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卷33 第925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良馬有八種德成就者,隨人所欲,取道多少。何等為八?生於良馬鄉,是名良馬第一之德。復次,體性溫良,不驚恐人,是名良馬第二之德。復次,良馬不擇飲食,是名良馬第三之德。復次,良馬厭惡不淨,擇地而臥,是名良馬第四之德。復次,良馬諸情態速為調馬者現,馬師調習,速捨其態,是名良馬第五之德。復次,良馬安於駕乘,不顧餘馬,隨其輕重,能盡其力,是名良馬第六之德。復次,良馬常隨正路,不隨非道,是名良馬第七之德。復次,良馬若病、若老,勉力駕乘,不厭不倦,是名良馬第八之德。

「如是,丈夫於正法、律八德成就,當知是賢士夫。何等為八?謂賢士夫住於正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一之德。復次,丈夫性自賢善,善調善住,不惱、不怖諸梵行者,是名丈夫第二之德。復次,丈夫次行乞食,隨其所得,若麁、若細,其心平等,不嫌、不,是名丈夫第三之德。復次,丈夫心生厭離於身惡業,口、意惡業,惡不善法及諸煩惱,重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增其厭離,是名丈夫第四之德。復次,丈夫若有沙門過諂曲不實,速告大師及善知識,大師說法則時除斷,是名丈夫第五之德。復次,丈夫學心具足,作如是念:『設使餘人學以不學,我悉當學。』是名丈夫第六之德。復次,丈夫行八正道,不行非道,是名丈夫第七之德。復次,丈夫乃至盡壽,精勤方便,不厭不倦,是名丈夫第八之德。如是丈夫八德成就,隨其行地,能速昇進。」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隨人所欲,取道多少:隨順駕馭者的要求,走在所選取的那些道路上。

諸情態速為調馬者現,馬師調習,速捨其態:快速地在調馬師面前顯示牠的各種情況、缺點,調馬師加以調御後,快速地糾正牠的缺點。

安於駕乘,不顧餘馬:不管其它馬匹如何,都能忍耐荷重。

次行乞食:依著次序一家一家地托缽乞求食物。又譯為「次第乞食」、「次第行乞」。

著:黏著;執著。

重受諸有熾然苦報:再次遭受各種生命存在時像火燒般逼迫身心的苦果。

沙門過:修行人的過失、錯誤。

諂曲:狡猾;諂媚以欺瞞人。

學心具足:具備好學的心。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具足學戒」,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是學習者」。

設使餘人學以不學,我悉當學:不管其他人學不學習,我都應該要學習。

八正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賢良的修行人有哪些特質

賢良的修行人具備八個特質:

  1. 持戒清淨。
  2. 個性好而合群。
  3. 乞食平等不執著。
  4. 厭離身口意惡業。
  5. 有過即發露懺悔。
  6. 好學,不論同學如何。
  7. 行八正道。
  8. 努力不懈。

有為者亦若是。

  • 賢良修行人的特質與四弘誓願的一些關係

本經提到「丈夫心生厭離於身惡業,口、意惡業,惡不善法及諸煩惱……」可對應到四弘誓願中的「煩惱無盡誓願斷」。

再者,本經描述「丈夫學心具足,作如是念:『設使餘人學以不學,我悉當學。』」可說是「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基礎。

回到《雜阿含經》卷33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