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成就四力,離五恐怖有四力。何等為四?謂覺力、精進力、無罪力、攝力……」如上說。「若比丘成就此四力者,得離五恐怖。何等為ⓐ五?謂不活恐怖①、惡名恐怖②、眾中恐怖③、死恐怖④、惡趣恐怖⑤,是名五恐怖。」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① 不活恐怖:無法存活下去的恐懼。
② 惡名恐怖:怕自己名譽被破壞的恐懼。
③ 眾中恐怖:面對群眾膽怯的恐懼。
④ 死恐怖:對死亡的恐懼。
⑤ 惡趣恐怖:往生三惡道的恐懼。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這五恐怖的邏輯關係,可歸類如下:
- 對現在世的恐懼
- 身體層面的恐懼:不活恐怖
- 心理層面的恐懼
- 基於自我的恐懼:惡名恐怖
- 基於他人的恐懼:眾中恐怖
- 身心都被終結的恐懼:死恐怖
- 對未來世的恐懼:惡趣恐怖
也就是不外乎對現在世或未來世,由於對身體或心理的執著,基於自我或他人,而有的恐怖。