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四諦品第二十五第6經

聞如是:

一時,尊者舍利弗、尊者目揵連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

爾時,舍利弗告諸比丘:「世間有此四人。云何為四?所謂第一人者與結相隨,然內有結而不知。或有一人與結相隨,然內有結如實知之。或有一人不與結相隨,然內無結如實而不知。或有一人不與結相隨,然內無結如實知之。

「諸賢當知,第一人者與結相隨,然內有結而不知,此二有結人中,此人最為下賤。所謂彼第二人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知之,此人極為妙。彼第三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而不知,此人於二無結人中,此人最為下賤。所謂彼第四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知之,此人於無結人中最為第一。諸賢當知,世間有此四人。」

是時,尊者目連問舍利弗曰:「有何因緣,有結相隨人,一人下賤,一人最妙?復有何因緣,此二無結人相隨,一人下賤,一人最妙?」

舍利弗對曰:「彼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不知。彼人作是念:『我當作淨想。』彼便思惟作淨想。當作淨想時,便起欲心,以起欲心已,便有貪欲、瞋恚、癡心而命終。爾時,不求方便,滅此欲心,便有瞋恚、愚癡之心而命終。目連當知,猶如有人詣市買得銅器,塵土垢坌,極為不淨。彼人不隨時摩抆,不隨時淨洗,然彼銅器倍更生垢,極為不淨。此第一人亦復如是,與垢相隨,內有結如實不知,彼便作是念:『我當思惟淨想。』已思惟淨想,便生欲心,已生欲心,則有貪欲、瞋恚、愚癡而命終,不求方便,滅此欲心。

「彼第二人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知!『我今可捨淨想,思惟不淨想。』彼已捨淨想,思惟不淨想,彼[*]以思惟不淨想,便不生欲心,求方便,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及者及,便無貪欲、瞋恚、愚癡,亦復無結而命終。猶如有人從市中買得銅器,塵垢所染,彼人隨時修治,洗蕩使淨。此人亦復如是。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知之。彼人便捨淨想,思惟不淨想,彼思惟不淨想,更求方便,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作證者教令得證,已無欲心、無瞋恚、愚癡而命終。是謂,目連!有此二人與結相隨,一人下賤,一人最妙。」

目連曰:「復以何因緣,使此二人不與結相隨,一人下賤,一人最妙?」

舍利弗曰:「彼第三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而不知。彼便作是思惟,我不求方便思惟,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作證者而作證。彼人有欲心、瞋恚、愚癡所縛而命終。猶如有人詣市買銅器,非塵垢所染,然不隨時洗治,亦不隨時修治;此第三人亦復如是,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不知,亦不作是學,我當求方便,滅此諸結;而有貪欲、瞋恚、愚癡之心而命終。

「彼第四人不與結俱,內無結如實知之。彼便作是思惟,求方便,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作證者令作證。彼以無此結而命終。猶如有人詣市,得好銅器極淨潔,復加隨時修治,磨洗其器。爾時,彼器倍復淨好,此第四人亦復如是,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知之,彼便作是思惟,求方便,不獲者獲、不得者得、不作證者而作證,彼便無結使貪欲、瞋恚、愚癡,身壞命終。是謂,目連!有此二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知之,一人為上,一人下賤。」

是時,尊者目連問舍利弗曰:「何以故名曰結?」

舍利弗曰:「目連當知,惡不善法,起諸邪見,故名為結。或復有人而作是念:『如來問我義已,然後與諸比丘說法,不問餘比丘義,而如來與比丘說法。』或復有是時,世尊語餘比丘而說法,然不語彼比丘如來說法。『如來不語我與比丘說法。』或有不善,或有貪欲。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恒在諸比丘前而入村乞食,不使餘比丘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或有是時,餘比丘在前而入村乞食,不使彼比丘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我不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目連當知,或復有是時,比丘作是念:『我當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不使餘比丘先比丘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或復有時,餘比丘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不使彼比丘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我不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食已與檀越說法,不使餘比丘食訖與檀越說法。』或復有時,餘比丘食竟與檀越說法,不使彼比丘食竟與檀越說法。『不使我食竟與檀越說法。』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當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不使餘比丘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或復有時,餘比丘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不使餘比丘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不使我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使諸比丘不知我犯戒。』或復有時,彼比丘犯戒,諸比丘知此比丘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不使餘比丘語我言犯戒。』或復有時,彼比丘犯戒,餘比丘語言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彼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使清淨比丘告我,不使不清淨比丘告我。』或復有時,不清淨比丘告彼比丘言:『彼比丘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若有比丘告我者,當在屏處,不在大眾之中。』或復有時,彼比丘犯戒,在大眾中告語,不在屏處。比丘復作是念:『此諸比丘在大眾中告我,不在屏處。』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目連當知,此諸法之本,興起此行者,名為結使。目連!復知諸有四部之眾,犯此行者,皆共聞知。雖言我行阿練若,在閑靜之處,正使著五納衣,恒行乞食,不擇貧富,行不卒暴,往來住止,坐起動靜,言語默然,彼比丘作是念:『使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斯諸梵行者,恒來供養我。』彼比丘雖有是念,然四部眾亦不隨時供養。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惡不善行未除故,見聞念知。猶如有人,一銅器極為清淨,復以不淨盛著銅器中,復以餘器蓋其上,持行詣國界。眾人見已,問彼人曰:『君所持者是何物乎?我等欲得觀見。』是時,眾人素既飢儉,謂呼:『是好飲食。』尋發器蓋,然是不淨,皆共得見。此比丘亦復如是。雖有阿練若行,隨時乞食,著五納衣,正身正意繫念在前,彼雖生此念:『欲使諸梵行者,隨時來供養。』然復諸梵行人,不隨時供養。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惡不善法結使未盡故。

「目連當知,諸有比丘無此惡不善法,結使已盡,見聞念知,雖在城傍行,猶是持法之人。或受人請,或受長者供養,彼比丘無此貪欲之想。是時,四部之眾及諸梵行者,皆來供養。所以然者,以彼比丘行清淨故,皆見聞念知。猶如有人有好銅器,盛好飲食,氣味極香,復以物蓋其上,持行詣國界,眾人見已,問彼人曰:『此是何物,我等欲得觀見。』時尋發看,見是飲食,皆共取食。此亦如是,比丘見聞念知,雖在城傍行,受長者供養,彼不作是念:『使諸梵行者來供養我。』然復諸梵行者,皆來供養之。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惡不善行[*]以除盡故。是故,目連!以此諸行故,名為結使。」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歎曰:「善哉!善哉!舍利弗!所以然者,我昔遊此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到時著衣持鉢,入羅閱城乞食,至彼車師舍,在門外默然而立。是時,彼工師手執斧而材。是時,更有長老工師有少事緣,來至此工師舍。是時,彼工師修治材板。是時,彼老工師而生此念:『此小工師斫材如我意不?我今當觀之。』是時,彼工師所嫌之處,彼工師盡取斫之。是時,彼老工師甚懷歡喜,而作是念:『善哉!善哉!卿所斫材盡如我意。』此亦如是,諸有比丘心不柔和,捨沙門行,心懷姦偽,不從沙門之法,性行麁踈,不知慚愧,強顏耐辱,為卑賤行,無有勇猛。或喜多忘失,不憶所行,心意不定,所作錯亂,諸根不定,然今尊者舍利弗觀察性行已,而修治之。

「諸有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甚恭敬戒,不捨沙門賢聖之法,無有幻偽,不行卒暴,心意柔和,言常含笑,不傷人意,心恒一定,無有是非,諸根不亂。彼聞尊者舍利弗語已,便自承受,亦不忘失。猶如若男、若女,端正無雙,極自沐浴,著好新衣,用香塗身。若復有人,復加以優鉢華,持用奉上,彼人得已,即著頭上,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此亦如是,若有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恭敬於戒,不失沙門之法,無有幻偽,不行卒暴,心意柔和,言常含笑,不傷人意,心恒一定,無有是非,諸根不亂。彼從尊者舍利弗聞是語已,甚懷歡喜,不能自勝,而受其教。如此諸族姓子說此法教。」

爾時,諸賢各各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M. 5. Anaṅgaṇa.,[No. 26(87), No. 49]

  ????

揵=健【聖】

  「揵」,聖本作「健」。
  「健」,大正藏原為「揵」,今依據聖本改作「健」。

二+(人)【宋】【元】【明】

  「二」,宋、元、明三本作「二人」。
  大正藏無「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愚)+癡【宋】【元】【明】

  「癡」,宋、元、明三本作「愚癡」。
  大正藏無「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隨=俱【聖】*

  「隨」,聖本作「俱」。
  「俱」,大正藏原為「隨」,今依據聖本改作「俱」。

摩抆不隨=磨拭不俱【宋】【元】【明】

  「摩抆不隨」,宋、元、明三本作「磨拭不俱」。
  「磨拭不俱」,大正藏原為「摩抆不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磨拭不俱」。

〔淨想已〕-【聖】

  聖本無「淨想已」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淨想已」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知+(之)【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知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如實知我今可捨)+淨想【宋】【元】

  「淨想」,宋、元二本作「如實知我今可捨淨想」。
  大正藏無「如實知我今可捨」七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洗蕩=蕩器【宋】【聖】,=盪器【元】【明】

  ????

教=而【宋】【元】【明】

  「教」,宋、元、明三本作「而」。
  「而」,大正藏原為「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大正藏無「非」字,今依據前後文、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及相當的南傳經文補上。

〔貪欲〕-【聖】

  聖本無「貪欲」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貪欲」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磨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磨洗」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磨洗」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時〕-【聖】

  聖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不使…說法〕十二字-【聖】

  聖本無「不使…說法」五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不使…說法」五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使〕-【聖】

  聖本無「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使」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我)+言【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我言」。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諸=語【聖】*

  「諸」,聖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聖本改作「語」。

〔夷〕-【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之)+眾【宋】【元】【明】

  「眾」,宋、元、明三本作「之眾」。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蓋=看【宋】【元】【明】

  「蓋」,宋、元、明三本作「看」。
  「看」,大正藏原為「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看」。

得=惡【宋】【元】【明】

  「得」,宋、元、明三本作「惡」。
  「惡」,大正藏原為「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惡」。

(之)+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之人」。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觀)+看【宋】【元】【明】

  「看」,宋、元、明三本作「觀看」。
  大正藏無「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時〕-【聖】

  聖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新衣用香=華香兼用【宋】【元】【明】

  「新衣用香」,宋、元、明三本作「華香兼用」。
  「華香兼用」,大正藏原為「新衣用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華香兼用」。

無有=又無【宋】【元】【明】,=有無【聖】

  ????

[註解]

檀越:為音譯,義譯為「施主」,施與僧眾衣食等的人。

斫:以刀斧砍削。讀音同「濁」。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觀察心中的煩惱

覺察心念中有結、無結,是四念處中「心念處」的範疇,心念的活動與身、受相連,已能如實知「身念處」、「受念處」的人,因為心足夠敏銳,可進一步覺察到比身、受更細微的心念,觀照何時有或無貪、瞋、癡等煩惱,這就是「心念處」。

本經中的第三種人是「內無結,而如實不知」,雖然目前沒有煩惱,但是並未斷除煩惱的根源,由於這種人連心中當下有沒有煩惱都不知道,渾渾噩噩且毫無警戒,日後因緣俱足時就會再生起煩惱。

例如有人不吸毒,但對毒害沒有概念,不知道毒碰不得,這也算無結而不知。這樣的缺點是或許某一天有人誘惑他吸毒,他就陷進去了。

有結人 vs 無結人:

有沒有心結 用譬喻的話就是 優劣比一比
心裡有結,自己不知道 銅器買來就髒,又放著生灰塵
心裡有結,自己能知道 銅器買來就髒,可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心裡無結,自己不知道 銅器買來很乾淨,卻放著生灰塵
心裡無結,自己能知道 銅器買來很乾淨,加上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同場加映] 外表好壞 vs 內在境界:(《雜阿含經》卷35第991經)

外表和內在 優劣比一比
犯戒,而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
犯戒,但於心解脫、慧解脫能如實知
持戒者(掉動者、瞋恨者、苦貪者),但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
持戒者(掉動者、瞋恨者、苦貪者),而於心解脫、慧解脫能如實知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