
「筩」,宋本作「筒」。 「筒」,大正藏原為「筩」,今依據宋本改作「筒」。
[註解]
① 隨嵐風:音譯,又作毘藍、吠藍婆;義譯為迅猛風,劫災時的大猛風,所到之處,悉皆散壞,能壞世界。(不過應該不是大三災災後重建大千世界的「僧伽風」、「阿那毘羅大風」,也不是大三災風災時毀壞大千世界的「大僧伽風」)。
② 鴻:大雁。
③ 鵠:天鵝。讀音同「胡」。
④ 三衣:出家人的三種袈裟,包括安陀會(日常勞務或就寢時用;貼身的衣)、鬱多羅僧(禮拜、聽法、聽戒時加披於安陀會外;上衣)、僧伽梨(外出托缽或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用;外套)。
⑤ 六物:出家人不可或缺的隨身生活資具,其形狀、材料、製法都有嚴格規定,極其簡約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出家人將物質貪欲減少到最低。六物包括了:三衣、鉢、尼師壇(敷布坐臥之具)、飲水所用之漉水囊(避免誤傷水中蟲命)等六種。若略去後二者,一般稱為三衣一鉢。若加裁縫用具之針、筒,則為八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戒,不要視為拘束,它其實是一種隨身的保護。五欲,也不要視為及時行樂,它其實也可能是墮落的陷阱。
- 世尊蠻常把四處遊化的「比丘」比喻為自由飛翔的「鳥」:
《雜阿含經》卷24第637:「衣鉢隨身,如鳥兩翼」。
《中阿含經》卷19〈80 迦絺那經第9〉: 阿那律尊者代佛說法:「諸賢,我已成就此聖戒聚,當復學極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隨所遊至,與衣鉢俱;行無顧戀,猶如鷹鳥與兩翅俱,飛翔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