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81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修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①,樂隨順觀住②,樂覺知ⓒ,不染著樂③。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時如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不疲倦[*],眼亦不患,樂隨觀住,樂覺知,不染著樂。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
「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④具足住⑤,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修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是比丘欲求第二、第三、第四禪⑥,慈、悲、喜、捨⑦,空入處⑧、識入處⑨、無所有入處⑩、非想非非想入處⑪具足;三結盡,得須陀洹果;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果;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果;得無量種神通力,天耳⑫、他心智、宿命智⑬、生死智⑭、漏盡智⑮者,如是比丘當修安那般那念。如是安那般那念,得大果、大福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 「倦」,宋、元、明、聖四本作「極」。[*]
ⓒ 「覺知」,宋、元、明、聖四本作「知覺」。[*]
ⓓ 「喜」,大正藏原為「善」,今依據前後文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改作「喜」。
[註解]
① 身不疲倦,眼亦不患:身體不會疲倦,眼睛也不會疲勞。
② 樂隨順觀住:「樂」生起時保持觀察。
③ 樂覺知,不染著樂:覺知「樂」,且不貪著於「樂」。
④ 初禪: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覺與觀兩者皆有,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⑤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⑥ 第二、第三、第四禪:第二禪是離於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而達到的禪定境界。第三禪是離於喜,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而達到的禪定境界。第四禪是離於苦、樂,先前憂、喜已斷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而達到的禪定境界。
⑦ 慈、悲、喜、捨:在這裡指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成就的定境。又稱為「四無量心三昧」、「無量三昧」。
⑧ 空入處:超越色,以無邊的空間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一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空入處」、「空處」、「空無邊處」。
⑨ 識入處:超越空間,以無邊的識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二天的層次。又譯為「無量識入處」、「識處」、「識無邊處」。
⑩ 無所有入處:超越「有」,以無所有為意念專注的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是無色界第三天的層次。又譯為「無所有處」。
⑪ 非想非非想入處:沒有一般粗重的想陰,但想陰仍未真正斷盡的定境。猶如油已經倒光的油筒,倒不出油來了,但表面還是黏著一些油;非想非非想入處已幾乎沒有想陰,但又不能說斷盡想陰。是無色界天的最高層次。
⑫ 天耳: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⑬ 宿命智:能了知過去世的種種的神通。
⑭ 生死智:能見到死者往生到哪裡的神通,即「天眼通」。
⑮ 漏盡智:斷盡煩惱、解脫生死的智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初禪有尋(覺)、伺(觀)、喜、樂、一心等五禪支,對比第803經所述的入出息念十六個步驟中,第1、2步驟著重尋,第3步驟開始著重伺,第5、6步驟等為喜、樂,第11步驟為一心。
入出息念十六個步驟只有前兩個步驟是單一所緣境,第3個步驟開始則不只一個所緣境,而是念住在呼吸以及另一個所緣境,因此不是單純修止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後面的步驟中呼吸持續變換的韻律逐漸淡化為背景,因此想多修止的修行者還是能專注在單一所緣境而修定。
相對地,想多修觀的話則可多練習法念處的幾個步驟,也就是說入出息念十六個步驟可以用來修止也可以用來修觀,對於定及慧都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