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雲。云何為四?或有雲雷而不雨,或有雲雨而不雷,或有雲亦ⓑ雨亦ⓒ雷,或有雲亦ⓓ不雨亦[*]不雷,是謂四種雲。世間四種人而像雲,何等四人?或有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雨而不雷,或有比丘亦不雨亦不雷,或有比丘亦雨亦雷。
「彼云何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高聲誦習,所謂ⓔ契經、ⓕ祇夜、ⓖ受決、ⓗ偈、ⓘ本末、因緣、已說、ⓙ生經、ⓚ頌、ⓛ方等、ⓜ未曾有法、譬喻。如是諸法,善諷誦讀,不失其義;不廣與人說法。是謂此人雷而不雨。
「ⓝ彼云何ⓞ人雨而不雷?或ⓟ比丘有顏色[*]端政,出入行來,進止ⓠ之宜,皆悉具知,修諸善法,無ⓡ毫釐之失;然不多聞,亦不高聲誦習,復不修行契經、本末、授決、偈、因緣、譬喻、生經、方等、未曾有法,然從他ⓢ承受,亦不忘失,好與善知識相隨,亦好與他說法。是謂此人雨而不雷。
「彼何等人亦不雨亦復不雷?或有一人顏色不[*]端政,出入行來,進止之ⓣ宜,皆悉不具,不修諸善法;然不多聞,亦不高聲誦習ⓤ讀,復不修行契經至方等,亦復不與他說法。是謂此人亦不雨亦不雷。
「ⓥ復有何等人亦雨亦雷?或有一人顏色[*]端政,出入行來,進止之[*]宜,亦悉具知,好喜學問,所受不失;亦好與他說法,勸進他人,令使承受。是謂此人ⓦ亦雷亦雨。是謂,比丘!世間有此四人。是故,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諦.饒益.阿難 重擔.四生.結
四果.隨嵐風 四鳥.雷在後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七ⓧ
[校勘]
ⓐ ~A. IV. 102. Valāhaka.
???
ⓑ (不)+雨【宋】【元】【明】
「雨」,宋、元、明三本作「不雨」。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不)+雷【宋】【元】【明】
「雷」,宋、元、明三本作「不雷」。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契經~Sutta.
???
ⓕ 祇夜~Geyya.
???
ⓖ 受決~Veyyākaraṇa.,受=授【宋】【元】【明】
????
ⓗ 偈~Gāthā.
???
ⓘ 本末~Itivuttaka(?).
???
ⓙ 生經~Jātaka.
???
ⓚ 頌~Udāna.(?)
???
ⓛ 方等~Vedalla.
???
ⓜ 未曾有法~Abbhutadhamma.
???
ⓝ 〔彼〕-【聖】
聖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人=比丘【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比丘」。 「比丘」,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比丘」。
ⓟ 比丘有=有比丘【宋】【元】【明】【聖】
「比丘有」,宋、元、明、聖四本作「有比丘」。 「有比丘」,大正藏原為「比丘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有比丘」。
ⓠ 之宜=威儀【聖】
「之宜」,聖本作「威儀」。 「威儀」,大正藏原為「之宜」,今依據聖本改作「威儀」。
ⓡ 毫=豪【聖】
「毫」,聖本作「豪」。 「豪」,大正藏原為「毫」,今依據聖本改作「豪」。
ⓢ 〔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宜=儀【聖】*
「宜」,聖本作「儀」。 「儀」,大正藏原為「宜」,今依據聖本改作「儀」。
ⓤ 〔讀〕-【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讀」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復=彼【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 亦雷亦雨=亦雨亦雷【宋】【元】【明】
「亦雷亦雨」,宋、元、明三本作「亦雨亦雷」。 「亦雨亦雷」,大正藏原為「亦雷亦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亦雨亦雷」。
ⓧ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的比喻中:
- 雲:修行人的分類。
- 雷:讀誦經文、修行如實知。(雷是種光電的作用,造成本質的變化。)
- 雨:以佛法滋潤眾生、廣結善緣。(雨下在很多地方,投射在很多人的心上。)
雨及雷在四種狀態裡指稱的事項略有不同??
對應的南傳經文比喻也不太相同:
- 雲:修行人的分類。
- 雷:能讀法、說法。
- 雨:實踐、體驗法義。
- 十二部經、十二分教:
一般我們常說「三藏十二部經」,三藏,就是經藏、律藏、論藏;十二部經,也稱為十二分教。
「十二部經」是指將佛經依照表現形式、敘述形式、內容等等,做出不同的分類,而佛所說的法,有時屬於其中的一項,有時屬於兩項,或是三項。這些分類是在經典結集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有作「三分教」(這是最原始的分法:契經、祇夜、記別)、「九分教」或「十二分教」。
本經提到的十二分教分別是︰契經、祇夜、受決(記別)、偈(諷頌)、本末(本事)、因緣、已說(論議?)、生經(本生)、頌(自說)、方等(方廣)、未曾有法、譬喻。
(以下參考《中華佛學百科全書》)
(1)「契經」(su^tra,sutta,修多羅、經、線經)
- 簡單來說:簡潔地將要點敘述下來的散文集。
- 廣義來說:契經包含一切佛經。
- 本意是:本來所謂的su^tra是絲或線之意,就像是把長的絲和花串在一起做成花環。經也是如此,把簡單的散文連結而成的一種文學形式。
(2)「祇夜」(geya,geyya,應頌、重頌)︰
- 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
- 簡單來說:散文與韻文(偈)兼而有之的佛的說法形式。應頌:『對應著散文的頌(韻文)』。重頌:『重複散文內容所說的頌』。
- 例如:本品的第 4 經,上文說完之後,複述上文再說一次偈。常見:「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3)「受決」、記別(vya^karan!a,veyya^karan!a,和伽羅那、記說、受記、懸記)︰
- 本意是:『問答體的解說文章』,後來又進一步解為『對簡單的做詳細解說』的意思。
- 在大乘佛教裡,也引申有『受記(授記)』的意思。
(4)「偈」、諷頌(ga^tha^,伽陀、偈)︰
- 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都是其中一例。
(5)「本末」、本事(itivr!ttaka,itivuttaka,伊帝目多伽、如是語)︰
- 一般是指佛弟子過去事的故事。
(6)「因緣」(nida^na,尼陀那)︰
- 1.世尊過去世修行的因緣故事。
- 2.制定戒律戒條的因緣。
(7)「已說」 = 論議(upades/a,優波提舍、論議)?
- 廣解義,是一種詳細註釋的說法。(相對於「略說法」)。
(8)「生經」、本生(ja^taka,闍多伽)︰
- 一般是指佛陀前生的故事。
(9)「頌」、自說(uda^na,優陀那、無問自說、感興語)︰
- 本意是:世尊無問而說。
- 佛陀通常都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自說是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在形式上散文韻文都有。
例如《雜阿含經》卷3第6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
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起,出講堂,於堂陰中大眾前,敷座而坐。爾時,世尊歎
ⓕ 優陀那偈: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 則斷下分結。」
(10)「方等」、方廣(vaipulya,vedalla,毗佛略、毗陀羅、有明)︰
- 1.問與答。(為了得到知識上的滿足而有詢問,以及針對這個詢問所作的解答。)
- 2.在大乘佛教中,語義上是︰『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泛指一切大乘經。
(11)「未曾有法」(adbhutadharma,abbhuta-dha-mma,阿佛陀達磨)︰
- 希有、未曾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出世法的第一義,或神通事蹟。
- 例如:本周的第 2 經,「如來出世,有四種未曾有法。....」
(12)「譬喻」(avada^na,apada^na,阿婆陀那、阿波陀那)︰
- 本意是:『英雄行為的故事』,與因果業報說有關係。某些人在現世有傑出的表現,在過去世也曾有過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連串起來的故事就是譬喻。
- 例如:上周maki導讀的長壽王經就算是「譬喻」的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