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拔祇①國界有鬼,名為毘沙。在彼國界,極為ⓐ兇暴,殺民無量,恒日殺一人,或日殺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爾時,諸鬼神、羅剎充滿彼國。
是時,拔祇ⓒ人民皆共集ⓓ聚,而作是說:「我等可得避此國至他國界,不須住此。」
是時,毘沙惡鬼知彼人民心之所念,便語彼人民曰:「汝等莫離此處至他邦土。所以然者,終不ⓔ免吾手。卿等日日持一人祠吾,吾ⓕ要不觸擾汝。」
是時,拔祇人民日取一人祠彼惡鬼。是時,ⓖ彼鬼食彼ⓗ人已,取骸骨ⓘ擲著他方山中,然彼山中骨滿谿谷。
爾時,有長者名善覺,在彼住止,饒財多寶,積財千億,ⓙ騾、驢、駱駝不可稱計,金、銀、珍寶、車璩、馬瑙、真珠、虎珀亦不可ⓚ稱。爾時,彼長者有兒,名那優羅,唯有一子,甚ⓛ愛敬念,未曾離目前。爾時,有此限制,那優羅小兒,次應祠鬼。
是時,那優羅父母沐浴此小兒,與著好衣,將至塚間,至彼鬼所。到已,啼哭喚呼,不可稱計,並作是說:「諸神,地神,皆共證明:我等唯有此一子,願諸ⓜ神明當證明此;及二十八大鬼神王當共護此,無令有ⓝ乏,及四天王②咸共歸命,願擁護此兒,使得免濟;及釋提桓因亦向歸命,願濟此兒命;及梵天王亦復歸命,願脫此命;諸有鬼神護世者亦向歸命,使脫此厄;諸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我今亦復歸命,使脫此厄;諸辟支佛無師自覺亦復自歸,使脫此厄;彼如來今亦自歸,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獲者獲,不脫者脫,不般涅槃者使般涅槃,無救者與作救護,盲者作眼目,病者作大醫王,若天、龍、鬼神、一切人民、魔及魔天,最尊、最上,無能及者,可敬可貴,為人作良祐福田,無有出如來上者。然如來當鑒察之,願如來當照此至心。」是時,那優羅父母即以此兒付鬼已,便退而去。
爾時,世尊以天眼清淨,復以天耳徹聽,聞有此言,那優羅父母ⓞ啼哭不可稱計。爾時,世尊以神足力,至彼山中惡鬼住處。時,彼惡鬼集在雪山北鬼神之處。是時,世尊入鬼住處而坐,正身正意③,結跏趺坐④。
是時,那優羅小兒漸以至彼惡鬼住處。是時,那優羅小兒遙見如來在惡鬼住處,光色炳⑤然,正身正意,繫念在前⑥,顏色ⓟ端政,與世有奇,諸根寂靜,得諸功德,降伏諸魔,如此諸德不可稱計。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如須彌山,出諸山頂,面如日月,亦如金山,光有遠照。見已,便ⓠ起歡喜心向於如來,便生此念:「此必不是毘沙惡鬼。所以然者,我今見之,極有歡喜之心,設當是惡鬼者,隨意食之。」
是時,世尊告曰:「那優羅!如汝所言,我今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故來救汝,及降此惡鬼。」
是時,那優羅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便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世尊與說妙義。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穢惡、漏、不淨行,出家為要,去諸亂想。爾時,世尊ⓢ以見那優羅小兒心意歡喜,意性柔軟,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是時世尊具與彼說。彼即於坐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彼[*]以見法、得法,成就諸法、承受諸法,無有狐疑,解如來教,歸佛、法、聖眾,而受五戒。
是時,毘沙惡鬼還來ⓤ到本住處。爾時,惡鬼遙見世尊端坐思惟,身不傾動。見ⓥ以,便興恚怒,雨雷電霹靂向如來所,或雨ⓦ刀劍;未墮地之頃,便ⓧ化優鉢蓮華。是時,彼鬼倍復瞋恚,雨諸山河石壁;未墮地之頃,化作種種飲食。是時,彼鬼復化作大象,ⓨ吼喚向如來所。ⓩ爾時,世尊復化作師子王。是時,彼鬼ⓐ倍化作師子形向如來所。爾時,世尊化作大火聚。是時,彼鬼倍復瞋恚,化作大龍而有七首。爾時,世尊化作大金翅鳥。
是時,彼鬼便生此念:「我今所有神力,今[*]以現之,然此沙門衣毛不動,我今當往問其深義。」是時,彼鬼問世尊曰:「我今ⓑ毘沙欲問深義,設不能報我者,當持汝兩脚擲著海南。」
世尊告曰:「惡鬼當知,我自觀察,無ⓒ天及人民、沙門、婆羅門、若人、非人,能持我兩脚擲海南者。但今欲問義者,便可問之。」
是時,惡鬼問曰:「沙門!何等是故行?何等是新行?何等是行滅?」
世尊告曰:「惡鬼當知,眼是故行,曩時⑦所造,緣痛成行;耳、鼻、ⓓ口、身意,此是故行,曩時所造,緣痛成行。是謂,惡鬼,此是故行。」
毘沙鬼曰:「沙門!何等是新行?」
世尊告曰:「今身所造身三、口四、意三⑧,是謂,惡鬼!此是新行。」
時惡鬼曰:「何等是行滅?」
世尊告曰:「惡鬼當知,故行滅盡,更不興起,復不造行,能取此行,永[*]以不生,永盡無餘,是謂行滅。」
是時,彼鬼白世尊曰:「我今極飢,何故奪我食?此小兒是我所食,沙門!可歸我此小兒。」
世尊告曰:「昔我未成道時,曾為菩薩,有鴿投我,我尚不惜身命,救彼鴿厄。況我今日ⓔ已成如來,能捨此小兒令汝食噉?汝今惡鬼盡其神力,吾終不與汝此小兒。云何,惡鬼,汝曾迦葉佛時,曾作沙門,修持梵行,後復犯戒,生此惡鬼。」
爾時,惡鬼承佛威神,便憶曩昔所造諸行。爾時,惡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並作是說:「我今愚惑,不別真偽,乃生此心向於如來,唯願世尊受我懺悔。」如是三、四。
世尊告曰:「聽汝悔過,勿復更犯。」爾時,世尊與毘沙鬼說微妙法,勸令歡喜。
時,彼惡鬼手擎數千兩金,奉上世尊,白世尊曰:「我今以此山谷施ⓕ招提僧,唯願世尊與我受之,及此數千兩金。」如是再三。
爾時,世尊即受此山谷,便說此偈:
「園果施清ⓖ涼, 及作水橋ⓗ樑,
設能造大船, 及諸養生具。
晝夜無ⓘ懈息, 獲福不可量,
法義戒成就, 終後生天上。」
是時,彼鬼白世尊曰:「不審世尊更有何教?」
世尊告曰:「汝今捨汝本形,著三衣,作沙門,入ⓙ拔秖城,在在處處作此教令:『諸賢當知,如來出世,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解脫者令知解脫,無救者與作救護,盲者作眼目,諸天、世人、天、龍、鬼神、魔、若魔天、若人、非人,最尊、最上,無與等者,可敬、可貴,為人作良祐福田。今日度那優羅小兒及降毘沙惡鬼,汝等可往至彼受化。』」
對曰:「如是。世尊!」
爾時,毘沙鬼作沙門,ⓚ披服著三法衣,入諸里巷,作此教令:「今日世尊度那優羅小兒,ⓛ及降伏毘沙惡鬼,汝等可往受彼教誨。」
當於爾時,拔祇國界人民熾盛。ⓜ是長者善覺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將八萬四千人民ⓝ眾生,至ⓞ彼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拔祇人民或有禮足者,或有擎手者。爾時,八萬四千之眾,已在一面坐。
是時,世尊漸與說微妙之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爾時,世尊觀察彼八萬四千眾,心意歡悅。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普與彼八萬四千眾而說此法,各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白淨之衣,ⓟ易染為色。此八萬四千眾亦復如是,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得法、見法、分別諸法,無有狐疑,得無所畏,自歸三尊:佛、法、聖眾,而受五戒。
爾時,那優羅父長者白世尊曰:「唯願世尊當受我請。」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時彼長者[*]以見世尊默然ⓠ受已,即從坐起,頭面禮足,退還所在,辦種種飲食,味若干Ⓐ種,清旦自白:「時到。」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入拔祇城,至長者家,就座而坐。是時,長者[*]以見世尊坐定,ⓡ自手斟酌,行種種飲食,[*]以見世尊食訖,行清淨水已,ⓢ便取一座,在如來前坐,白世尊曰:「善哉!世尊!若四部之眾⑨,須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盡使在我家取之。」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
世尊即與長者說微妙之法,[*]以說法竟,便從坐起而去。
爾時,世尊如ⓣ屈申臂頃,從拔祇不現,還來至舍衛ⓤ祇洹精舍。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四部之眾,須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者,當從那優羅父舍取之。」
爾時,世尊復告比丘:「如我今日優婆塞中第一弟子,無所愛惜,所謂那優羅父是。」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兇=凶【宋】【元】【明】
「兇」,宋、元、明三本作「凶」。 「凶」,大正藏原為「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凶」。
ⓑ 〔二十人〕-【宋】
宋本無「二十人」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二十人」三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 〔人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民」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人民」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聚〕-【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聚」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免=勉【聖】
「免」,聖本作「勉」。 「勉」,大正藏原為「免」,今依據聖本改作「勉」。
ⓕ 要=便【宋】【元】【明】【聖】
「要」,宋、元、明、聖四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便」。
ⓖ 彼=惡【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惡」。 「惡」,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惡」。
ⓗ 人=飲食【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飲食」。 「飲食」,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飲食」。
ⓘ 擲=填【宋】【元】【明】
「擲」,宋、元、明三本作「填」。 「填」,大正藏原為「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填」。
ⓙ 騾驢=驢騾【宋】【元】【明】
「騾驢」,宋、元、明三本作「驢騾」。 「驢騾」,大正藏原為「騾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驢騾」。
ⓚ 稱+(計)【宋】【元】【明】
「稱」,宋、元、明三本作「稱計」。 大正藏無「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愛敬=欲愛【聖】
「愛敬」,聖本作「欲愛」。 「欲愛」,大正藏原為「愛敬」,今依據聖本改作「欲愛」。
ⓜ 神明=明神【宋】【元】【明】,=神祇【聖】
????
ⓝ 乏=厄【聖】
「乏」,聖本作「厄」。 「厄」,大正藏原為「乏」,今依據聖本改作「厄」。
ⓞ 啼=渧【聖】
「啼」,聖本作「渧」。 「渧」,大正藏原為「啼」,今依據聖本改作「渧」。
ⓟ 端政=端正【宋】【元】【明】【聖】*
「端政」,宋、元、明、聖四本作「端正」。 「端正」,大正藏原為「端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端正」。
ⓠ 起=發【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發」。 「發」,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發」。
ⓡ 〔已〕-【聖】
聖本無「已」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已」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習=集【元】【明】【聖】*
「習」,元、明、聖三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集」。
ⓤ 到本住=本【宋】【元】【明】
「到本住」,宋、元、明三本作「本」。 「本」,大正藏原為「到本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本」。
ⓥ 以=已【宋】*【元】*【明】*【聖】
「以」,宋、元、明、聖四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 刀=刃【宋】【元】【明】
「刀」,宋、元、明三本作「刃」。 「刃」,大正藏原為「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刃」。
ⓧ 化+(作)【宋】【元】【明】【聖】
「化」,宋、元、明、聖四本作「化作」。 大正藏無「作」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吼喚=喚吼【宋】【元】【明】【聖】
「吼喚」,宋、元、明、聖四本作「喚吼」。 「喚吼」,大正藏原為「吼喚」,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喚吼」。
ⓩ 爾時=是時【宋】【元】【明】
「爾時」,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是時」,大正藏原為「爾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時」。
ⓐ 倍=復【聖】
「倍」,聖本作「復」。 「復」,大正藏原為「倍」,今依據聖本改作「復」。
ⓑ 〔毘沙〕-【聖】
聖本無「毘沙」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毘沙」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有)+天【聖】
「天」,聖本作「有天」。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口=舌【聖】
「口」,聖本作「舌」。 「舌」,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聖本改作「舌」。
ⓔ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 招=照【聖】
「招」,聖本作「照」。 「照」,大正藏原為「招」,今依據聖本改作「照」。
ⓖ 涼=淨【聖】
「涼」,聖本作「淨」。 「淨」,大正藏原為「涼」,今依據聖本改作「淨」。
ⓗ 樑=梁【宋】【元】【明】【聖】
「樑」,宋、元、明、聖四本作「梁」。 「梁」,大正藏原為「樑」,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梁」。
ⓘ 懈息=懈怠【元】【明】
「懈息」,元、明二本作「懈怠」。 「懈怠」,大正藏原為「懈息」,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懈怠」。
ⓙ 拔秖=拔祇【宋】【元】【明】【聖】
「拔秖」,宋、元、明、聖四本作「拔祇」。 「拔祇」,大正藏原為「拔秖」,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拔祇」。
ⓚ 披=被【宋】【元】【明】【聖】
「披」,宋、元、明、聖四本作「被」。 「被」,大正藏原為「披」,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被」。
ⓛ 及=乃【宋】【元】【明】
「及」,宋、元、明三本作「乃」。 「乃」,大正藏原為「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乃」。
ⓜ 是+(時)【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眾生=之眾【宋】【元】【明】,〔眾生〕-【聖】
????
ⓞ 〔彼〕-【聖】
聖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易染=染易【聖】
「易染」,聖本作「染易」。 「染易」,大正藏原為「易染」,今依據聖本改作「染易」。
ⓠ 受已即=便【宋】【元】【明】
「受已即」,宋、元、明三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受已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 種+(種)【宋】【元】【明】
「種」,宋、元、明三本作「種種」。 大正藏無「種」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自手=手自【宋】【元】【明】
「自手」,宋、元、明三本作「手自」。 「手自」,大正藏原為「自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手自」。
ⓢ 便=更【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更」。 「更」,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更」。
ⓣ 屈申=屈伸【宋】【元】【明】
「屈申」,宋、元、明三本作「屈伸」。 「屈伸」,大正藏原為「屈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屈伸」。
ⓤ 祇洹=祇桓【宋】【元】【明】
「祇洹」,宋、元、明三本作「祇桓」。 「祇桓」,大正藏原為「祇洹」,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祇桓」。
[註解]
① 拔祇: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提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又譯為拔耆、跋耆、跋祇、跋闍、婆祇。
② 四天王:居於六欲天之第一天,分別鎮守東南西北四方位。
③ 正身正意:挺直身體,端正心念。
④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⑤ 炳:顯著、光明。
⑥ 繫念在前:專注於當下。
⑦ 曩時:以前。
⑧ 身三、口四、意三:十業道中殺、盜、婬三者(就惡業而言)是身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四者是口業;貪、瞋、邪三者是意業。
⑨ 四部之眾: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同學問「眼是故行,曩時所造,緣痛成行」要如何理解?
「行」指造作,也就是「業」。「眼」等感官是過去的業力所造就的(「眼是故行,曩時所造」),凡夫因為感官而有感受(「痛」),因此而有後續的造業(「行」)。
以十二因緣的名詞來說,這「痛」(即十二因緣的「受」支)是由《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2經所說凡夫的「無明觸」而有的,聖者則是「明觸」,就沒有後續的輪迴。
這邊所說的是十二因緣中較粗略的列舉,取出其中的受→愛→行來說明,參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