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婆羅門①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慰勞,慰勞已,退坐一面。而作是說:「此則婆羅門三明,此則婆ⓑ羅門三明。」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言:「云何名為婆羅門三明?」
婆羅門白佛言:「瞿曇②!婆羅門父母具相,無諸瑕穢,父母七世相承,無諸譏論,世世相承;常為師長,辯才具足,誦諸經典,物類名字、萬物差品、字類分合、歷世本末,此五種記③,悉皆通達;容色端正。是名,瞿曇!婆羅門三明。」
佛告婆羅門:「我不以名字言說為三明也,賢聖法門ⓒ說真要實三明,謂賢聖知見,賢ⓓ聖法、律真實三明。」
婆羅門白佛:「云何?瞿曇!賢聖知ⓔ見,賢聖法、律所說三明?」
佛告婆羅門:「有三種無學三明。何等為三?謂無學宿命智證明、無學生死智證明、無學漏盡智證明……」如上經廣說。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一切法無常, 持戒寂靜禪,
知一切宿命, 已生天惡趣,
得斷生漏盡, 是為ⓕ牟尼通。
悉知心解脫④, 一切貪恚癡,
我說是三明, 非言語所說。
「婆羅門,是為聖法、律所說三明。」
婆羅門白佛:「瞿曇!是真三明。」
爾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校勘]
ⓐ 「相」,聖本作「想」。
ⓑ 「婆」,大正藏原為「波」,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婆」。
ⓒ 「門」大正藏原為「間」,宋、元、明三本作「門」,聖本作「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門。
ⓓ 聖本無「賢」字。
ⓔ 「知」,聖本作「欲」。
ⓕ 「為」,聖本作「名」。
[註解]
① 異婆羅門:某位大家較不熟悉的婆羅門。「婆羅門」是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② 瞿曇: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後分族稱釋迦氏。又譯為「喬達摩」。佛弟子稱佛陀為「世尊」,而外道則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曇」或「沙門瞿曇」來稱呼他。
③ 物類名字、萬物差品、字類分合、歷世本末,此五種記:詞彙、修辭學、詞源論和音韻論、歷史,這五種記述。其中「字類分合」可以解為「字類分」的字根、詞源學,以及「字類合」的詞句、音韻學這兩種,這樣加起來共有五種。另一種解法為將前句的「經典」作第一種,加起來共有五種。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因、緣、正、文、戲五句說」,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字彙、儀軌、音韻論與語源論、古傳歷史為第五的」。
④ 心解脫:心自由了,解脫於貪愛等束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婆羅門教的三明為家世好、學問好、外貌好。
佛教的三明則為對解脫有幫助的三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