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事現在前,爾時善男子、善女人獲福無量。云何為三?信現在前,善男子、善女人獲福無量。若現在前,爾時善男子、善女人獲福無量。若復持梵行現在前,爾時善男子、善女人獲福無量。是謂,比丘!有此三事現在前,獲福無量。」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信財梵難得,  受者持戒人
 覺此三事已,  智者隨時施。
 長夜獲安隱,  諸天恒扶將,
 在彼自娛樂,  五欲無厭足。

以是,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當求方便,成此三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卷第十六首【宋】【元】【明】,前行+(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九字,但三=四【宋】【元】

  ????

〔現〕-【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現」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持梵行+(者)【宋】【元】【明】【聖】

  「持梵行」,宋、元、明、聖四本作「持梵行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以是=是故【聖】

  「以是」,聖本作「是故」。
  「是故」,大正藏原為「以是」,今依據聖本改作「是故」。

[註解]

財:在這裡特指信眾準備用來供養的財物。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施物」。

持梵行:持戒清淨的修行人。

受者持戒人:接受布施的是持戒的人。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信而有布施者,有財而有布施物,有持梵行而有接受布施的清淨僧眾,三者都有即可供養聖眾,因此能讓人獲福無量。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24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